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Wiki讨论:Common.js/存档1
本页是以往讨论的存档。请勿编辑本页。若您想发起新讨论或重启现有讨论,请在当前讨论页进行。 |
与Firefox的兼容性
我在Firefox1.5的JavaScript控制台中看到这个js有如下与Firefox的不兼容处:
- 行155、159,未知属性'filter'。声明被丢弃。
- 行254,预期为声明,但却得到'!'。跳过至下一个声明。
这些虽然皆非致命性错误,但希望能解决!
- 应是 Firefox 在处理 cache 方面的臭虫。你试洗掉 cache 再 reload 一次应该正常的了 --Hello World! (✉) 08:11 2006年2月12日 (UTC)
关于增加自动折叠界面功能的必要性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
**这个话题由聊天移入**
Wikipedia:管理员通告板/界面的修改里面讨论了如何通过修改css和js文件来实现自动折叠的功能。有人认为这会对系统性能造成一定负担。当然,更复杂的用户端代码当然会造成一定负担,问题是这样做是否值得。
想一想早段时间沸沸扬扬的伊斯兰漫画事件,起因就因为一些在某些人看来是冒犯性的漫画。设想一下,阿拉伯人也并非个个都是穆斯林,那么就会有人上传类似图片到阿拉伯语维基;然而大多数的穆斯林却会反对此做法,由此很可能会引发编辑战,而且很难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然而,如果自动折叠的功能实现了,那么就会有人设置一条警示语句并将图片在默认情况下隐藏起来,需要看的人点击一下即可看到。这样做了之后,相信穆斯林想要反对就很难找到理由了:没有人强迫你看那个图片,因此就不存在冒犯。
中文维基会有类似的情况吗?当然会。前段时间的虐猫事件在中文网络世界引来口水一片,如果有人将这样的图片上传,恐怕也会引发一场大战。有了自动折叠功能,此类问题才能够得到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地球发动机(〠✆ - ✉✍) 08:58 2006年4月10日 (UTC)
- 造成服务器负担这类的担心应该是比较多余的,拒我所知,英文维基有专门的技术支持,是否造成负担要进行技术测试再进行判断的。上次记得讨论有关强制使用subst和禁止摸板嵌套,理由就是服务器负担,可是后来开发人员Brion Vibber说根本没有这会事,参见(移动自Category talk:维基百科模板):;注意,这个提议在en是有争议的。Mediawiki的主要开发人员Brion Vibber说:
fix
——I have to date refused requests to advocate the AUM "policy" based on server load because nobody's yet produced any evidence for this server load claim. While in a basic sense, calling two templates will involve twice as many template data loads as calling one, I've not seen any indication that this is significantly burdensome at realistic levels. If you can get James to produce a solid test for it, we'll talk about it. --Brion 02:12, 21 January 2006 (UTC)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Village_pump_(technical)&diff=36036098&oldid=36035357], Line 639)
Generally, you should not worry much about little things like templates and "server load" at a policy level. If they're expensive, we'll either fix it or restrict it at a technical level; that's our responsibility. --Brion 01:01, 21 January 2006 (UTC)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Village_pump_(technical)&diff=36029520&oldid=36025274], Line 582)
"Policy" shouldn't really concern itself with server load except in the most extreme of cases; keeping things tuned to provide what the user base needs is our job. --Brion 01:01, 21 January 2006 (UTC)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Village_pump_(technical)&diff=36029520&oldid=36025274], Line 627)
---无名无形 12:43:41 2006年4月10日 (UTC)
- Brion Vibber的这段话的启发就是,如果说服务器负担重,要从技术支持角度出发,并给出确实证据,不能根据猜测服务器有负担,就这个也不干,那个也不干。-无名无形 12:49:29 2006年4月10日 (UTC)
- 我 想你误解了,我说的增加负担,并不是增加服务器的负担,而是客户端的。服务端几乎没有负担,因为只不过就是同一个文件而已,长也唱不了多少,根本就不是动 态的;但代码是下载之后由浏览器运行的,对于一些低配置的机器就有问题了。然而,如果用户机器配置确实低的话,我建议干脆把javascript功能关 掉,就不会有问题了。--地球发动机(〠✆ - ✉✍) 13:07 2006年4月10日 (UTC)
- 你弄错了,折叠功能根本不增加服务器的负荷,只是加重了客户端(也就是浏览器)负担,这是两回事。服务器可以由开发人员来改进,客户端不可能要求每个浏览者的机器、客户软件都升级。虽然如此,我也认为,至少这个折叠增加负担之说担心得多余。— fdcn talk 2006年04月10日13:16 (UTC+8 21:16)
- 我说怎么遇编辑冲突了,发动机已解释,我这里多嘴了,呵呵。— fdcn talk 2006年04月10日13:20 (UTC+8 21:20)
- javascript确实增加客户端的负担。我一直在用Wikipedia:维基工具/popups。开了比关了慢多了,原因是下载和运行这些代码消耗资源。实施之前应该考虑一下配置比较低的用户。如果自己需要的话,完全可以在自己的monobook.js上面加载。--维游 (+_+) 14:25 2006年4月10日 (UTC)
- 我说怎么遇编辑冲突了,发动机已解释,我这里多嘴了,呵呵。— fdcn talk 2006年04月10日13:20 (UTC+8 21:20)
- Brion Vibber的这段话的启发就是,如果说服务器负担重,要从技术支持角度出发,并给出确实证据,不能根据猜测服务器有负担,就这个也不干,那个也不干。-无名无形 12:49:29 2006年4月10日 (UTC)
折 叠的功能能否透过 CSS 实现?如果可以的话,就不要用 javascript 了 --Hello World! 2006年4月10日 CSS 比起 javascript 来说,对客户端负荷少得多(Netscape 4 例外,Netscape 4 太烂了) --Hello World! (✉) 06:07 2006年4月11日 (UTC)
- 哦,呵呵,不好意思。如果是客户端负担,就另当别论了。我认为应该给用户一个选择的机会,比如在参数设置里选择是否使用一些增加客户端负担的功能。有人喜欢花哨的东西,有人就喜欢看一些字,甚至连颜色都不需要,好电脑差电脑可取所需吧。当然实现起来比较麻烦。-无名无形 00:59:34 2006年4月11日 (UTC)
- 由此引发的思考是:维基有没有必要发布WAP和Telnet版本?-无名无形 01:04:37 2006年4月11日 (UTC)
- wap访问wiki还是很正常的,因为基本上Wikipedia还是很遵循XHTML的。telnet我倒是很想尝试,期望自己暑假能有时间实践一下。--蓝色理想@郁郁竹林 03:36 2006年4月11日 (UTC)
- 我 不认为这项功能会造成客户端很大的负担。所加的代码量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与动辄数百K的互助客栈聊天页相比算不了什么,运行负担也仅仅是循环检索每一个 div块,如果不是所需要的,马上就跳过了。除非是很烂的机器,否则影响不大。不过我试用了那些代码,感觉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页面只能设置一个折叠;如 果有多的,就会重叠起来,后面的无法点击。目前MediaWiki:monobook.css里面已经添加了那些css定义,请将里面的a.NavToggle改成position:static,就可避免这个问题。--地球发动机(〠✆ - ✉✍) 02:44 2006年4月11日 (UTC)
- 改成position:static不可取,从CSS来看,应当是把a.NavToggle加在有"position:relative;"样式的div.NavHead里,所以Wikipedia:管理员通告板/界面的修改里的js代码有误。我做了修改如下:
- 由此引发的思考是:维基有没有必要发布WAP和Telnet版本?-无名无形 01:04:37 2006年4月11日 (UTC)
- 我觉得这类讨论很无聊,芝麻粒大的一点事情,磨磨蹭蹭、婆婆妈妈,一帮技术的门外汉,在讨论什么客户端负担。既然英文WP已经添加,中文WP就应该直接跟上,不要再浪费口水了。--farm (talk) 01:55 2006年4月11日 (UTC)
- 民主的效率本来就低,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无名无形 02:21:42 2006年4月11日 (UTC)
- 我支持增加这项功能。除了上面诸位说的优点外,我再补充一个优点:某些条目中包含有比较长的图表或模板。如果使用缩放功能先隐藏起来,那些只想看文字的读者就不会因为图表和模板太占浏览器的显示页面而感到布局混乱。而且之前中文维基已经使用了目录折叠功能。--汉龙对话贡献电邮 02:04 2006年4月11日 (UTC)
- 我也支持,因为这对服务器和客户端都不会增加负担。--蓝色理想@郁郁竹林 03:36 2006年4月11日 (UTC)
- 支持,这个功能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极有必要。对性能的担虑过于严重了。— fdcn talk 2006年04月11日07:40 (UTC+8 15:40)
用户体验
上边主要讨论的是技术上的实现及服务器、浏览器的实现。这里,还有一些用户体验的问题:
- 在引入这个功能之后,某些代码的缺省情况是显示还是隐藏?如果是显示的话,那和不用这个功能是一样的。如果是隐藏的话,那用户又该如何知道点某个按钮之后就能看到隐藏了的东西呢?
- 大家一般浏览网页的时候,只要不停地向下翻页就可以看到所有的页面内容了。若用隐藏功能,需要有一种不停地寻找那些显示隐藏内容的按钮的习惯?
- 用了隐藏功能,那些隐藏部分的内容还是被下载到用户端的。用户花了带宽和流量(下载时间),却由于没有找到那个显示隐藏内容的按钮,而没有看到具体内容?
- 从编者的角度来讲,写东西就是要让人看的。满足维基方针的东西都可以在这里存在,而且个人认为应该明明白白地呈现。
- 对于上面提到的一些不雅的内容,不雅的照片,可以采用“警告+链接”的方式。这里的链接也可以是内部的图片链接。用隐藏功能只是把这些图片的显示速度加快了(通过增加网页下载内容),并不是必须的。
从技术上来讲,这段代码很漂亮;不过,它还是可以通过网页链接的方式替代,满足各种表达和浏览的要求,并符合通常的浏览习惯。 --Isnow 08:48 2006年4月12日 (UTC)
- 隐藏的东西,默认情况下是显示的,但只要在写条目的时候稍微改一改用法,就可以隐藏住,这点已经测试过了。
- 如果需要默认隐藏的时候,通常都有一些需要警告的句子,用来指示这里有图片被隐藏了。如果写得够清楚,就不存在找不到按钮的问题。
- 警告+链接的方式在用户看来会没那么方便,如果不启动新窗口需要通过回退按钮才能返回原画面;
--地球发动机(〠✆ - ✉✍) 12:17 2006年4月12日 (UTC)
我 觉得为了带给读者良好的阅读经验,文字和图片的隐藏应该分开处理。文字的隐藏用开阖方式就已经很妥当了,图片的隐藏则可以用马赛克的效果。有一种语法可以 把图片打上马赛克,要消除的话就用鼠标在图片上点一下即可。再绝一点(也比较简单),用一张有警告文句的图片或layer代替,点一下就能出现所隐藏的图 片。--百楽兔05:57 2006年4月13日 (UTC)
关于必要性
- 并非对所有人都适宜的图片文字需要隐藏
- 次要性补充性的文字图片和数字资料,为避免喧宾夺主,需要隐藏。(如赵紫阳的自辩)
- 大纲式阅读需要(比如删除投票面的最上方的一大段说明指导)
- 隐藏内容在条目和讨论页中与链接页面的内容更紧密直接时
关于阅读体验,折叠功能是附加而非限制功能,不妨碍“写东西就是要让人看的”,同时,折叠内容的标题行是灰底,不存在难以寻找隐藏内容,这种三角形指示的折叠按钮在很多网站都有应用,应当为多数人所明了。
这个功能默认是不显示的,与目录不同。该功能本意就是不直接呈现内容。
百乐兔要求的功能其实也能实现,设计上也应能避免增加负担,但要考量必要性。— fdcn talk 2006年04月14日06:44 (UTC+8 14:44)
- 从编者来讲,“我有隐藏功能,给了读者更多选择”;从读者来讲,“你写了,但我没看到”。把维基上所有的文字都当作正文、重要的文字来对待有助于维基质量的提高。--Isnow 12:44 2006年4月14日 (UTC)
- 正文不必多用隐藏功能吧。要是很长的模版有隐藏功能是很方便的事呀(比如在香港尾段那三个模版宜隐藏内容)!:P--石 03:22 2006年4月15日 (UTC)
/*
// dynamische Navigationsleisten (Quelle)
var NavigationBarHide = '隐藏 ▲';
var NavigationBarShow = '显示 ▼';
此处多了半个注释符号 /*
最后又多了个*/ ,等于整个都被注释掉了啊。
把注释取消就好了,呵呵。
--蓝色理想@郁郁竹林 16:47 2006年4月15日 (UTC)
- 已经修正。但是为什么还是没有“显示”“隐藏”功能?参看template:delh--百無一用是書生 (☎) 18:06 2006年4月15日 (UTC)
隐藏的实现形式?
