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知识基础理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知识基础理论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KBT)是一种将知识视为企业重要资源的理论。

理论概述

知识有别于数据(Data)与资讯(Information),是一种经过系统化、结构化之直觉、经验与事实【Davenport, 1998】;知识组成的元素包含了资讯(information)、科技(technology)、关键技术(know how)及技巧 (skill);借由知识可以增加企业产品产出的价值,并且取得竞争上的优势;知识可区分为外显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及内隐知识(tacit knowledge),外显知识可透过文字、规则或是语言来传递,内隐知识存在于个体 之中;而知识的来源大多存在于个体中,而生产必须结合不同及特定的知识。因此企业最主要的工作是创造及运用知识。

深入了解知识本质,利用组织结构和知识管理的互相配合,达到有效率的知识创造、利用及移转来创造价值;不同的知识用以解决不同的问题,透过整合企业个体(企业成员,如员工、小组或是部门)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知识界此解决新企业再营运时遇到的新问题,再借由散布使得企业成员能力得以提升以取得竞争的优势。Grant认为下述五个特性描述分析组织如何透过知识产生价值【Grant,1996】:

  • 可转移性(Transferability)
  • 整合的能力(Capacity for aggregation)
  • 专用性(Appropriability)
  • 知识获得的专门化(Specialization in knowledge acquisition)
  • 生产所需要的知识(The knowledge requirements of production)

理论演变

在文献探讨的更程中发现大多是的学者是以原本的KBT理论精神为主,陆陆续续指出KBT所必须在加强的,而于1995及1996年时Grant透过上述的观点进行整合及加强。

KBT衍生自“资源基础理论”, Wernerfelt循着Penrose的观点,首先提出“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View,RBV),相对于过往的理论而言,RBV强调应以企业的“资源位置”取代传统的产品观点,做为拟定企业策略的思考方向;企业必须创造与把握资源的优势情境,在管理上强化资源效率,使其所累积及培养的资源优势,为竞争者无法直接或间接取得,而形成长期且持续的竞争优势【Wernerfelt,1984】。虽然在RBV将知识视为组织在取得竞争优势上重要的资源,但是严格来说RBV将知识视为一般性的资源,并未加以描述知识的特征,并且亦未对知识进行区分种类的区分,而KBT则是强化了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将知识视为企业内部最主要的资源【Grant,1995、1996,Spender,1996】。

由于KBT将知识视为企业最大的资源,而企业运作的目的也是要创造并运用知识因此有学者认为应该透过学习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来强化企业的知识基础(Knowledge-based)(e.g.Senge,1990),有的学者则是指出在此观点下整合各种不同独立知识的困难(e.g.Kogut and Zander,1992),有的学者则是指出组织必须拥有吸收的能力,必须能够吸收组织外的知识【Cohen and Levinthal,1990】。

而Grant认为下述五个特性描述分析组织如何透过知识产生价值【Grant,1996】:

  1. 可转移性(Transferability):当知识产生后几乎可以不需再花费任何的成本就可以转移至其他个体上;而外显知识可借由沟通的方式进行转移,内隐知识必须透过观察,观察个体如何应用在实例中运用的方式来进行转移。
  2. 整合的能力(Capacity for aggregation):已存在的知识可以借由吸收(absorption)的方式与新的知识融合成一体;而知识可以透过共通语言(common language)的解释大幅强化知识聚合的效率。
  3. 专用性(Appropriability):KBT将知识视为重要的资源,而不同的知识是针对用各种不同且复杂的问题提供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内隐知识由于无法直接的转换,因此也较难于定义适合处理何种问题,但是内隐知识可借由观察它的运用来定义适合处理何种问题;外显知识在适用性上也有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外显知识是公开的,任何熟悉它的个体都可以转售它并且不会造成外显知识的损失,第二:外显知识较不适用于使用在行销上的问题,举例而言透过法令规章可以保护专利权和著作权,但是想要拉拢潜在的客户,是必须透过行销活动达成。
  4. 知识获得的专门化(Specialization in knowledge acquisition):为了提高知识产出的效率,需要更多的个体专门针对特别的领域;在此的知识产出指的是产生新的知识。
  5. 生产所需的知识(The knowledge requirements of production):生产是将输入(input)转换为输出(output)的过程,而KBT的基本假设中认为知识是生产的重要的输入资源,的确环视所有人类的生产,这一些生产所依赖的是知识,而制造用的机器只是用来将这一些知识达到具体化的目的。

