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辞典或称词典,是为词语提供音韵、释义、例句用法等等的工具书。在东方社会中,词典以收词为主,也会收字。为了配合社会发展需求,词典收词数量激增并发展出不同对象、不同行业及不同用途的词典。随着吸收百科全书的元素,更有百科辞典的出现。
历史
东方
中国大陆
前3世纪,第一部中文词典《尔雅》面世。
1908年,即清朝光绪三十四年《辞源》的编纂工作正式开始,并由方毅、杜亚泉、孙硫珍、张元济、傅运森等共50人先后参与。终于在1915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成为中国第一部辞典。
1915年,中华书局准备编写大辞典的计划,并命名为《辞海》。
1926年,来自湖南教育家、出版家舒新城担任了《辞海》的主编,在1930年成为编辑所所长。
1931年出版《辞源》续编,1939年出版《辞源》合订本。
1936年,中华书局的《辞海》终于出版,目前由上海辞书出版社负责编纂出版,是中国的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的辞典,收有单字14872个, 词目91706条,共计1342万字。
1957年,毛泽东亲自提出了修订《辞源》及《辞海》的设想,把《辞源》定位为一部古籍用的工具书而《辞海》成为现代汉语的工具书。
1973年,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主任吕叔湘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吕氏为了提高编纂质素,参考了古今中外辞书编纂的经验,更亲自制定了《编写细则》。
2002年,《利氏汉法词典》终于推出,是一部汉语对法语的大型词典,当中内容包罗万有,涵盖例句、字体、字源等等,反映了当时传教士对东方文化的热爱。
2003年,随着各个科学领域高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新的特大综合性辞典《大辞海》,包括《哲学卷》、《医药科学卷》、《法学卷》及《语言学卷》。全部共分38卷、25万条词目,是《辞海》篇幅的2.5倍,预计2010年全部出版完毕。
2009年,《现代汉语词典》(繁体中文版)问世。
台湾
1650年荷兰驻台传教士吉尔伯特斯·哈帕特以荷兰语完成《虎尾垄语词典》(荷兰语:Woord-boek der Favorlangsche taal, waarin het Favorlangs voor, het Duits achter gestelt is、英语:Dictionary of the Favorlang language in which Favorlang precedes Dutch),是台湾史上第一本辞典,1840年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翻译成英文,1842年神学博士霍威尔将之刊于巴达维亚艺术科学学会会报第18卷。1896年甘为霖据英译本出版。
日本
在日本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中期,曾经编纂《汉和辞典》。在安土桃山时代,西方的耶稣会传教士为了学习或研究日语,与日本人合作多年,终于编纂了《日葡辞书》。其主编是葡萄牙神父João Rodrigues,曾著作《日本语文典》及《日本语小文典》,是葡萄牙人中最能掌握日语的一个。
- 1862年,日本人堀达之助出版《英和对译袖珍辞书》。
- 1867年,美国人詹姆斯·柯蒂斯·赫本(James Curtis Hepburn)在日本出版《和英语林集成》。
- 1891年,日本国语学者大槻文彦自费出版了《言海》,为近代日本的第一本词典,由大槻文彦一人耗费11年光阴独力完成,其原稿被列为日本文化财产。[1]
- 1903年,三省堂出版了日本最早的汉和辞典——《汉和大字典》。
- 1955年,日本岩波书店出版《广辞苑》。
- 1943年,日本的铃木一平及诸桥辙次出版《大汉和辞典》的第一卷。同年5月,三省堂出版《明解国语辞典》。1955年,全部13卷的《大汉和辞典》才能全面发行。
西方
西方最早出现的词典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希腊诞生。当时以词汇表(Glossaire)的方式出现,主要为诗歌及荷马文章内艰深的词语作解释。在中东地区,公元8世纪由Al-Khalil编写第一部阿拉伯文词典。对英语民族来说,最早的词典却是双语词典。因为古代英语缺乏词汇,双语词典为他们提供拉丁文或法文中相当的英文字。
中古世纪,拉丁文词典多为解释《圣经》而设明显不能满足生活上的需求。后来欧洲各地为了把拉丁文的《圣经》翻译成自己语言,因此开始对双语词典的需求变得十分殷切。在1612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学士院编出《词集》,是第一部欧洲民族语词典。
法国
到了16世纪,法国出版了第一部词典《法拉词典》。1605年,法国的全法语词典是由尚·尼古出版的《词库》。它确立了法语的地位。
到了路易十三时,大主教黎塞留创立法兰西学院,以词根来排序的《法兰西学院词典》的编纂工作亦随之而开始,直到1694年才完毕。可是已经受到出版于1680年的《关于词与物的词典》及出版于1690年的《通用词典》的挑战。
英国