其实,上述的折叠功能是利用JS修改HTML的CSS属性来完成的,受CSS的功能限制,需要隐藏的大片段落等都需要放在DIV等HTML容器里面,这样对于混合排版还是有点问题(特别是下面提到的剧情等等隐藏)。
而且,目前这个折叠功能似乎只能针对有一个段落、图片需要隐藏功能,如果有多个段落用这个功能,很容易造成整个HTML页面的混乱,使得条目就变成了一个类似个人Blog的样式……
再说,这个折叠功能究竟是要解决什么问题的?怎样不会滥用这个功能导致阅读困难?
其实,我个人来说,如果能用JS在需要的段落生成/删除 HTML 注解,甚至可以配合Parser Functions来完成这样的功能,可能比CSS+JS更加合理的……
以上翔风Sasuke☆有事找我*^-^* 11:36 2006年4月20日 (UTC)
- 现在的CSS+JS很合理啊,我不知道你要什么样的排版效果呢?没太看明白你说的。
- 是这个?
(永远显示部分1)
隐藏部分没有边框?(永远显示部分2)
- 就算想不以块元素设置,也可以改正JS达到,比如增加对span的支持或者选择性对div使用display:inline。— fdcn talk 2006年04月25日15:55 (UTC+8 23:55)
如何在自建mediawiki站点添加工具按钮?
我 将mediawiki:monobook.js、mediawiki:monobook.css、mediawiki:standard.js还有 mediawiki:editools中的内容全都换成了与wikipedia中相同的内容,可是为什么还是显示不出菜单呢?
主要发现了下面两个问题:
monobook.js中的mwCustomEditButtons在什么地方有定义阿,怎么别处都没看见,凭空冒出来一个。
Template:edittools中的<charinsert>在什么地方有定义呢,为什么在wiki里搜索不到呢?
- 在同一页面还引用了这个js,有你需要的内容。另外,<charinsert>应当是一插件负责解释为具体的html和js代码。你可以向User:Shinjiman沟通得到更多的信息。— fdcn talk 2006年07月7日09:06 (UTC+8 17:06)
- 谢谢,补充一下:mwCustomEditButtons在mediawiki1.7.1有定义,在之前的版本中没有出现。--Goodegg 12:58:23 2006年7月15日 (UTC)
模版上的‘隐藏’功能之字码转换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
最近发现很多模版都陆续被用户加上隐藏功能。对于隐藏功能的过度使用,虽然个人觉得有点画蛇添足,但如果这是社群的共识我没啥意见。但在同时有件事忍不住想说,那就是,有没有人知道该如何让模版上的‘显示’两字在繁体版本中能够顺利转换为中文繁体,而不是像目前的状况般,在整页都是繁体字的画面上,出现‘显示’的简体字,实在有点怪。由于隐藏功能似乎是系统内建的不知该上哪里修改,因此在此提出希望何方的高人能帮忙一下。先说声感谢啦!--泅水大象 讦谯☎ 17:15 2006年12月4日 (UTC)
- 参见MediaWiki:Common.js/zh-hant#增加折叠功能。--Isnow 19:53 2006年12月4日 (UTC)
- MediaWiki:Common.js/zh-hant目前是直接嵌入MediaWiki:Common.js的全文,所以没办法分繁简体。要解决的话有两个办法:
- 把MediaWiki:Common.js/zh-hant分出来繁体化,不过,假如将来发生不同步的状况的话,会出系统错误,
- 请哪位会写javascript的高手来改动一下,让繁简能够共用同一段程序。
- -- ran(留言) 20:16 2006年12月4日 (UTC)
- 意见同泅水大象。香港新闻动态正在争议声下使用了隐藏功能。争议除了是“新闻动态”的本质及与维基新闻的分工有冲突外,更重要的争议就是隐藏功能的技术问题。除了以上提及的简体字‘显示’之外,Firefox在显示隐藏上有时会乱了页面。鉴于隐藏功能越来越普及,这些问题需要获得正视。 -- Kevinhksouth (Talk) 04:48 2006年12月5日 (UTC)
- 现时的JavaScript,不论是用什么界面语言,都是会载入MediaWiki:Common.js的(JavaScript不再按照语言版本载入),不过看过网页的源代码后,发现有一项为 wgUserLanguage 的值,如果可以取得这个的值,再按照情况载入MediaWiki:Common.js/zh-hans或MediaWiki:Common.js/zh-hant亦是一个解决的方法。--Shinjiman ⇔ ♨ 08:42 2006年12月5日 (UTC)
- 意见同泅水大象。香港新闻动态正在争议声下使用了隐藏功能。争议除了是“新闻动态”的本质及与维基新闻的分工有冲突外,更重要的争议就是隐藏功能的技术问题。除了以上提及的简体字‘显示’之外,Firefox在显示隐藏上有时会乱了页面。鉴于隐藏功能越来越普及,这些问题需要获得正视。 -- Kevinhksouth (Talk) 04:48 2006年12月5日 (UTC)
- 我先自首,我可能就是大象兄说的过度使用者,不过其实我本来是希望如同其他语言版本“预设显示”的效果,毕竟有的时候表格颇占画面,缩一下会比较美观,但中文版“预设隐藏”的结果在某些条目看起来又太过斧凿痕迹反而让人觉得怪怪的。不知道有没有可以自由决定预设显示或隐藏的方法。未命名 09:24 2006年12月5日 (UTC)
- 几个月前似乎还是繁体字。但不知从哪天开始,‘顯示’就变成‘显示’了... --Moonian‧♨一盅两件‧贡献 主要 全部 02:35 2006年12月6日 (UTC)
- 这倒是一个还不错的点子,并且让我联想到另外一种处理手法:我不清楚在技术上有没有办法用上图形化的界面,如果可以,其实我们用像是“▼”“▲”这般的符号来代表下拉或上收的概念,或许第一次见到这图形的用户不见得100%猜得出其所代表的意义,但只要试点过一次之后,应该能恍然大悟(概念有点类似Windows右上角‘缩小视窗’‘放大视窗’‘关闭视窗’那三个图示)另外回应一下上面未命名兄的意见,可能是个人审美观的差异,我蛮喜欢那种‘数大便是美’的壮观感觉,所以有时设计良好版面整齐的模版一字排开在条目最下面,并不见得会不美观,毕竟模版原本的设计是可以快速参考连结用的,如果每次要使用模版还要先打开,我觉得反而让模版的存在意义变弱,甚至直接用分类或内文连结之类的其他关连功能就好。如果觉得过多的模版会太占版面,建议可以考虑将字级缩小或是重新对版面作设计来提升单位面积的使用效率。但总体上来说,对于一条长度中等的条目,通常只放在最下方的模版并不会真的影响阅读,真正会有影响的可能是内容太少的条目,会因为过大的模版版面而显得比重失衡。--泅水大象 讦谯☎ 07:33 2006年12月6日 (UTC)
- 很有道理,晚点我修一些自己做的表格好了。未命名 08:01 2006年12月6日 (UTC)
- 以前改过一次,把文字去掉只剩“▼”“▲”符号,很快地在反对声中又改回来了。理由同(+)赞成、(-)反对这种一样,以符号加文字的方式保持Reader-Friendly。--百楽兎 08:09 2006年12月6日 (UTC)
如果能识别加载MediaWiki:Common.js/zh-hans或MediaWiki:Common.js/zh-hant之一最好,现在的情况依Shinjiman的说法是加载MediaWiki:Common.js,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做到繁简分别展示。如果我们能把具体文字看成“皮肤”的话,我可以用JS变量代替,在MediaWiki:monobook.js/zh-hans或MediaWiki:monobook.js/zh-hant中给相关文字赋具体的值。— fdcn talk 2006年12月6日12:20 (UTC+8 12月6日20:20)
- 按Shinjiman的建议,用 wgUserLanguage 的值来判断,重写了JS代码,请大家测试。
- 在此过程中,我还发现在后台赋为页面JS中的wgContentLanguage的值与用户设定的不正确,请Shinjiman看看问题出在哪。— fdcn talk 2006年12月6日16:56 (UTC+8 12月7日00:56)
- OK了,还是你们两位有办法,谢谢~。不过刚刚发现工具列的自定义表格按钮拉置改变而且变成两个了,大概和这个有关系。--百楽兎 03:32 2006年12月7日 (UTC)
- 到过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看一看,发觉现在可以正常转换“显示”这两个字了。Shinjiman和自由主义者两位辛苦了 :) --Moonian‧♨一盅两件‧贡献 主要 全部 03:39 2006年12月7日 (UTC)
- 这比我想像中的修改繁复多一点,此外亦辛苦Fdcn兄的修改了,暂时大致上的显示的信息都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了。另外wgContentLanguage是指在这个MediaWiki系统中所使用的全域语言,在中文环境中会将它设置为zh,这是与用户语言设置是无关的。--Shinjiman ⇔ ♨ 03:50 2006年12月7日 (UTC)
- 表格按钮改回。我还以为wgContentLanguage是条目内容语言的呢,mediawiki应当提供这样一个变量。— fdcn talk 2006年12月7日08:15 (UTC+8 12月7日16:15)
- 在编辑模式下出现脚本错误讯息:“行:269,字元:1,错误:必须要有物件”、“行:8,字元:3,错误:物件不支援此此属性或方法”,以前没有这个错误,浏览器为IE6。
不过目前使用上还没有发现大碍就是了。已发现会影响使用了class=sortable的页面无法预览。--百楽兎 15:56 2006年12月7日 (UTC)- 谢谢你的反馈,编辑模式下的错误已更正。至于可排序表格,我还没有找到有这表格的页面,请告诉我一个,我好找出错误。— fdcn talk 2006年12月8日14:26 (UTC+8 12月8日22:26)
- 糟糕,现在情况变复杂了,我发现现在的编辑按钮语法会和我的monobook.js中的编辑首段功能相冲
,而且只在IE6,Fx则不会,看来我要自己修monobook.js了(汗)。使用了class=sortable的页面可参考:[1]。--百楽兎 16:25 2006年12月8日 (UTC)
- 糟糕,现在情况变复杂了,我发现现在的编辑按钮语法会和我的monobook.js中的编辑首段功能相冲
- 谢谢你的反馈,编辑模式下的错误已更正。至于可排序表格,我还没有找到有这表格的页面,请告诉我一个,我好找出错误。— fdcn talk 2006年12月8日14:26 (UTC+8 12月8日22:26)
- 在编辑模式下出现脚本错误讯息:“行:269,字元:1,错误:必须要有物件”、“行:8,字元:3,错误:物件不支援此此属性或方法”,以前没有这个错误,浏览器为IE6。
- 表格按钮改回。我还以为wgContentLanguage是条目内容语言的呢,mediawiki应当提供这样一个变量。— fdcn talk 2006年12月7日08:15 (UTC+8 12月7日16:15)
- 这比我想像中的修改繁复多一点,此外亦辛苦Fdcn兄的修改了,暂时大致上的显示的信息都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了。另外wgContentLanguage是指在这个MediaWiki系统中所使用的全域语言,在中文环境中会将它设置为zh,这是与用户语言设置是无关的。--Shinjiman ⇔ ♨ 03:50 2006年12月7日 (UTC)
我觉得“显示/显示”字型大了点,若能改小一点,可能会更美观--Liaocyed 00:30 2007年3月5日 (UTC)
能不能在顶部的“字词转换”改用其他样式?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
目前用下拉选单,觉得特别难看……--翔风·艾伦·获加☆有事找我*^-^* 04:31 2007年1月27日 (UTC)
我认为放在左边,说明栏位的上面或下面,也是不错的选择。--WiDE 10:49 2007年1月27日 (UTC)
- 可否做成如下图的样式?--Ellery 02:29 2007年1月29日 (UTC)
有数人向我说明希望改一个样式,我也理解大家的想法。用js是肯定能做到的,不过,只有CSS能够定位我才会修改。至少我不愿意为了界面上的美观而非功能上的增进去写一个占用客户端负载的js。如果有人愿意在自己的js上放置这样的脚本,我可以提供帮助。— fdcn talk 2007年1月29日15:37 (UTC+8 1月29日23:37)
- 我做了一个并不完美的版本 (IE7下的显示还是不正常)。请参考我的User:笨笨的小B/monobook.css跟User:笨笨的小B/monobook.js :)。--笨笨的小B | 20巷 16:55 2007年1月29日 (UTC)
我将下拉选单的字体缩小了[2]以临时应对,请重新整理检视效果。--Gakmo (Talk) 20:18 2007年1月29日 (UTC)
请把简繁体字体转换和词汇翻译两个概念区分开来,不要继续混淆不清了!能不能这样?具体讨论在这里: TTTT 04:11 2007年2月2日 (UTC)
- 技术上的问题没想像得那么难,都可以用现有的技术和表完成(某些表需要整理);只要谁授我权,我绝对乐意去实现。举个例子,依照上图,如果用户选择简体,但用台湾区域词替换,自动转变的步骤应该如下:(1)把源文件(也就是“不转换”版的内文)用简转繁纯字体转换转成全繁体(包括内文的所有标签,都一并转换),被特殊escape的段落不转换;(2)从源文里抽取(zh;zh-hans;zh-hant;...)标签,把zh的词选替换成zh-hant的词选,被特殊escape的段落不替换;(3)把第2步的结果用繁转简纯字体转换成全简体。TTTT 07:06 2007年2月2日 (UTC)
说明
- 有差别。这里存在三件并行的事情,首先是技术上,繁简和地区应该分开。为什么?我在上面连接的“方针”页阐述了,这里概述一下:一个(繁简转换)是客观的纯技术的转换,另一个(词汇替换)是内容转换,是需要经过维基过程的,两者有必要分开处理以便分开管理。不分开就意味着有争议的东西和一般转换问题混杂在一起乘free ride,举个例子,目前的状况简体“大陆”转换成繁体“中国”,或“大陆”转换成繁体“中共”算是转换表问题还是内容问题?
