跳转到内容

武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武洛,位于台湾屏东县里港鄉茄苳村,指称拥有三百年历史的客家聚落。历史上曾有台湾原住民马卡道族古部落武洛社[1]。武洛是六堆多处聚落的起源地,包含美浓高树大路关等处[2],在台湾客家人拓垦史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

武洛之名称可溯至平埔原住民凤山八社武洛社。而据伊能嘉矩考据,清朝康熙时期的番界线位于武洛[3]康熙初期(1706年左右),来自广东嘉应州镇平(今蕉岭县)、程乡(今梅县)为主的客籍移民,包括锺、曾、林、邱等姓氏,向平埔族武洛社人承租土地开垦,垦成了下武洛庄,是当时屏东平原最北端的客家聚落[4]。除了下武洛庄外,主体为来自漳州的闽南人也逐步进入开垦上武洛庄,两庄鼎盛时达两千余户[5]乾隆年间设有武洛汛,驻兵数名。

由于水患频繁的发生、又遭受周围福佬人、原住民族群威胁等因素,武洛的客家人不断向外寻找新的土地开拓。乾隆元年(1736)右堆统领林桂山、林丰山兄弟,率领武洛庄族人共十六姓开垦弥浓(今高雄市美浓区)。[6]部分居民在乾隆初年(1737年左右)往东移垦成大路关庄(今高树乡广福村)[7]。乾隆三年(1738)原居武洛庄十八姓人家因东北方船斗庄东振租馆招佃垦荒,乃移垦成东振新庄(今高树乡东兴村)。 右堆的客家人以武洛为最早的根据地,持续往东方、北方开垦,许多居民他迁,武洛的规模反而缩小。弥浓在乾隆年间移民渐多、战斗与防御渐强后,逐渐取代武洛成为六堆中右堆的主要聚落。[8]咸丰年间始建信仰中心福德祀(今福安宫),祭祀伯公[9]。而至乾隆后期,屯番制将武洛社族人迁离此地,自此武洛几无平埔族的存在。

公元1830年,规模较大的上武洛因水患废庄,多数上武洛居民迁出而成新聚落,名为庄仔地(今里港乡载兴村)。故今日的武洛指称的是客家村庄下武洛[10]。武洛在日治时期原属阿猴厅港西上里武洛庄,后隶于高雄州屏东郡武洛。战后武洛被划归为里港乡茄苳村,为该乡唯一的客家聚落,目前武洛约有一百多户,人口约为400人(2013年)[11],约六成为锺姓,另有等较大姓氏[11]。也因武洛周围都是闽庄,当地的客家话混合了部分的闽南语成分,成为一种特殊腔调的客语方言岛,称为客家话武洛次方言。居民通行这种特殊的客语,也说闽南语[12][13]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 根据伊能嘉矩的说法,武洛社迁移往高树乡泰山村的加蚋埔
  2. ^ 曾坤木, 《客家伙房之研究:以高树老庄为例》表2-5 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4560/6/25901706.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台海使槎录》
  4. ^ 参考《六堆客家社会文化发展与变迁之研究》社会篇,“康熙45年(1706)左右.嘉应州五县人.有锺、曾、林、邱等氏至武洛溪发源地的隘寮溪南岸.向武洛社承租溪边土地开垦。”
  5. ^ 参考《高雄县客家社会与文化》第18页。
  6. ^ 参考美浓乡土教材网站,[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林正慧,《清代客家人之拓垦屏东平原与六堆客庄之演变》页 58-72。
  8. ^ 参考第四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
  9. ^ 简佳华,〈里港地区聚落发展与社会变迁之研究〉,台南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2009,页151。
  10. ^ 《台湾地名辞书(卷四)屏东县》,台湾省文献会
  11. ^ 11.0 11.1 屏東縣里港鄉武洛社區農村再生計畫 (PDF). [失效链接]
  12. ^ 张屏生,六堆地区客家方言岛的语言使用调查以武洛地区为例,[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 ^ 吕茗芬,屏东地区闽客双方言接触现象-以保力、武洛及大埔为例[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