英国终于在1755年在伦敦出版第一部全英语的辞典-《英文词典》。由于拥有大量词条及丰富的例句,使《英文词典》影响了其他语言辞典的发展,从此奠定了英文在语言界的地位,使编纂辞典的工作加添对民族自豪的象征。
1857年,英国语文学会(Philological Society)为补《英文词典》的不足,决定编纂一套英文语言史的新词典,称呼为《按历史原则编写的新英文词典》(A New English Dictionary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1879年,语文学会与牛津大学出版社正式签订了出版合约同时,莫瑞(James A. H. Murray, 1837-1915)担任了《牛津英文词典》的主编。莫瑞花整整36年去处理重达数英吨重的资料,直到他过世为止。其后《牛津英文词典》经过了共71年的漫长编纂,终于在1928年全面出版。
德国
1838年,德国人格林兄弟(哥哥是雅各.格林(Jacob Carl Grimm, 1785-1863),弟弟是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 1786-1859))离开哥廷根大学之后为了建立德国人的身份便开始编写第一部全德语的《德语大词典》,共33册,当中包括67744个词条、35万个参考条目及4千个不同的参考文献。雅各.格林是语言学专家,曾著《德语文法》(Deutsche Grammatik)一书。他也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创立人之一。可惜格林兄弟逝世时仍未完成编纂,德国学者继承了编纂工作,直到1960年才完毕,历时长达120年。《德语大词典》是继马丁·路德把圣经从拉丁文翻译成德语之后创立标准现代德语的第一步,也是德语语源学的重要参考书籍。
1880年,德国人杜登(Konrad Duden)出版了《德意志语言正字大词典》,又名《杜登词典》。直到2005年,已经发行了23版共12册,包括了外来词语、词源、发音及同意词等等。第一册称谓拼法杜登是德语拼法规范的重要来源。
美国
诺亚·韦伯斯特在1828年出版了《美国英语词典》(An 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俗称《韦氏一版》)。
伍斯特(Joseph Worcester, 1784~1865)曾缩编改良了英国大文豪约翰逊(Samuel Johnson)1755年出版的《英语词典》,得到社会的高度肯定,随即又为韦氏工作,在1829年出版了《美国英语词典》的缩编本。经过这两本的磨练之后,伍斯特吸取了经验,于1830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英语综合发音与释义词典》。
1841年韦氏二版问世而伍斯特于1846年出了一本更大的《英语通用校勘词典》。
1860年伍斯特出版了《英语词典》,共1,800页,是伍斯特的毕生代表作,收词量达104,000条,在当时是最大的。
诺亚·韦伯斯特过世后,他的女婿古德里奇先是聘任一位德国语言学家曼恩(C. A. F. Mahn)把韦氏词典里所有词源相关的部分做了编整,然后再聘请日后就任耶鲁大学校长的波特(Noah Porter)就整部词典做了全面的修订、编辑,在1864年推出了韦氏崭新的一部词典。这部词典正式名称是《韦氏英语词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韦氏词典有足本之称。
1890年,先是第一本《韦氏国际词典》(Webster's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出版,以收词175,000条为号召。三年后,芬克与瓦格纳的《标准词典》(Standard Dictionary)出版,高举304,000个词条,直接挑战韦氏词典的“足本”地位。
1909年出版商梅里厄姆-韦伯斯特推出第一版《韦氏新国际词典》(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将词条数量再拉高到350,000。1913年芬克与瓦格纳再出版《新标准词典》(New Standard Dictionary),把规模扩大为2,800页、450,000个词条。
1934年,梅里厄姆·韦伯斯特推出《韦氏新二版国际词典》,把词条数目一举扩张到600,000,而芬克与瓦格纳的词典后来则没再修订,故梅里厄姆-韦伯斯特公司出版的词典占据美国的主要市场。
编纂理念
规范主义或描述主义从来是编纂词典的两个重要派别。描述主义者认为人为规范是很不自然的事情。规范主义者(或“语言纯粹主义者”)却认为要保持语言的质素甚至纯洁,不应该任意让人在实际语言的运用中败坏了语言本身。
《牛津英语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是描述性的辞典,尝试描述字词确实的使用方式。诺亚·韦伯斯特(Noah Webster,1758-1843)特为了确立美国英语的独立身份,让美国英语有自己的标准,不需要跟随英国的标准,而编纂美国第一部辞典。他更正英国传统英语的缺点,使同一个发音有同一的拼写方式,并且加入美国当地的语气及口音,例如英国英语(通常认为比较正统)使用“colour”,而美国英语用“color”。
编纂技术
早期辞典的编纂是由各地收集文章及口语记录来作参考。编纂人把这些每一个词语的资料一笔一笔地抄写到资料卡上。因为例句不足,往往需要由编写辞典的专家创造一些例句。由于早期的交通不便,记录不全,抄写缓慢,编纂工作往往长达数十年,尤其是第一本辞典的编纂工作是十分浩大。