- 第二是概念上,两者有必要分开。如果我是只看得懂繁体的老华侨或是只看得懂简体的外籍中文学者,我为什么只能看简繁混杂的“不转换”版,不然就要看被替换过词的地区版?你怎么知道我习惯用哪个地区的词?显然问题就出在繁简字体转换和地区词替换(更确切叫作地区词翻译)混为一谈这点上。还有我想提醒一下,当初怎么会陆续出现那么多区域页面的?就是因为两者混为一谈,原本的一对多技术性转换变成了对应词的翻译,结果当然就出现了怎么翻译,要翻译谁的等等问题。
- 第三界面上也要把两者区分开来。我们现在一踏入中文维基百科看到五种选项,直觉就是有五个中文维基百科,而其实大部分文章是相同的。但如果这样的界面继续,没有保证发展趋势不会是以后谁提出各地区各自负责通篇改写“自己”的文章。
- 我觉得有必要改改,而且有迫切性,因为上述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多。TTTT 14:37 2007年2月2日 (UTC)
重定向按钮显示
现在使用的按钮图像与换行的图像相近,能否恢复以前使用的图像:在MediaWiki:Common.js中将
addEditButton("commons/4/47/Button_redir.png", "#REDIRECT [[", wgULS("目标条目名","目標條目名"), "]]", "重定向" );
改成
addEditButton("commons/c/c8/Button_redirect.png", "#REDIRECT [[", wgULS("目标条目名","目標條目名"), "]]", "重定向" );
。谢谢!--Shibo77 05:08 2007年2月2日 (UTC)
- 我最近因此按错了两三次,不过我觉得习惯就好。--百楽兎 05:58 2007年2月2日 (UTC)
我个人认为这两个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比左右括号的差别还明显。再者,你可以进入到每一个重定向页面(被重定向的页面),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指示图标。采用能让另多人明了意义。其实,只是用得习惯了才觉得容易辨认,这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意思。如果你个人偏爱,在你的monobook.js中加入:
hookEvent("load", function(){
var toolbar=document.getElementById('toolbar');
if(toolbar){
var cusBtns = toolbar.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var i=0,btn;btn=cusBtns[i];i++){
if(btn.title&&btn.title=="重定向"){
btn.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8/Button_redirect.png';
return;
}
}
}
});
— fdcn talk 2007年2月4日14:31 (UTC+8 2月4日22:31)
- 这个我觉得Shibo77说的也不无道理,说实在我也一度出现了他的问题,不过最近用多了便习惯了。但我们更需要关心的可能是新手,不妨找一些朋友问问吧。Stewart~恶龙 21:00 2007年2月5日 (UTC)
- 这个我也是从重定向页来的一般想法来推测,并不坚持这些,也无调查。
前后两种图标都是我加入的,只觉得后一个更合适一些,对已使用习惯第一个的维基人来讲不太公平,不方便的话其它管理员改回去,呵呵,俺自己用哪个无所谓,倒都不会弄错。— fdcn talk 2007年2月5日22:38 (UTC+8 2月6日06:38)- 刚才查了查历史,第一个图标是User:Pubuhan加的。偶记错了。— fdcn talk 2007年2月5日23:06 (UTC+8 2月6日07:06)
- 这个我也是从重定向页来的一般想法来推测,并不坚持这些,也无调查。
新的繁简标签
新的繁简标签的显示方式,在我的firefox下鼠标无法选择任何一种转换模式,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个问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14:52 2007年2月3日 (UTC)
- YES, 在Firefox有错误。--WiDE 15:01 2007年2月3日 (UTC)
- 书生,清掉缓存看看。我现在IE跟Fx都是正常的--Alex S.H. Lin 15:03 2007年2月3日 (UTC)
- 重新载入之后已正常。--WiDE 15:17 2007年2月3日 (UTC)
- 我用Firefox还是没法使用。--Kfsung 07:16 2007年2月4日 (UTC)
新的繁简下拉式选单在Firefox和Safari中无法正常使用。
维基百科不应该是一个IE ONLY的网站,任何加上这些新功能的人,都应该确保这个功能在各浏览器的相容性。请有办法的人立刻改善这个问题!--Giant(Talk) 17:08 2007年2月3日 (UTC)
- 参照上述#能不能在顶部的“字词转换”改用其他样式?,您可暂时“在你的个人JS页加入:wgToggleAdjustLan=false;”恢复原来的样式。--Isnow 11:11 2007年2月4日 (UTC)
Fx用不了,但按全选后,才能勉强使用。--什么是爱情???(有事找我?) 14:11 2007年2月5日 (UTC)
- 你的描述还是不清楚,我建议你还是先刷新一下,即按Ctrl+R。如果还是不行,描述到哪一步不能用。服务器的代码我可以改,但你机器上的缓存我动不了,鼠标不能定位到下拉选单上的大都是没刷新造成的。— fdcn talk 2007年2月5日14:35 (UTC+8 2月5日22:35)
- 刷了一千遍也不能。--什么是爱情???(有事找我?) 13:21 2007年2月6日 (UTC)
我是没有使用cache的,是在条目当中不能点。--什么是爱情???(有事找我?) 08:50 2007年2月8日 (UTC)
- 你可不可以先照着我说的操作一遍再反馈一下呢?只要你使用Fx,就必然使用了cache的,这里不多着笔墨了。你反映问题,也要学会描述与倾听,“点不了,选不了,用不了”,我还是没明白你到底是哪一步不能用。我只能告诉你,在你的系统下这个下拉选单是没有问题的,它也与是不是在条目中没关系。— fdcn talk 2007年2月8日10:01 (UTC+8 2月8日18:01)
- 我也用“Windows XP,Firefox 2.01”,鼠标移动到下拉框,显示下拉菜单,然后选在下拉菜单中的选项:
- 若从下拉框移动到下拉菜单的速度稍微慢一点的话,下拉菜单就消失了
- 什么是爱情???可能和我的情况类似
- 能不能使用“click”之类的事件?
- --Isnow 10:20 2007年2月8日 (UTC)
- 我也用“Windows XP,Firefox 2.01”,鼠标移动到下拉框,显示下拉菜单,然后选在下拉菜单中的选项:
我在Mac上的FF和Safari都无法点选。 --石 01:47 2007年2月7日 (UTC)
强烈要求改回过去那种标准的html下拉标签!!
- 现在这种方式根本就不符合维基百科朴实无华的风格和精神。看起来花里胡哨的。
- 本身能用且很好用的东西何必改来改去、讨论来讨论去的浪费群体的生命。
- 世界上难道只有上面提到的那些浏览器吗,手机上的浏览器怎么办?我们这里所有人都还没有想到的浏览器怎么办?维基百科使用最基本的html元素绝对是有道理的,难道开源社群媒体维基这么大的系统都做出来了,还搞不定几个javascript特效?--CCFS 11:00 2007年2月7日 (UTC)
你说的不错,有些js特效不好。但这个改动并非追求什么特效,是为了暂时解决一些分歧而做的,并且待讨论有结果后会再检讨形式。请查阅相关讨论。— fdcn talk 2007年2月7日15:15 (UTC+8 2月7日23:15)- 目前的实现主要是CSS,和XHTML一样,是web标准。— fdcn talk 2007年2月7日16:07 (UTC+8 2月8日00:07)
- 我也修正一下我的说法:维基百科应该用HTML标准中的最小集合来实现功能,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浏览器的兼容性。--CCFS 01:59 2007年2月8日 (UTC)
要考虑兼容性。--南大95物理娄明 13:51 2007年2月8日 (UTC)
语言标签样式恢复为非下拉菜单
由于非ie用户在#新的语系下拉式选单在Firefox和Safari中无法正常使用和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存档/2007年2月#好看不中用,请求改正!的意见,目前将语言标签样式恢复为非下拉菜单。--Isnow 11:29 2007年2月4日 (UTC)
强烈要求中文维基改回下拉选单
求求维基百科不要歧见其他浏览器使用者,只支援微软的IE,如果是支持M$的话,请你们的服务器也改用Windows,这里不单是有IE用户,还有Opera、Firefox和其他浏览器,请不要使用非正式语法!!!--什么是爱情???(有事找我?) 09:06 2007年2月13日 (UTC)
- 我使用WindowsXP+Firefox=OK。--WiDE 10:04 2007年2月13日 (UTC)
- 我这边用XP + Fx2.0及2000+Fx1.5都ok,IE就不知了,因为很少用。--Ellery 02:39 2007年2月14日 (UTC)
关于表格按钮
我一直不用IE,今天用IE时才知道目前的表格按钮在IE下一按就死。不知道其他人的使用情况是怎样,请报告一下情况,以便酌情取消或另写。
另预告一下,工具按钮的 {{noteA|}} {{noteT|}} {{refTA}} 【LRM】四个将在一周后并入“条目属性”下拉选单的最下方。— fdcn talk 2007年3月29日11:24 (UTC+8 3月29日19:24)
- 请问<ref></ref>拿掉了吗?我觉得很好用呢。WiDE 写于世界时间 12:53 2007年3月29日 (UTC)
- 较早前似乎能以纯IE7或搭配Maxthon成功打开新增表格视窗并使用该功能(虽然在zh-hk环境下仍然显示简体字;另在Netcaptor下无法打开(程式被冻结了),虽然这东西好久都没新版了);但现在使用纯IE7或Maxthon都死了(在纯IE7打开编辑页面时说页面载入时出现错误,但是否与新增表格功能有关就不得而知了)。--Moonian‧♨一盅两件‧贡献 主要 全部 02:16 2007年3月30日 (UTC)
请问一下,为什么这个按钮的宽度比较窄?