知识的协调整合机制 而在组织中专业知识的协调是相当困难的。过去焦点在合作导致对合作由官僚强加的等级制度和当局联系的重点。专业知识可能被协调使用以下机制【Grant,1996】:

  1. 规则和指令(Rules and directives):这些包括礼节、社会准则和规程。
  2. 程式化(Sequencing):各个专家的输入独立地发生在自己的时隙(Time slot)。
  3. 惯例(Routines):针对例行性的事务已经有一定的规则及方法。
  4. 小组决策和政策制定(Group problem solving and decision making):不同于1-3点寻找效率通过使减到最小的通信,任务处在高度的复杂和不确定性时,更要求加个体间的联络和沟通。

一般性知识的角色

上述机制是方式用来协调个体的专业知识,而借由此方式可协调并且取决于那些是一般性知识并且在于组织成员之中。共通知识类型【Grant,1996】:

  1. 语言和其它象征性符号的沟通(Language and Other forms of symbolic communication):识字, 数理知识, 软件, 统计的形式。
  2. 专业知识的共享性(Commonality of specialized knowledge):这是似是而非但专业的知识,二个人有共同兴趣, 复杂他们的通信可能是。当然,沟通的目的是将专业知识分享,如果二个人拥有同样的知识,哪么便无法看见知识整合带来的好处,借由整合化可是组织中每个个体都拥有公开的知识,但是要取得这样的优势必须有一个大前提,哪就是必须拥有一个整合的知识平台。
  3. 分享的意思(Shared meaning):共同的精神框架考虑到心照不宣的资讯调动。隐喻、比喻, 和故事均可能各自不同的解读,因此如何将内隐的知识转换为外显的知识就显得格外的重要,透过外显知识的共享,才能使得不同知识真正的意义让不同的个体得以了解。
  4. 知识域的认识(Recognition of individual knowledge domains):需要知道什么其他人知道,并且能够协调支援他们。

企业的能力集成知识由个体举行在组织之内创造它的竞争优势。当然个体是流动的, 组织能力取决于整合化机制,而非组织中单一个体所拥有的专家知识。这使增长的共同的知识,比加深的专家知识导致组织实践譬如交叉训练、工作自转…等,来的重要,而借由聚合的能力更能加宽加广知识的范围,并且借由知识的转移强化企业。

知识整合、组织能力与竞争优势

Grant【Grant,1995、1996】认为所有的组织都会遇到二类型的问题,一是“合作”(Cooperation)的问题:一是“协调”(Coordination)的问题,整合就是为了解决组织在协调方面的问题,在多成员之间进行协调、合作,让每个成员所具之专业知识被充分的运用;知识要扩大层级、范围的方法很多,而学习过程往往需要组织投入大量成本,故组织目标并不应全然着重于促进全体组织成员之间互相的学习,“不应让所有的人去学习所有的事”,而是利用不同层级的结构及机制去划分,举例来说,企业可以用模组化的方式深入有效率的学习、整合。因此,重点在于设计适当的组织结构、善用权授、沟通或是决策的各种机制,将存于个人中的特有知识(Specialized Knowledge)加以整合成为组织能力,达到最具竞争力的利用。Frans A.J. and Raymond于2000年时也提出类似概念,组织借由个人层次管理知识(Managerial Knowledge)之整合,创造出组织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的竞争优势。因此,在知识理论背景下的组织竞争优势,是将储存于个人的知识经整合,逐渐形成由不同层级组织能力,愈高层级的组织能力愈难达成、愈是需要大量的沟通和大范围的知识整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