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峰
高一峰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15年 中华民国山西省徐沟县 |
国籍 | 中华民国 |
学历 |
高一峰(1915年—1972年),1915年出生于山西省[1]徐沟县,为战后渡海来台前辈艺术家。生前较少相关研究论及,21世纪初由国立历史博物馆、台湾创价学会等机关单位前后为其举办纪念展,以及透过今日台湾艺术史的整理与编写,高一峰已被认为是战后台湾水墨画坛重要的画家之一。
生平
1915年出生于山西省徐沟县,高氏家境尚称富裕,世代经营钱庄。自小喜爱绘画,同时学习金石、书法与木刻。二十三岁进入北平京华美专就读[1],主修西画。后专注于水墨创作,由于高氏推崇白石老人的创作主题[2],并喜爱八大山人的荒寒简练笔法,成为高一峰日后绘画风格基础来源[3]:379-380。
1940年,因中日战争激烈,高氏暂停京华美专学业返回徐沟探亲,并结识张素蓉,并于翌年结婚[4]:21;1942冬天,高氏参加驻防绥远临河县的傅作义部队并担任三民主义青年团绘制抗战宣传画的工作,此行一去长达八年,期间从事制作木刻版画,这趟外蒙的旅程,深深影响其往后的艺术创作[3]:380。
1950年,因岳父张庆恩先生时任职于台湾情报局,夫妻携带子女共四人,自西北辗转广东,与妻子分别进入澳门与香港,会合后再一同逃到台湾。来台后由岳父介绍,经调查局委托绘制史迹绘画[4]:30-31。高氏最初主要是背负着政治目的来台从事情报工作,后因任务失败,自此遭受监控,全家经济陷入困境。高氏与朋友合开广告社,但只维持年余而结束,后因左眼病变摘除,但高氏仍坚持靠单眼作画,不减其对绘画之热爱[3]:380-382。
1954年,高一峰得一机会前往台中中学任教,此时期为高氏一生创作之巅峰时期,今日看见高氏留下的作品,大多数为此时期之创作。 1961年因获国立艺专(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聘任迁回台北,此时因精神状况不佳身体健康逐渐走向下坡[3]:387。
1966年夫人病逝,高氏身心深受打击,身体状况急转直下,隔年被送往花莲玉里疗养院,晚年期间在此接受住院治疗,最终于1972年病逝,得年58岁[5]。
展览经历
高一峰在台举办过三次个展,1954高氏前往台中一中任教,1956年7月台中图书馆举办了高氏首次个展,展出57幅作品;同年12月于台北市中山堂展出80余幅马、西北风光及小品。1957年6月于台北市中山堂举办第二次个展,并在中美经济协会续展2天。1960年第三次个展。1961年时任国立艺专美术科主任郑月波先生邀请高氏到该校任教[6]:6-9。2004年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闲描瘦影:高一峰的艺术世界”纪念展,2009年台湾创价学会举办“人间的孤高──高一峰水墨艺术”展。
绘画风格
高一峰一生创作媒材多元,除了早年从事木刻板画、漫画之外,还包含了水墨、水彩、油画、书法、雕塑等。在京华美专就读时因主修西画,接受西方绘画观念,潜心磨练素描,奠定了后来高一峰转为发展水墨画时表现写实题材的基础[7]:114,常见题材有中国西北荒野的回忆、骏马、骆驼,习惯以简笔写意画作传达塞外苍茫的天地景色;此外,高氏创作的另一主题为描绘台湾现实日常生活、乡情野趣的记写,如街上吆喝的小贩、卖药郎中、缠小脚的老祖母等人物画作,个性鲜活,记录了50年代台湾社会人生百态写照[8]。
高一峰除了上述对大自然以及民间生活百态的的绘写纪录以外,许多画作亦藉主题表现个人生命历程的际遇,如〈卖唱者(二)〉、〈夫子象〉、〈自画像二〉、〈好声〉、〈天国之音〉等作品皆传达着他的一生生活写照与心境[3]:386-398。
参考文献
- ^ 1.0 1.1 高一峰-雞(斗方)-國美典藏. ntmofa-collections.ntmofa.gov.tw. [2023-10-17].
- ^ 李如珊. 高一峰-魚. 国立台湾美术馆典藏诠释资料. 2021 [202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7).
- ^ 3.0 3.1 3.2 3.3 3.4 游世河(2007),〈残缺的美感-高一峰水墨画风格之研究〉, 《书画艺术学刊》, (3)
- ^ 4.0 4.1 萧, 琼瑞. 《大漠.鄉野.高一峰》. 台中: 国立台湾美术馆. 2021. ISBN 9789865323882.
- ^ 国立历史博物馆编辑委员会(2004),《闲描瘦影:高一峰的艺术世界》,台北市:史博馆;萧琼瑞(2004),《﹝台湾近现代水墨画大系﹞高一峰──台湾画坛传奇》,台北:艺术家。
- ^ 沈以正(1985),〈高一峰的艺术〉,《高一峰画集》,台北:艺术图书有限公司。
- ^ 楚戈(1985),〈寂寞身后事--高一峰绘画的时代意义〉,《高一峰画集》,台北:艺术图书有限公司。
- ^ 萧琼瑞(2004),《﹝台湾近现代水墨画大系﹞高一峰──台湾画坛传奇》,台北: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