那个表格按钮的问题去年曾回报过一次。在IE6的情况是按下后会跳出一个小视窗,然而内容无法载入,只会看见一片空白,而且该视窗呈现忙碌中的无回应状态。此时将IE6关闭,重新进入WP再按下该按钮,第二次便能顺利载入。--百楽兎 02:33 2007年3月30日 (UTC)
- 是为了表示它与是同一功能,仅附加了参数。在视觉上在一块。
- 可以确定表格按钮有问题了,这个功能好象是一个法国人弄的。大家还需要这种弹出窗口的表格按钮吗?因为原来是有一个比较简单的表格按钮的,功能虽简单,没有额外增加代码。如果大家依赖这种弹出,代码最好要重写。— fdcn talk 2007年3月30日05:48 (UTC+8 3月30日13:48) 05:48 2007年3月30日 (UTC)
- 关于签名及签名按钮:
- ~~~(是否可以加上连接号“-”或“--”或“-”?另外,这不过是-~~~~多个动作,需要吗?)
- —~~~~(回到旧格式如何:--~~~~?)
—布学吾树☆☆(talk) 23:20 2007年3月30日 (UTC)
- 我取消过几次~~~、~~~~、~~~~~(以前曾在工具栏上),但有人希望再加上。那还是加上这个~~~吧,日期签名有图像后也会加上。
- 以前有人专门请求过改“--”为中文的“—”,当时没有反对的。这次先改过试试,如大家都不满意,当然会改回。
- — fdcn talk 2007年3月31日05:34 (UTC+8 3月31日13:34)
- 现在IE6在编辑模式下有指令码错误的提示:
行:249 字元:22 错误:物件不支援此属性或方法 |
想必和最近的一些更动有关,但尚不知此错误会有何影响。--百楽兎 01:27 2007年4月3日 (UTC)
弹出表格按钮已恢复为原简单插入。有需要者查阅Wikipedia:维基百科工具/弹出表格按钮在自己的JS中加上。暂时不会去更正弹出的问题。— fdcn talk 2007年4月4日16:15 (UTC+8 4月5日00:15)
折叠功能改造完毕
以下内容移动自互助客栈(技术),新留言请置于框外。—Ellery 03:04 2007年4月16日 (UTC)
迟迟不见英维对已有的折叠bug的修复,我这几天把相关代码进行了改进。
- 修正了左或右侧有float元素时,折叠背景穿透float的bug。可以从数字城堡看到最新效果。
- 大幅减少了冗余代码,加载加快。
- 支持按钮的文字自定义。可以在NavHead或tabld的第一个th中用以下代码自订按钮文字:
- <span class="NavToggle">按钮不变的文字<span class="NavToggleShow">隐藏状态下显示的文字</span><span class="NavToggleHide">展开状态下显示的文字</span></span>
- 统一自动折叠的个数为2,也就是说,设置了autocollapse的折叠块数量大于2时自动折叠,无论是div还是table。
- 原div.NavFrame和table.collapsible一样,页面载入后,设置collapsed的收起,autocollapse根据数量收起,没有设置这两个之一的会展开。
搜索页的其它搜索引擎
关于在Special:Search中增加其它搜索引擎的要求,我个人仍然建议维基人有更广泛的要求才添加。这个功能要求用javascript来实现,其实User:Alexsh早先已在MediaWiki:Common.js#Special:Search其他搜索引擎连结表单增加了相关代码,只是没有开通。
我希望在增加MediaWiki:Common.js时有应满足迫切性、功能性、通用(代码通用和浏览器通用),对客户端的负荷尽可能小。相较来说,搜索引擎并不算太显著和迫切。— fdcn talk 2007年4月22日05:08 (UTC+8 4月22日13:08)
- 重点是要从使用者的方便性去想,那个Search Engine Form我之所以拿过来就是想到有些读者可能用Special:search找不到,可以直接跳用其他的引擎来找。本来拿过来时就想直接给它上线的,但考量到搜索引擎的选用所以一直搁著。其实要用哪些Engine我都没意见,重点是要能搜得到(兔子说要放百度我是ok,但我试了两次都被ban掉)。目前我放的是Google、Yahoo!、Live、跟Altavista(这个只是看到条目里有就拿来用了),再加上恶龙的跨计划搜寻器这样。要上是随时都行,看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再改改。--Alex S.H. Lin 2007年4月22日 (日) 18:15 (UTC)
您也可以使用下面的Google、Live、Yahoo和中文维基跨计划搜寻器进行搜寻。
- 这句话中的 Live 应连到 Windows Live—bananasims~对话 2007年5月1日 (二) 04:13 (UTC)
- Wikiwix, is on the major wikipedia ( en , de, fr, es, ...) is a meta search engine for all the language of wikipedia. Pmartin (留言) 2008年11月24日 (一) 14:00 (UTC)
在Minefield(Firefox 3)上的情况
在Firefox 3上window.showModalDialog!=FALSE
,以及document.compatMode=='CSS1Compat'
,但是仍然没有document.attachEvent
,会在“兼容性修正”的地方发生错误。—Gslin 2007年8月3日 (五) 09:10 (UTC)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
en:User:Dschwen开发了一个在维基百科内部使用的AJAX世界地图WikiMiniAtlas,使用在经纬度显示的用途上。英文维基百科等维基媒体计划已经开始使用此Javascript,所以我也赶紧在MediaWiki:Common.js加挂了。效果可以在台北市的右上方按下得知。这只JS放在元维基,理论上安全无虞。 :) --笨笨的小B | 20巷 2007年8月21日 (二) 16:36 (UTC)
- IE6不相容,出现指令码错误的提示,IE7不知道有没有问题。--百楽兎 2007年8月22日 (三) 01:53 (UTC)
- IE7 没问题,Firefox 与 Opera 都只有空白的新视窗而没有图。—SEEDER 2007年8月22日 (三) 05:50 (UTC)
- 我这里,Firefox 与 Opera都正常,你没有图的问题可能在网络。IE6下出现指令错误,但有时候又正常。准备晚上查找这个令我头大的IE问题源。随便一说:这个世界要是没有IE是很美好的。— fdcn talk — 2007年8月22日 (三) 15:07 (UTC+8) — 2007年8月22日 (三) 07:07 (UTC)
- 好像只有台北市的条目才有错误。难道是半保护的缘故?--百楽兎 2007年8月22日 (三) 13:34 (UTC)
- 我这里,Firefox 与 Opera都正常,你没有图的问题可能在网络。IE6下出现指令错误,但有时候又正常。准备晚上查找这个令我头大的IE问题源。随便一说:这个世界要是没有IE是很美好的。— fdcn talk — 2007年8月22日 (三) 15:07 (UTC+8) — 2007年8月22日 (三) 07:07 (UTC)
- IE7也有问题,出现link.href为null,不是物件。→♥ 啰唆的阿佳 ♥ 2007年8月22日 (三) 23:23 (UTC)
- 不知是否跟m:MediaWiki:Wikiminiatlas.js的改动有关。--Shinjiman ⇔ ♨ 2007年8月23日 (四) 04:04 (UTC)
- 昨日我的IE挂了,到现在也没能修复。但我判断不应是m:MediaWiki:Wikiminiatlas.js的问题。请其它IE维基人做一个实验,在台北条目中仅保留经纬模板,其它删除,用预览方式看一下是否出错。— fdcn talk — 2007年8月23日 (四) 18:03 (UTC+8) — 2007年8月23日 (四) 10:03 (UTC)
- 台北条目中仅保留经纬模板,其它删除,用预览方式看,IE7 一切正常。FIREFOX 不论删除与否,新视窗内都只有乱码。OPERA 不论删除与否,一切正常。—SEEDER 2007年8月23日 (四) 10:42 (UTC)
- 似乎是因为Firefox预设Charset的关系。已经回报原作者。 --笨笨的小B | 20巷 2007年8月23日 (四) 11:58 (UTC)
- 回报en:User talk:Dschwen之后,iframe页面加上了chraset。刷新快取过后Firefox应该不会乱码了。--笨笨的小B | 20巷 2007年8月23日 (四) 17:04 (UTC)
- 我发现只要标题的开头为4位数以上的数字(除了0开头)在IE下就会出错,例如:
==1234==:会出错,
== 1234 ==:会出错,
==1234漢==:会出错,
==1234A==:没问题,
==0123==:没问题,
==a123==:也没问题。
--百楽兎 2007年8月23日 (四) 12:12 (UTC)
- 我发现只要标题的开头为4位数以上的数字(除了0开头)在IE下就会出错,例如:
- 回报en:User talk:Dschwen之后,iframe页面加上了chraset。刷新快取过后Firefox应该不会乱码了。--笨笨的小B | 20巷 2007年8月23日 (四) 17:04 (UTC)
- 不知是否跟m:MediaWiki:Wikiminiatlas.js的改动有关。--Shinjiman ⇔ ♨ 2007年8月23日 (四) 04:04 (UTC)
谢谢百楽兔提供的信息。在英文版加入这样的标题是没有问题的,由于我的机器IE有问题,现在无法跟踪错误。只能肯定:1是由加入的m:MediaWiki:Wikiminiatlas.js发出错误;2是并不一定m:MediaWiki:Wikiminiatlas.js有问题,可能在中文的js环境下不兼容。等我能够(目前还不能)重装系统后,会检查和处理这个问题。— fdcn talk — 2007年8月25日 (六) 16:46 (UTC+8) — 2007年8月25日 (六) 08:46 (UTC)
- 很抱歉,今天才处理。与m:MediaWiki:Wikiminiatlas.js无关,问题出在Mediawiki:Wikimediaplayer.js。再一次鄙视一下IE。— fdcn talk — 2007年9月2日 (日) 00:19 (UTC+8) — 2007年9月1日 (六) 16:19 (UTC)
[编辑首段]链接
可否改为简单明了的“[编辑]”;另外,可否将“[编辑]”链接移至左侧,紧接章节题目?参看德语版的效果([Bearbeiten]):Nola。原因是某些文章附加图片或模板,导致平时置右的“[编辑]”链接左移,而假如附加的图像或模板较长,跨越多个章节,这些章节的“[编辑]”链接均会被移至图像或模板左侧,单行并列显示,这使得用户难以分清到底哪一个链接对应哪一个章节,文章内容显得杂乱(例:第二节底)。若同意,可以在MediaWiki:Monobook.js系统页面中增添以下一段内容,防止这种现象:
/*
== 章节编辑链接置左 ==
*/
function moveEditsection() {
if (typeof oldEditsectionLinks == 'undefined' || oldEditsectionLinks == false) {
var span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pan");
for(var i = 0; i < spans.length; i++) {
if(spans[i].className == "editsection") {
spans[i].style.fontSize = "x-small";
spans[i].style.fontWeight = "normal";
spans[i].style.cssFloat = "none";
spans[i].style.marginLeft = "0px";
spans[i].parentNode.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 "));
spans[i].parentNode.appendChild(spans[i]);
}
}
}
}
addOnloadHook(moveEditsection);
谢谢!—Shibo77 2007年8月8日 (三) 12:10 (UTC)
- 关于按钮名,是有维基人认为以前的按钮无法让人明白。由于首段的特殊性,用“[编辑]”两个字可能会让人误以为对全文的编辑。
- 关于右置编辑按钮,确实在有些页面产生过不少版式错误,虽然是页面的编辑者运用版式有问题。我先照你的要求进行了改变,看其它维基人是否接受这样的安排。
- — fdcn talk — 2007年8月9日 (四) 01:55 (UTC+8) — 2007年8月8日 (三) 17:55 (UTC)
- 一些建议:
- “编辑首段”这四个字好像小了一些,希望能够和顶部的“编辑本页”,“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等一样大