在1921年,为了出版《教学字汇本》,需要寻找最普遍的词语而创立了语料库.根据词语出现比率建立词频表。为语言学家及辞典编纂人提供客观的数据。到了1980年,应用当时开始普及的电脑技术,使语料库发生爆炸性增长。例如:英语库由当初730万词语,到2002年增长到4.5亿词语。
辞典编纂人可以更快更准确监视字汇普及比率的变化,词义的变化及新词语的创造,大大方便编纂工作。
功能
现代的辞典都提供了很多功能,其中两大功能分别是:
- 以沟通为主,帮助对文字的理解及翻译
- 以知识为主,针对某事物来寻获知识
词语排序
当词典所用的是拼音文字,字词是以拼音字母来排序。当词典所用的是意音文字,例如汉字时,便有不同的排列方式。
日本的国语辞典大多是以五十音顺排列的,而汉和辞典大多根据部首排列。
大部分简体字词典的字词是根据普通话音标来排列的,而繁体中文词典则有部首、汉语拼音、注音符号等不同的排序方式。汉语词典一般先立字头,词语列在字头下,有不同的排列方式。
标音系统
各地民族都为自己的语言发展一套音标系统。
在英国,正如塞缪尔·詹森的早期英语词典是使用口音标号。虽然英语及德语没有正式标准的音标系统,他们却会使用再拼法(respelling)方式来记录读音。到了现代,西方词典大多使用国际音标。
大陆、香港的中文词典一般会标注词语的汉语拼音,香港词典的单字还会标出粤语拼音,而台湾的辞典大多采用注音符号。
日本的辞典对汉字使用假名标音,其中平假名一般用来标注训读,片假名一般用来标注音读。
词语类别
不同的语言对词语的分类也不同。以英语辞典为例,会根据名词及形容词来分类,也会根据应用范围或行业来分类,更会根据辞汇来源分类。随着社会发展,各地的词典对词语的分类越来越仔细。
类别
双语词典
双语词典有单向及双向之分。主要是把外语字词用母语来解释,或者把母语的字词用外语来解释。双向双语词典基本上是两本单向双语词典合拼在一起,更同时使用外语及母语作解释。
专业及学科辞典
专业辞典是针对某一个行业的用词及术语来编写的。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法律辞典》,因为法律所使用的每个字都有严谨的定义。《中药大辞典》是迄今为止中药学著作篇幅最大的一部。百科辞典则吸收了百科全书的特点收录了百科性词条及书目总汇,更可以分为:人文学科辞典、社会科学学科辞典、人类历史学科辞典 、基础科学学科辞典与应用科学的学科辞典。
学生词典
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词典收词方面、意思解释及例句选材方面尽量以容易明白为原则,并且加入插图帮助解释。对于拼音文字,句子结构很重要,文法词典更是不可少。为了不同需要,更有谚语词典、分类词词典、同义词词典、反义词词典、同韵尾词典等等。对于中文,更有成语词典。
高阶学习词典
常见内容
为了提供更多功能,辞典会加入其他内容。例如:地方名称、常见人名列表、度量衡、其他语言的字母表等等。
形式
词典常常以不同的型态出现。袖珍版本为了方便携带。袋装版本容易放在口袋里。精简版本只收录非常常用的字词。软皮版本价钱便宜一点。硬皮版本耐用一点。电子词典方便查询。网上词典方便连接其他系统。更有发声词典让学生容易掌握发音。
主要辞典列表
加泰罗尼亚语
- 加泰罗尼亚百科辞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Diccionari de l'Enciclopèdia Catalana)
- 加泰罗尼亚学习辞典(Diccionari de l'Institut d'Estudis Catalans)
汉语
- 汉语词典
- 《辞源》
- 《辞海》
- 《辞渊》
- 《大辞海》
- 《现代汉语词典》
-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 《汉语大词典》
-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 《商务新词典》
- 《重编国语辞典》
- 《中文大辞典》
- 《(繁体中文) 民间实用成语典》
- 汉语方言词典
- 《成都话方言词典》
- 《广州话方言词典》
- 汉语-少数民族语言词典
- 《蒙文启蒙诠释》
- 《蒙文指要》
- 《二十一卷本蒙文词典》
- 《蒙汉辞典》
- 《突厥语词典》
- 《维汉词典》
- 《朝汉词典》
- 《突厥语大词典》
- 《清文启蒙》
- 《五体清文鉴》
- 历史
- 《中国历史大词典》
- 《台湾历史辞典》
- 《美国历史词典》
- 《哲学历史词典》
- 《新疆历史词典》
- 《资治通鉴大辞典》
- 《外国历史人物词典》
- 《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
- 《敦煌学大辞典》
- 其他
- 《中国文学大辞典》
- 《中华艺术家人名大辞典》
- 《中国名胜诗词大辞典》
- 《商业管理大辞典》
荷兰语
- 《方达勒荷兰语大词典》(Van Dale Groot Woordenboek der Nederlandse Taal)
英语
- 《牛津英语词典》(描述性)
- 《精简牛津词典》
- 《新牛津英语词典》
- 《新牛津美式英语词典》
-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 《美国传统英语字典》
- 《约翰逊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1755年出版(规范性)。
- 《韦氏词典》(规范性)
- 《韦伯斯特新三版国际辞典》(描述性)