- “编辑本页”按钮到达的编辑页会显示“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这个功能在“编辑首段”按钮刚出来时也有(大约半年前了吧),不知道现在能不能实现
- —Isnow 2007年8月8日 (三) 20:27 (UTC)
- 回:
- 已增大字号
- 段落编辑只显示该段落所用的模板(包括预览时刚增加上的模板),不会显示全部页面的模板。如果想查看全页模板,请编辑全页。
- — fdcn talk — 2007年8月9日 (四) 09:48 (UTC+8) — 2007年8月9日 (四) 01:48 (UTC)
- 回:
- 一些建议:
- 这好像不太美观。—~yingwai0708~ ☎ 2007年8月9日 (四) 10:13 (UTC)
- 我个人是不喜欢这个改变的。因为:
①“[编辑]”链接移至左侧,紧接章节题目:我觉得会干扰到我的阅读。以前放在右边感觉不那么醒目,现在紧接章节题目让我不由得多看几眼。
②“编辑首段”的位置:也是觉得有些干扰,不过程度上相对①项的改变而言还算轻微。
--百楽兎 2007年8月9日 (四) 10:55 (UTC)
- 还是把“[编辑]”放回右侧吧,这样真的很不习惯!—-アオゾラ-|有种就来谯™ 2007年8月9日 (四) 12:19 (UTC)
【编辑】按钮的位置影响到很多人的编辑和阅读习惯。不经社群广泛讨论就擅自更动,实在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Alexcn 2007年8月9日 (四) 13:23 (UTC)
- 这也许是适应的问题吧!但是原提问者的问题也不能不理:“附加的图像或模板较长,跨越多个章节,这些章节的“[编辑]”连结均会被移至图像或模板左侧,单行并列显示,这使得用户难以分清到底哪一个连结对应哪一个章节,文章内容显得杂乱”,大家讨论讨论。—布学吾树☆☆(talk) 2007年8月9日 (四) 15:25 (UTC)
- 支持移回右边。--minghong 2007年8月9日 (四) 15:55 (UTC)
- 要求把它还原再说-✉Hello World! 2007年8月9日 (四) 15:58 (UTC)
关于页面元素浮动造成的版面问题由来已久,大家可以看看中国共产党条目,请试着在右导航对应位置的正文处加一个left或right的图片试一下,更不要说编辑按钮的难以查找了,该条目以前版式更差。我相信该条目这样的情况很普遍,这里面对阅读和编辑造成的困难比目前的不习惯要大的多,一般的人员根本无从去解决。提议者的解决方案我很久就看到过,我个人是支持的,其实解决阅读不适应还是有办法的。比如鼠标悬显,再如 [编辑]
由于上方的某一人发言让我非常不愉快,今后该问题的解决不再会是我。— fdcn talk — 2007年8月10日 (五) 01:18 (UTC+8) — 2007年8月9日 (四) 17:18 (UTC)
- 这么说来,倒很期许对方在这个问题上所做的贡献了。—布学吾树☆☆(talk) 2007年8月9日 (四) 17:46 (UTC)
关于页面元素浮动造成的版面问题可能是有现成解决方法的:
- class="infobox"好像就不会影响编辑按钮,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
- 这个问题很多时候和插入图片有关
—Isnow 2007年8月9日 (四) 20:41 (UTC)
- 如果了解版式混乱的原因,则class="infobox"与解决方法无关。我在上面说过“虽然是页面的编辑者运用版式有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目中,能够正确排版,没有把很高的right元素连续排列。如果连续排列了数个float:right;并且clear:right的元素,就会对它们水平对应的正文产生影响,所有在该正文中的float元素(编辑按钮和很多图片就是)都会发生位置“错误”。这是版面的正常行为,是编辑对CSS和HTML规范的不了解所致,当然有解决的办法,只要了解CSS就能避免,但不可能制作成每一个人都可以使用的傻瓜式方案。这个唯一“现成”解决方法,不是每一维基人都能运用的。我想德语维基正是出于这样的理由变动的。— fdcn talk — 2007年8月10日 (五) 09:49 (UTC+8) — 2007年8月10日 (五) 01:49 (UTC)
请问管理员能否将[编辑首段]的连结样式统一为原来的连结样式,即鼠标指在连结时文字会有底线,谢谢。—Lkopeter 2007年8月10日 (五) 09:31 (UTC)
- done.— fdcn talk — 2007年8月10日 (五) 20:08 (UTC+8) — 2007年8月10日 (五) 12:08 (UTC)
我想这主要还是大家的习惯问题,将段落编辑链接置左的百科不只德语一版,还有法语、波兰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瑞典语、匈牙利语、土耳其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等版本,足以说明这是参与维基编辑的群众可接受的一种解决办法。上边各位的讨论最终还是没有解决原提出的问题,也没有提出新的解决办法。难道非得等到英语版将他们的链接置左后,我们这边才能有改动?请各位继续商量商量应付多个置右图像所造成的章节链接并行显示问题的解决办法。谢谢!—Shibo77 2007年8月25日 (六) 06:48 (UTC)
界面改变流程
- 请别让编辑提示一日数变!!!!请各位在“玩弄”维基技术前,也多考量活跃维基人于条目编辑者的感受,不要一变再变。勇于修改,并不包含影响他人的非条目页面﹔如果可以,此类修改请多在他处尝试,等略具雏形后,再来提起修改的建议,以求共识。我强烈建议于共识前,维持原来“编辑”提示位置,尔后于共识取得后,再一拍定案。--winertai 2007年8月10日 (五) 01:38 (UTC)
这点我要回应一下,系统界面的处理,几乎都不经过共识的过程直接修订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界面改变都是没经过讨论直接修改的,或著是说,除了特别关注界面的管理员,没有接触过的人员不会知道网站还有一块罕有人知的部分需要维护。—Jasonzhuocn 2007年8月10日 (五) 03:47 (UTC)
- 澄清一下:“玩弄”维基技术的不是各位,只有一位──就是在下我,没有一日数变,只在第一日变一次,第二日在众人要求下改回。本人在维护系统前台程式上自认没有玩弄和不负责任,每加任何代码都是仔细权衡和谨慎的,common.js中就只有我一人做过减少代码工作。
- 管理员应要执行社区的共识,但上面所谓的共识流程我不遵守,如果对我的工作不信任,大可去罢免我的权限。因为程式代码与基于百科内容而定的方针有所不同,功能性的修改从来不是通过广泛共识来进行的,编辑工具栏的要求征集早在这里公示过,有几个参与的?只能是有需求后,维护者根据影响和现实进行判断后决定是否加入。就是后台程序--MediaWiki的开发,也是不会在维基人广泛同意经过那么一个流程才变动的,每次系统变动后,是不是影响广大维基人编辑的前台修补也要走个流程?对不起,程式不是这样的模式,更多的是基于委任和信任。我庄重声明一下,如果对我的维护工作不信任,我很愿意休息。— fdcn talk — 2007年8月10日 (五) 10:21 (UTC+8) — 2007年8月10日 (五) 02:21 (UTC)
- 我不知道我提出的这卑微要求何来引来阁下如此“但上面所谓的共识流程我不遵守,如果对我的工作不信任,大可去罢免我的权限”盛怒。要知道,不管怎样,你不成熟的一小小改进动作引起多少阅览人及编辑人的不便?就算你认为取得共识的程序不利你改善程式,也该在明显位置提出“委婉说明”。大家都是对事不对人,别搬出“我很愿意休息”的气话。--winertai 2007年8月10日 (五) 02:36 (UTC)
- 看看我在上面的说明,我早说过“看其它维基人是否接受这样的安排”。只是试探性的修订。你的“卑微要求”里已定性我“玩弄”。如果就事论事的话,这类的流程我不承认,完毕。— fdcn talk — 2007年8月10日 (五) 10:49 (UTC+8) — 2007年8月10日 (五) 02:49 (UTC)
- 如果我针对所有‘维基技术讨论’过程所指的“玩弄”字眼引起阁下不悦,我愿意收回。但如同你不承认取得共识流程相同,我也不认同‘你每加任何代码都是仔细权衡和谨慎’的做法是完全合乎维基利益且尊重其他维基人的。如果真这样,就不该一天内,从右到左,又从左到右,右到左的三次更动。另外,不管别人怎想,至少我是完全否定您从右到左的这项更动。在此情况下,我想请问,我这‘恢复以前状态’意见是否完全被抹煞了?--winertai 2007年8月10日 (五) 03:01 (UTC)
- 检查一下你的系统,只有右到左,左到右的这一次,并且不是一天内,你说的又到左的我完全不知晓。你另一个要收回的是你没有调查的不实指责。你个人的否定,不能支持“玩弄”和“不负责任”(另一人的指责)说,也不支持流程的必要性,当初加入折叠功能反对的人也有。— fdcn talk — 2007年8月10日 (五) 11:13 (UTC+8) — 2007年8月10日 (五) 03:13 (UTC)
- 谢谢告知。既然已经恢复原来样子,我就收回所有建议。不过,我仍认为我这发言既不是‘不实指责’,也非否定阁下的所有贡献。另外,我还是认为阁下态度极不友善﹔我还是强调,你一小小动作,可能影响很多阅览人﹔因此请再重大修改前,考量一下活跃维基人的感受。--winertai 2007年8月10日 (五) 03:24 (UTC)
- 谢谢你论证了“一日数变”不是“不实指责”,也谢谢你论证了面对“玩弄”指责的反应是“态度极不友善”。不用以后,我一直在修改前会考量维基人的感受,判断可能不是很准确,但就是这一次,我也先声明了是试改。还是那句话,我不会承认一个流程。-- fdcn talk — 2007年8月10日 (五) 11:30 (UTC+8) — 2007年8月10日 (五) 03:30 (UTC)
- 显然阁下还是没弄清楚我发言的重点,对此,我最后一次对我看法加以说明。第一,所有重大页面修改技术,在解决所谓问题之前(难道解决编辑首段显示问题,没有其他更好方式吗?),‘没经过审慎评估,没经过完全试验,没经过告知,没取得一定共识,不遵照一定流程’等步骤不取其一,一声不响就径自修改,对其他维基阅览编辑人就是种玩弄。第二,“一日数变”是种文字的论述,我认为这没有所谓不实指责。第三,若话讲重一点,才能高下或贡献多寡,并不影响“独断”或“滥权”的事实。第四,根据你的发言态度及过程,我还是看不出你有“考量维基人感受”的诚意。--winertai 2007年8月10日 (五) 03:49 (UTC)
- 你既然坚持我是玩弄,对不起,谈话到此为止。— fdcn talk — 2007年8月10日 (五) 12:01 (UTC+8) — 2007年8月10日 (五) 04:01 (UTC)
- 显然阁下还是没弄清楚我发言的重点,对此,我最后一次对我看法加以说明。第一,所有重大页面修改技术,在解决所谓问题之前(难道解决编辑首段显示问题,没有其他更好方式吗?),‘没经过审慎评估,没经过完全试验,没经过告知,没取得一定共识,不遵照一定流程’等步骤不取其一,一声不响就径自修改,对其他维基阅览编辑人就是种玩弄。第二,“一日数变”是种文字的论述,我认为这没有所谓不实指责。第三,若话讲重一点,才能高下或贡献多寡,并不影响“独断”或“滥权”的事实。第四,根据你的发言态度及过程,我还是看不出你有“考量维基人感受”的诚意。--winertai 2007年8月10日 (五) 03:49 (UTC)
- 谢谢你论证了“一日数变”不是“不实指责”,也谢谢你论证了面对“玩弄”指责的反应是“态度极不友善”。不用以后,我一直在修改前会考量维基人的感受,判断可能不是很准确,但就是这一次,我也先声明了是试改。还是那句话,我不会承认一个流程。-- fdcn talk — 2007年8月10日 (五) 11:30 (UTC+8) — 2007年8月10日 (五) 03:30 (UTC)
- 谢谢告知。既然已经恢复原来样子,我就收回所有建议。不过,我仍认为我这发言既不是‘不实指责’,也非否定阁下的所有贡献。另外,我还是认为阁下态度极不友善﹔我还是强调,你一小小动作,可能影响很多阅览人﹔因此请再重大修改前,考量一下活跃维基人的感受。--winertai 2007年8月10日 (五) 03:24 (UTC)
- 检查一下你的系统,只有右到左,左到右的这一次,并且不是一天内,你说的又到左的我完全不知晓。你另一个要收回的是你没有调查的不实指责。你个人的否定,不能支持“玩弄”和“不负责任”(另一人的指责)说,也不支持流程的必要性,当初加入折叠功能反对的人也有。— fdcn talk — 2007年8月10日 (五) 11:13 (UTC+8) — 2007年8月10日 (五) 03:13 (UTC)
- 如果我针对所有‘维基技术讨论’过程所指的“玩弄”字眼引起阁下不悦,我愿意收回。但如同你不承认取得共识流程相同,我也不认同‘你每加任何代码都是仔细权衡和谨慎’的做法是完全合乎维基利益且尊重其他维基人的。如果真这样,就不该一天内,从右到左,又从左到右,右到左的三次更动。另外,不管别人怎想,至少我是完全否定您从右到左的这项更动。在此情况下,我想请问,我这‘恢复以前状态’意见是否完全被抹煞了?--winertai 2007年8月10日 (五) 03:01 (UTC)
- 看看我在上面的说明,我早说过“看其它维基人是否接受这样的安排”。只是试探性的修订。你的“卑微要求”里已定性我“玩弄”。如果就事论事的话,这类的流程我不承认,完毕。— fdcn talk — 2007年8月10日 (五) 10:49 (UTC+8) — 2007年8月10日 (五) 02:49 (UTC)
- 我不知道我提出的这卑微要求何来引来阁下如此“但上面所谓的共识流程我不遵守,如果对我的工作不信任,大可去罢免我的权限”盛怒。要知道,不管怎样,你不成熟的一小小改进动作引起多少阅览人及编辑人的不便?就算你认为取得共识的程序不利你改善程式,也该在明显位置提出“委婉说明”。大家都是对事不对人,别搬出“我很愿意休息”的气话。--winertai 2007年8月10日 (五) 02:36 (UTC)
谢谢fdcn的修改,解决了编辑首段的显示问题。—Jasonzhuocn 2007年8月10日 (五) 03:41 (UTC)
- 如果一些因个人喜好而去更改全域设定的话,对其他的用户都是不公平的。因此好像Shibo77兄的请求,如果只是为他(所指的是Shibo77)的查看编辑工作方便的话,大可以在自己的JS中加入,以达到自己要求的目的。顺带一提,刚去过维基词典那边,发觉到这种的设定已经改到五花八门了。亦包含当时维基词典的中文字logo,当时在那边并未有广泛的讨论,然后便使用了。--Shinjiman ⇔ ♨ 2007年8月10日 (五) 03:43 (UTC)
- 顺带一题,Shibo77把彝语维基的界面改为汉语,这样是不妥当的,建议的做法应该是寻找彝语社群或论坛的网民确定界面用语之后将英文界面翻译成彝语界面,这是旧事重提。—Jasonzhuocn 2007年8月10日 (五) 03:51 (UTC)
- Shinjiman兄,Shibo77的请求我个人没有判断是他个人的需求,否则我不会修订他的请求。我认为版式问题关系全体维基人的问题,以前有过一些想法,包括这次的编辑按钮不浮动。既然在德语维基都有这样的安排,不应看成所有用户都不愿意这种修改吧。个人觉得这类修改遵循谨慎和可回退的原则,这次改动,其实在代码中加了开关变量的。— fdcn talk — 2007年8月10日 (五) 11:58 (UTC+8) — 2007年8月10日 (五) 03:58 (UTC)
- 增加变量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来的,都好过没有选择的好。 :) --Shinjiman ⇔ ♨ 2007年8月10日 (五) 05:20 (UTC)
- 此外,其实能否考虑以用户自订的js,在自己使用的js中包含着,可以出到有关的效果?就正如popup般,有需要用时,才于自己的js中加入?--Shinjiman ⇔ ♨ 2007年8月10日 (五) 05:27 (UTC)
- 增加变量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来的,都好过没有选择的好。 :) --Shinjiman ⇔ ♨ 2007年8月10日 (五) 05:20 (UTC)
- Shinjiman兄,Shibo77的请求我个人没有判断是他个人的需求,否则我不会修订他的请求。我认为版式问题关系全体维基人的问题,以前有过一些想法,包括这次的编辑按钮不浮动。既然在德语维基都有这样的安排,不应看成所有用户都不愿意这种修改吧。个人觉得这类修改遵循谨慎和可回退的原则,这次改动,其实在代码中加了开关变量的。— fdcn talk — 2007年8月10日 (五) 11:58 (UTC+8) — 2007年8月10日 (五) 03:58 (UTC)
- 顺带一题,Shibo77把彝语维基的界面改为汉语,这样是不妥当的,建议的做法应该是寻找彝语社群或论坛的网民确定界面用语之后将英文界面翻译成彝语界面,这是旧事重提。—Jasonzhuocn 2007年8月10日 (五) 03:51 (UTC)
反对派也不必火气这么大,因为自由兄一开始就说了:“看其它维基人是否接受这样的安排。”不是吗?有实作效果会让大家更容易判断,不喜欢的人把意见说出来就好了,又不是要定案了。--百楽兎 2007年8月10日 (五) 05:30 (UTC)
- 这次界面的修改还好啦。何必如此争执?感觉不适应只是因为大家习惯了原来的界面而已,而对于新来的用户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我认为界面的修改更多应该是考虑对用户的友好度和对问题的解决,而不是“是否习惯”。这次的修改,把“编辑”移动到左侧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因为一些条目中右侧往往有很多图片和模板,会造成几个“编辑”链接并排一线,无法使人分得清哪个“编辑”对应那个章节,而放到左侧则基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不大同意对首段编辑的修改,无论放在标题下面还是右侧,都很突兀。尤其是右侧,因为很多条目还会在右侧相同位置放上“特色条目”,“优良条目”,“地理坐标”,“页面保护指示”等多种符号,会完全遮盖掉那个“首段编辑”的链接,从而丧失这个功能。我觉得原来的“0”标签的表示就很好,为何要改变呢?如果说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含义,那只能说明我们的帮助文档做得不够好。就好像对话页上的“+”标签,同样的抽象,也没有人说要改变它。当一个页面充满了越来越多的元素和功能时,要么精简,要么只能通过各种抽象的符号或精短的词语来表示--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8月10日 (五) 06:05 (UTC)
- 你有你的看法,相信其他人也有其他人看法。你那些“只是习惯原来界面”的或“界面友好”都是属自己的主观与独断,这些主观与独断就是现在很多中文维基的危机。我相信,很多事情若不是某些人放炮,很多“是否看其他维基人是否接受这样安排”就变成事实。要知道,任何重大更动要取得共识是维基价值所在,这价值并不因为谁贡献多寡或涉及技术而有所异动。现在的争议点,只是在于有些人都认为这些修改“是好的”、“是细末小节”、“跟他人无关”。不论是百分之九十或百分之十的技术维护,难道一些更动前的“起码告示”或沟通,有这么困难吗?难道不可以以牵涉人数多寡来区分什么该取得共识,什么不该吗?是不是有人将首页维基中文logo改了,然后说声“是否看其他维基人是否接受这样安排”就可以换中文维基招牌?我并非火气大﹔以前对于这些界面我是都视而不见,不过自从无端增加无厘头“港澳繁体”(这字眼纯粹自创),把那台湾繁体改称为台湾正体,并出现我天天必须看见的那丑丑的‘台湾正体’选项方块后,我发现不讲话的话,相同的事情会一再上演。现在至少,可以在修改事实定案前,发些牢骚。以免以后每天看见,每天怨自己没努力制止过。请各位资深维基人深思,自己是否“自以为对维基十分了解后,而在执行某些工作时,忘了寄予维基新手或没有某些权限的某些人的某些尊重。”--winertai 2007年8月10日 (五) 06:51 (UTC)
- 这次界面的修改还好啦。何必如此争执?感觉不适应只是因为大家习惯了原来的界面而已,而对于新来的用户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我认为界面的修改更多应该是考虑对用户的友好度和对问题的解决,而不是“是否习惯”。这次的修改,把“编辑”移动到左侧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因为一些条目中右侧往往有很多图片和模板,会造成几个“编辑”链接并排一线,无法使人分得清哪个“编辑”对应那个章节,而放到左侧则基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不大同意对首段编辑的修改,无论放在标题下面还是右侧,都很突兀。尤其是右侧,因为很多条目还会在右侧相同位置放上“特色条目”,“优良条目”,“地理坐标”,“页面保护指示”等多种符号,会完全遮盖掉那个“首段编辑”的链接,从而丧失这个功能。我觉得原来的“0”标签的表示就很好,为何要改变呢?如果说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含义,那只能说明我们的帮助文档做得不够好。就好像对话页上的“+”标签,同样的抽象,也没有人说要改变它。当一个页面充满了越来越多的元素和功能时,要么精简,要么只能通过各种抽象的符号或精短的词语来表示--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8月10日 (五) 06:05 (UTC)
to 百無一用是書生:“特色条目”,“优良条目”,“地理坐标”,“页面保护指示”等多种符号,与“首段编辑”链接不重叠,包括noteTA产生的指示也不在这个位置上。原先的0按钮形式,到你发言之前为此,只有质疑的,没有拥护的。呵呵,我无法猜测大家的真正共识是什么,只能先做这样的变动了。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0按钮。— fdcn talk — 2007年8月10日 (五) 15:43 (UTC+8) — 2007年8月10日 (五) 07:43 (UTC)
- 以上诸位,我先声明我无意与任何人对立,只是说说我的看法。我认为界面的修改是不需要经过共识的,即使需要共识也只需要技术人员们的共识,而不需要整个社群的共识,就如同整个维基系统的升级(Upgrade)也是由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工程师决定即可,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以我一个一般使用者而言,我不懂程式码这些东西,因此我不会修改它,但是我可以提出一些意见,供懂技术的同仁们去做,但他们不实际去做,我永远也不会体验到新的修正/修改/升级,中文维基在更多时候,我看到的是有意帮忙的人受限于“社群共识”迟迟未能出现而打消念头。维基的精神有许多面向,“共识”跟“大胆去作”同样都属于维基的精神,前者是由“文明”相关方针所支撑(社群互动的基本首则),后者则是由于Wiki系统本身的技术特性所支撑(因为可以很快改回来),或许我们可以考虑要做的事情包括:1.形成技术团队、2.考虑对某些界面、首页等等进行版本控制。--Theodoranian|虎儿 =^-^= 2007年8月10日 (五) 08:03 (UTC)
- 技术上的修改肯定会影响到编辑和阅读。如果是影响比较大的改动,应该谨慎操作。比如,可以先征集大家对改动的意见,同时提供代码供有意愿的用户试用,然后决定是否进行全局的改动。这次修改,因为影响到很多用户的习惯,不论这样改动的“好坏”,在程序上有些过急。像我个人因为很不适应,尤其是那个更改首段的标签,前面发言有些过火,在此收回。如果最后讨论的结果是把编辑标签左移,希望能提供原来的代码,这样我可以修改个人js,保持原来的编辑和阅读习惯。对于书生说的,我还是觉得问题不是这样改好不好,而是这样大的改动是不是应该在程序上注意多征集用户意见,谨慎操作。--Alexcn 2007年8月10日 (五) 09:51 (UTC)
- 修订说明:事先评估 早想修订编辑按钮不对应的问题,从正文编辑排版上试过一些办法,但行不通,要求人人会排版不现实;看到请求后,权量解决办法只有此一途;考量过维基人的习惯,但权衡下认为按钮错位对阅读和编辑造成的困难对目前的不习惯更为重要;对反对的激烈预计有误,因为看到德语版这样实施;以上是修订前真实考量; 试验告知 该技术根本不繁杂,以往的经验是就是在相关客栈说明,以后亦会有通知不力的反对,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试用一下,看社区的反应,不行就撤消,我不认为这有多么不妥,这实在是一件很简单化的事件,并准备在二三天后做决定(当然才用了一天),这亦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事实上,以前的许多改变就是这样,比如行编辑模板就是这样保留下来;共识与流程 目前界面的修订不是依据共识来进行,也没有流程。
- 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感受,这次修订给其它人的感受是不习惯,但我的感受是面临“不负责”“玩弄技术”“一日数变”“不尊重他人”“独断滥权”等指责加诸,同时这些指责被称为“就事论事”,被指责之人却是“态度极不友善”,即使我始终没有指责与评介对手。我是小气之人,就此牢骚一下。
- 真实关键的争论其实在没有一个过程或者说流程上,先谢谢Alexcn不再对我修订行为本身进行评介了,他说明影响比较大的改动要谨慎我是同意的,只是这个谨慎难以定义。目前的维基技术上是任何改动都可以撤消的,技术修改并不是什么定案,根据社区的反馈就可以检讨,这里的意思是,没有很严重的后果,它不像首页改版那样是一个议案。