- 《世纪词典》
- 《马桥词典》(澳洲英语辞典)
- 《分庭字典》
- 《柯林斯英语词典》(描述性)
- 《朗文当代英语辞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 The One Page Dictionary of Difficult Words
法语
- 《法国学院辞典》(规范性)
- 《法语字母及分析辞典》("Le Robert",描述性)
- 《Petit Robert》(节略)
- 《法语辞典》
德语
丹麦语
- 《丹麦语大词典》(1918—1956年),哥本哈根出版,28卷。
日语
- 《大汉和辞典》,大型汉日词典,全15册,大修馆书店出版。
- 《新明解国语辞典》,中型全日语词典,三省堂出版。
- 《大辞林》,中型全日语词典,三省堂出版。
- 《广辞苑》,中型全日语词典中最著名的一本词典,岩波书店出版。
- 《日本国语大辞典》,大型全日语词典,共14册,小学馆出版。
挪威语
- 《挪威辞典》
巴西葡萄牙语
西班牙语
瑞典语
- 《瑞典学院辞典》
- 《瑞典语词典》(1892年—),瑞典科学院出版。
网上辞典
- (简体中文)有道词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有道英汉词典
- (简体中文)bab.l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 Wikipedia-style language portal
- 维基词典
- (英文)Merriam-Webster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梅里厄姆·韦伯斯特在线)
- (英文)Cambridge Dictionaries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剑桥辞典)
- (英文)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朗文当代英语辞典)
- (英文)dictionary.com 复合辞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简体中文)金山词霸搜索(中英互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简体中文)海词在线(中英互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简体中文)汉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繁体中文)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 (繁体中文)国语辞典简编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文辞典,附图档,声音档)
- (繁体中文)国语小字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繁体中文)异体字字典(正式五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民国九十三年一月版 )(收字超过十万字)
- (繁体中文)教育部成语典
- (繁体中文)DICT.TW 线上字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日语)Weblio辞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日语)北辞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日,日中辞典)
辞典软件
著名辞书出版商
著名辞典编纂人物
参见
参考资料
- ^ 指定文化財〈県指定有形文化財〉言海(稿本). 宫城县官方网站. 2019-02-14 [2020-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0) (日语).
外部链接
- 《辞源》修订史略
- 新明解国语辞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法语大词典
- 格林兄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韦氏大辞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德语大词典
- 汉字文化圈的脱汉运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尚·尼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
- 词典列表
- Zhongbaotong - 中保-保中互译词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马来文-中文词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国辞)
- 电脑辞典 (英文, 中文, 日文, 三国版, GIF图像, 一优式)
- 沈国威:〈理念与实践:近代汉外辞典的诞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