- 在上面的处境下,界面特别是程式的修改,不应当是依靠社区共识来进行,这无以解决问题和功能的增进,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这里的危害预防应主要建立在委任和信任上。关于通知,我也认为必要,但不能事事都是预先通知,很多的改动需要在系统的环境下,有的仅仅是测试,不行就撤,有的是需要时间来确定和反馈。至于重大变动的预先通知,有个前提就是判定是重大变动的问题,我说过,我不是反对通知,以前在编辑工具上我有预先通知,这一次我的判断没有很重要(当然判断不准),这就有一个前提,请拟出一份重大变动的列表和标准,否则请给维护者以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其实有些东西在我眼里或从技术上看是很重大的,但在一般维基人并不在意。
- 事事修订要走一个流程,比如上方有人的建议,是我反对的,这会对界面维护增强设置障碍,具体的不在这里表述,请其它界面维护者表达一下看法。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真要走这么一个流程才可以维护的话,我是不会参与了,这与情绪化无关,我是个人志愿在这里参与的,要考虑成本,在没有重大危害后果下,弄这么一个东西来增加精力降低效率,从小我来考虑是不值的。— fdcn talk — 2007年8月10日 (五) 20:08 (UTC+8) — 2007年8月10日 (五) 12:08 (UTC)
- 我能理解Fdcn的感受,我前面说“擅自”云云确实很不妥当,在此致歉。我也赞成纯粹技术的修正并不需要社区共识,不过我还是有个小建议:虽然不需要共识,但是应该给予“知会”,也就是说给社群一个“预告”,不需要社群达成一致。比如这次修改,可以在改动前在客栈里说明一下这次修改仅仅是测试,正在等待大家的反馈,而且声明这个修改可以很方便地恢复原来的状态。这样,界面的维护者和使用者之间有顺畅的交流,有助于互相理解和尊重。--Alexcn 2007年8月10日 (五) 12:38 (UTC)
- 今后能看见的修订我会尽力在技术客栈这里做通告,只是不能保证都是“预告”。无论是谁,是哪一个界面维护者,他必须执行社区的共识是必须的,也就是说,他的修订在社区反对的情况下,他必须撤销。— fdcn talk — 2007年8月12日 (日) 13:58 (UTC+8) — 2007年8月12日 (日) 05:58 (UTC)
我举一个被冒犯很久的例子:未注册用户不得开新条目,我相信这跟技术也有关系(如果不是,请当我没说,这段发言直接删除,不必存档)。当初是有‘知会’,但知会的内容是‘暂时’,这一暂时就暂时了一年,而且还在继续下去。而且在知会期间曾征询过社群意见,结果是四票反对,只有三票赞成这个‘暂时’措施,但未注册用户不得开新条目的措施还是就这么‘暂时’到现在。更离谱是有些管理员根本不了解这段强奸未注册用户的历史,有的管理员以为未注册用户本来就不得开新条目,有什么好说的?有的管理员以为未注册到现在还能开新条目,而且这是‘维基的精神’。我个人对能不能开条目兴趣不大,所以既没因此注册,没有为此闹场,但是被这两种态度搞得很火大。举此例用意不在想平反什么,只是想指出,先斩后奏再看看有什么反应在极端状况下可以变成什么样子。67.103.245.50 2007年8月11日 (六) 00:10 (UTC)
- 我只能说,在面对许多无理挑衅后,中文维基很多人筑起了一面墙去面对善意的建议。有些人在强调自己辛苦贡献前,忘了在收到玩弄无理重话之前,没获得任何沟通的阅览者编辑者面对多少“被别人玩弄”无奈。更可怕的是,社群意见仍偏向因人而异(授权者或非授权者)或因事而异(技术与编辑)的“拒绝沟通”。--winertai 2007年8月11日 (六) 00:25 (UTC)
- 技术性修正的社区共识几乎都是外行领导内行的共识,“状况回报”就是最好的例子。支持User:Fdcn 在此次版面修改的编辑。User:Theodoranian 的“组成技术团队”是个很好的建议。— SEEDER 2007年8月11日 (六) 00:46 (UTC)
- 我也喜欢0按钮 --百楽兎 2007年8月11日 (六) 03:50 (UTC)
- 现在加回0按钮,而右端的编辑首段的连结仍然存在,试看一下用户有什么的回馈。--Shinjiman ⇔ ♨ 2007年8月11日 (六) 04:31 (UTC)
- 本周的Signpost正好谈到了这个问题:
Every section on a Wikipedia article has an [edit] link to allow editing of that section, except for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0', the section before the first section heading on a page). The main problem with implementing such a link is disagreement about where it should be positioned; there have been suggestions to place such a link as a tab (like 'edit this page' is), on the same line as the title, and on the line just below the title. This feature apparently existed in some skins in the past, but was removed, due to interference with right-floating elements in the page's content. Several workarounds exist; there are five user scripts and two templates (see Help:Section#Editing before the first section) designed to fix this problem, and it's possible to manually enter a section of 0 to edit by editing a different section and changing the section number in the edit page's URL to 0.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8月14日 (二) 12:27 (UTC)
- 强烈的恳求能不能将编辑首段的标签从右上角移开?我最近花了很多功夫在帮忙经纬位置模版的增添与订正,但是自从编辑首段被移到右上角之后,就与这些经纬度模版(例如{{coor title dms}})重叠在一起变成一团,彻底失去花了这么多功夫订正座标的意义。很怪的是,目前为止只有编辑首段标签会与其他标签冲突,反倒是noteTA不大会(页首偶尔会出现的活动讯息模版也会冲突,但好在该模版可以隐藏,所以影响不大),这编辑首页的标签还真是个碍眼又没啥用的角色呀!—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8月22日 (三) 20:21 (UTC)
- 大象,有些奇怪,经纬模板我早修改了以避开编辑首段的。你那里还是重叠吗?请告知你的浏览器及OS。关于编辑首段本身,请看方针客栈的讨论,会在9月15日做出决定。— fdcn talk — 2007年8月23日 (四) 09:42 (UTC+8) — 2007年8月23日 (四) 01:42 (UTC)
- 看到这回复时,发现座标模版也经过修改了(多了个地球符号的版本),新修改的版本终于不会再和编辑首页标签混成一团,感谢!(我使用的浏览器以IE6为主)—泅水大象 讦谯☎ 2007年8月23日 (四) 03:11 (UTC)
- 大象,有些奇怪,经纬模板我早修改了以避开编辑首段的。你那里还是重叠吗?请告知你的浏览器及OS。关于编辑首段本身,请看方针客栈的讨论,会在9月15日做出决定。— fdcn talk — 2007年8月23日 (四) 09:42 (UTC+8) — 2007年8月23日 (四) 01:42 (UTC)
编辑按钮的位置
现在的编辑按钮都在右边,但是有时候右边加了图片或表格之后会发生编辑按钮向下窜,并且堆叠的现象。也许我们可以仿照德语维基将按钮的位置左移到标题之后。只不知这样一来编辑首段按钮的位置会跑到哪。 Mu©dener 留 言 2007年10月8日 (一) 22:55 (UTC)
请参看上方讨论:- fdcn talk — 2007年10月9日 (二) 10:29 (UTC+8) — 2007年10月9日 (二) 02:29 (UTC)
- 好吧,既然大家都不习惯我也不坚持。能不能在自己的js脚本做修改实现上述功能?是不是加入上述代码就可以? Mu
©dener 留 言 2007年10月9日 (二) 13:49 (UTC)- 已经弄好了,其实我觉得这样很好。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习惯。个性化脚本是维基百科的新玩法,估计会火的。 Mu
©dener 留 言 2007年10月9日 (二) 14:38 (UTC)- 其实,加一个JSConfig.editSectionLink='flow';就可以了。只是目前在IE下都还有问题。— fdcn talk — 2007年10月11日 (四) 02:58 (UTC+8) — 2007年10月10日 (三) 18:58 (UTC)
- 已经弄好了,其实我觉得这样很好。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习惯。个性化脚本是维基百科的新玩法,估计会火的。 Mu
我在编辑时的工具栏消失了……
问:如题,不是设置问题,可以确定,中午还好着……我通过自由门和FireFox登入wiki。现在工具栏的位置那个什么“中文标点”、“维基常用”那个,如果我在参数设置里面设置不用工具条,这一行会跑到文本框下面。 —烈之斩 2007年10月4日 (四) 13:53 (UTC)
- 参见MediaWiki:Common.js历史:“暂恢复系统内置按钮,时间三小时”。--Isnow 2007年10月4日 (四) 13:56 (UTC)
- 惨了,我也出问题了,平时太依赖工具栏提供的快捷方式,现在常用的模板名称都不记得了。--一叶知秋→切磋 2007年10月4日 (四) 14:10 (UTC)
- 因为自wikipedia被封后,第一次重新回到wikipedia用的是jaylee的镜像,所以说很长一段时间必须自己打code,于是到后来反倒觉得工具栏是累赘了……—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7年10月4日 (四) 14:15 (UTC)
- 呵呵,我也是,不过{{lang|ja|お早う}}这种代码手打还是费事。 —烈之斩 2007年10月4日 (四) 14:35 (UTC)
- 看来我真要去找块豆腐了,我都不知道工具栏还有{{lang|ja|お早う}}功能,刚才才发现。除了客栈,我都是离线编辑,工具栏对于我来说只用签名而已。—木木 2007年10月4日 (四) 20:26 (UTC)
- 呵呵,我也是,不过{{lang|ja|お早う}}这种代码手打还是费事。 —烈之斩 2007年10月4日 (四) 14:35 (UTC)
- 看来我真的需要给自己开发一款离线全功能编辑器了。--一叶知秋→切磋 2007年10月4日 (四) 14:30 (UTC)
- 因为自wikipedia被封后,第一次重新回到wikipedia用的是jaylee的镜像,所以说很长一段时间必须自己打code,于是到后来反倒觉得工具栏是累赘了……—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7年10月4日 (四) 14:15 (UTC)
- 参见weekedit。--Isnow 2007年10月4日 (四) 18:15 (UTC)
- 谢谢,不过这个好像用处不大,反而影响编辑速度吧。(可能是我不会用)。--一叶知秋→切磋 2007年10月6日 (六) 09:59 (UTC)
- 参见weekedit。--Isnow 2007年10月4日 (四) 18:15 (UTC)
没有了还真不方便,不知是暂时性的,还是以后就没有了。我现在连签名都没法签。--Mukdener 2007年10月6日 (六) 17:35 (UTC)
能否减少编辑框上方的按钮,将比较不常用的部分独立出来,设一个地方写个说明,让用户自己放js,例如Wikipedia:维基百科工具/弹出表格按钮,能够很容易的能够为自己加减功能。--Jasonzhuocn...台湾维基社群Blog 2007年8月18日 (六) 12:10 (UTC)
- 简单地说,我不知哪一些为不常用。这个问题我很早在这里提出过,希望维基人能发表看法说明哪些按钮应当自订。另外,目前的程式可以方便地做到自订按钮,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 fdcn talk — 2007年8月18日 (六) 20:41 (UTC+8) — 2007年8月18日 (六) 12:41 (UTC)
- 特别属于某些领域的条目才会用到的符号,例如数学公式、数学符号、数学序号。而度量单位可以从常用符号独立出来维持预设。注音符号很少使用,可以拿出来。—Jasonzhuocn 2007年8月18日 (六) 13:39 (UTC)
重整以上意见:
- 非中文标明似乎不常使用,常写其他国家的事情的维基人会用到。
- 条目编辑里面的{{小作品}}已经非常少人使用了,许多人已习惯给予小作品更细致的分类,例如{{TW-bio-stub}}、{{HK-geo-stub}}。可考虑另做客制化的香港用户版和台湾用户版给专写这两地的维基人使用。
- 注音符号不常用,可以拿出来让用户需要时自行加上。
- 数学公式和数学符号建议也独立出来,或是留下最常用的部分,其余独立出来。
- 数学序号非常少用,建议独立。
- 第三个的作用是在页面中加入分类的link,罕用。
- 第十二个,建议合并入数学公式的下拉选单里面。
- 第二十一个下划线罕用。
- 第三十个缩进建议拿掉,使用冒号来缩进是在最基础的说明里面已经有了。
上面的按钮竟然有40多个,昏~ 人的短期记忆是7加正负2。也就是说,除了非常习于编辑的活跃参与者把常用的记起来以外,不活跃的用户和新用户对一长排的工具列是很难上手的。7加正负2的原理也可以套用到左方的导航条。 --Jasonzhuocn...台湾维基社群Blog 2007年8月18日 (六) 13:55 (UTC)
- 老实说除了重定向为了图便宜外,我基本上都没有用这些工具,全部手工输入……--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7年8月18日 (六) 14:20 (UTC)
大家来说说看自己常用的按钮吧。—Jasonzhuocn 2007年8月18日 (六) 14:34 (UTC)
- 我也希望大家都在发表意见。
- 注意之所以用而不是直接输入,是因为它可以同时对多行进行设置。— fdcn talk — 2007年8月19日 (日) 11:00 (UTC+8) — 2007年8月19日 (日) 03:00 (UTC)
请问要怎么自订按钮?我想要减少。--百楽兎 2007年8月20日 (一) 03:51 (UTC)
- 找个时间我来写写怎么自订。— fdcn talk — 2007年8月20日 (一) 19:09 (UTC+8) — 2007年8月20日 (一) 11:09 (UTC)
- 我想要减少不会用到的,然后新增自己常用的。就是要客制化让大家自己选择啦—Jasonzhuocn 2007年8月20日 (一) 12:25 (UTC)
补充一点,注音符号常使用于台湾铁路的车站条目,车站有注音符号组成的国音电码。—Jasonzhuocn 2007年9月2日 (日) 15:21 (UTC)
MediaWiki:Common.js 所附的编辑按钮实在太多了,每一个按钮都要一两k,估计增加了超过50k的下载,我看英日文版的维基百科也没有增加这么多的按钮。暑假在空荡无人的学网开启维基编辑条目,光是下载上方超过43个按钮图就要6秒钟,离八秒定律不远了,所以我很希望这些负载可以让user自由增减,不要让大多数人为了超过40个不常用的按钮而拖慢了开启编辑页的时间,我认为这点可以考虑改善。—Jasonzhuocn 2007年9月6日 (四) 02:26 (UTC)
- 同意,而且会增加每页编辑时需要的下载时间。希望有更简单的方法可自订按钮吧!(甚至能做到像firefox可自订按钮就妙极了)另外,不如开个页面或是投票的可作长期的讨论与跟进,例如使用习惯和需求。Stewart~恶龙 2007年9月9日 (日) 06:07 (UTC)
- 我现在的暂行措施是把我不需要的按钮的图片当成广告加以封锁,效果和自订按钮差不多。--百楽兎 2007年9月10日 (一) 07:27 (UTC)
- 我也这么做了,只留下10个个人习惯使用的。不下载那些按钮之后,开启时间由6秒钟缩短为1秒以内,很畅快。—Jasonzhuocn 2007年9月16日 (日) 12:41 (UTC)
- (!)意见,按钮如果太少,等于是要逼人去熟背Wiki的语法。可是如果太多按钮,又受限于HTTP先天残破的图档下载机制,〈每独取一个图档,就必须送出一个HTTP的GET命令,并等待Web-Server回应该图档的内容〉。所以,有可能日后改使用Flash或Java的按钮面板吗?Flash或Java都能够把多个图档压缩在一个档案里。像是Flash在用的.swf档,或是Java在用的jar档。—P1ayer 2007年9月17日 (一) 10:11 (UTC)
- 不可能。维基计划不支援市占率最高的Flash,更不用说不是人人都装的JVM。另一个好方法是可以教导使用者如何把按钮图档存在电脑上,由自己的电脑读取的话速度就不是问题。--百楽兎 2007年9月17日 (一) 10:48 (UTC)
- 每个系统的developers都有自己奇怪的坚持:P。不过Extension:OggHandler用到了Java Applet,算是有用到JVM吧?另一方面我觉得用Flash会有点浪费(这样变成工具页要用上ActionScript呼叫回编辑框,不然就是编辑框全部Flash化),JVM又会比较耗损资源,都不是比较理想的方式。我自己的想法是何不把现在的JS工具列作成类似Ribbon的方式?(不过会不会被M$告啊 orz) --笨笨的小B | 20巷 2007年9月17日 (一) 12:27 (UTC)
- (!)意见,Ribbon这个应该只能用在Office里,所以不合需求。如果IE要用到你所谓的Ribbon的话,大概只能用C++写IE的ToolBar外挂了,但是又要先安装才能用,以及非IE的浏览器不支援的问题。所以,我还是建议从Flash或Java中做个选择吧。或是仿FCKeditor的方式,把Common.js改成几种Toolbar按钮面板可以随意切换〈基本型、进阶型、全功能型〉。—P1ayer 2007年9月19日 (三) 04:17 (UTC)
- 目前已提供客制化服务,虽然还不够:
- 完全关闭:至参数设置的编辑页签,将“显示编辑工具栏”关闭。
- 预设。
- 增加用户自选功能:例如User:Dgg32/editplus.js工具添加在用户的monobook.js页面中,能够以下拉选单的方式提供常用的参考文献模板。--Jasonzhuocn....知识的载体 2007年9月30日 (日) 14:09 (UTC)
- 目前已提供客制化服务,虽然还不够:
- 不可能。维基计划不支援市占率最高的Flash,更不用说不是人人都装的JVM。另一个好方法是可以教导使用者如何把按钮图档存在电脑上,由自己的电脑读取的话速度就不是问题。--百楽兎 2007年9月17日 (一) 10:48 (UTC)
UTC+8 2007-10-4这一天将会对编辑按钮进行更改以反映上述要求,可能会对使用造成不便。— fdcn talk — 2007年10月4日 (四) 12:38 (UTC+8) — 2007年10月4日 (四) 04:38 (UTC)
- 文档Wikipedia:维基百科工具/编辑工具还没有完善,但功能上已可以满足要求了。— fdcn talk — 2007年10月4日 (四) 22:57 (UTC+8) — 2007年10月4日 (四) 14:57 (UTC)
似乎工具栏已经恢复了?这个就是新版的吧,非中文标明没有了,麻烦怎么加上 = =? —烈之斩 2007年10月4日 (四) 16:14 (UTC)
- 我直接在User:烈之斩/monobook.js加上了“JSConfig.edittoolsMode=plus;”想换成plus版但是不行…工具栏还是默认版的(在那个页面里我原来有写popup的代码,我就直接跟在后面了)。麻烦哪位帮我写下或者讲解下两者共存格式如何,谢谢。
JSConfig.edittoolsMode="plus";
- 注意用西文引号把plus括起来。— fdcn talk — 2007年10月5日 (五) 00:28 (UTC+8) — 2007年10月4日 (四) 16:28 (UTC)
谢谢Fdcn兄的贡献M(_ _)M,看到Fdcn兄很顺利的将我建议的功能写出来了,我很高兴,过去曾有几次深夜打扰你的作息,跟你说声抱歉。敝人身为资管系的学生,还要劳烦前辈将自己的构想付诸实现,希望我以后也能够像前辈一样能够撰写js改良维基百科的编辑界面。--Jasonzhuocn...台湾维基社群Blog 2007年10月4日 (四) 17:59 (UTC)
- Jasonzhuocn,希望你撤消管理员的请辞决定,否则你以后怎么撰写JS?— fdcn talk — 2007年10月5日 (五) 14:39 (UTC+8) — 2007年10月5日 (五) 06:39 (UTC)
- 我也向自由兄的智慧与辛劳致上最诚挚的敬意与感谢--百楽兎 2007年10月5日 (五) 05:21 (UTC)
棒极了,我已经对自己的js文件做了相应修改,现在工具栏又出现了。希望尽快补充如何增加、删除按钮的内容,让我们也进阶一下。 Mu©dener 留 言 2007年10月8日 (一) 23:05 (UTC)
有些不太常用的按钮最近没有了要找起来也突然发觉不容易,我竟想起到维基新闻找,因为那边的按钮还是用旧时比较多的一款。Stewart~恶龙 2007年10月16日 (二) 05:27 (UTC)
- 有新的解套方法了,不过要看写MediaWiki系统的人日后愿不愿意支援 CSS Sprites了,首先必须把现在各自拆开独立的按钮图示,先串连成一张CSS Sprites能用的大图(例如PNG档),然后把按钮改写成用CSS Sprites显示图片的方式。
- 相关技术请参照:
像是这种图 sprite.png图 ……英文不好,希望有人能代为转达这种解法,给有能力改得动维基系统的人。 —P1ayer 2007年10月17日 (三) 07:52 (UTC)
上个月书生有提到将增加小工具这个新功能,后来已经启用了,所以想请管理员帮忙整理一下Wikipedia:维基百科工具,将有用的功能搬移到小工具中,方便用户透过参数设置来选择。另外我认为像section 0编辑、地区用语标签等等也可以利用小工具来实现用户依自己的偏好自由选择,这样应该可以解决使用Common.js所带来的一些争论。--百楽兎 2008年1月30日 (三) 04:39 (UTC)
- 我都觉得有一些功能是可以由Common.js中抽出,现在利用IE浏览器来看中文维基是很笨重的。Shinjiman ⇔ ♨ 2008年2月1日 (五) 09:07 (UTC)
- 同意Shinjiman,可以讨论一下看看哪些需要移出。— fdcn talk — 2008年2月2日 (六) 09:33 (UTC+8) — 2008年2月2日 (六) 01:33 (UTC)
- 抱歉到现在才看到这个讨论,但以下有些功能我并不了解其作用(例如首页输出修正),因此难以决定是否应该保留。有没有人愿意简单解释一下各个功能的作用,以方便大家作出更好的决定?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2月9日 (六) 13:37 (UTC)
- 首页修正问题,请观察首页与其它条目的不同表现,主要是首页没有一级标题。— fdcn talk — 2008年2月12日 (二) 15:48 (UTC+8) — 2008年2月12日 (二) 07:48 (UTC)
- 我 的主张是要从方便没有登入的访客的角度为本,并参考其他语言(尤其是最多浏览者的英文)的做法。如“首页修正问题”,英文维基百科是预设启用的,加上这使 首页更美观。因此假如这并不对首页载入时间有严重影响,我是支持保留的。(但我看到的全是支持移出票,我不太明白其原因。)其他我未有投票的选项中,“调 整编辑按钮”与“取消修订编辑摘要修正”我不太明白,故暂不评论。(其实我感到有点惭愧,大家都好像明白各个功能,反而我身为管理员还要问这样多。)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2月16日 (六) 05:54 (UTC)
- 首页修正问题,请观察首页与其它条目的不同表现,主要是首页没有一级标题。— fdcn talk — 2008年2月12日 (二) 15:48 (UTC+8) — 2008年2月12日 (二) 07:48 (UTC)
- 抱歉到现在才看到这个讨论,但以下有些功能我并不了解其作用(例如首页输出修正),因此难以决定是否应该保留。有没有人愿意简单解释一下各个功能的作用,以方便大家作出更好的决定?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2月9日 (六) 13:37 (UTC)
- 同意Shinjiman,可以讨论一下看看哪些需要移出。— fdcn talk — 2008年2月2日 (六) 09:33 (UTC+8) — 2008年2月2日 (六) 01:33 (UTC)
小工具投票:
特色条目与优良条目链接显示
- 移出。— fdcn talk — 2008年2月2日 (六) 09:33 (UTC+8) — 2008年2月2日 (六) 01:33 (UTC)
- 保留,这是所有wikipedia社群都使用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2月2日 (六) 01:51 (UTC)
- 保留。--百楽兔 (留言) 2008年2月2日 (六) 03:02 (UTC)
- 预设显示,但使用者可选择关闭。--Jasonzhuocn....知识的载体 2008年2月6日 (三) 06:16 (UTC)
- 保留,意见同书生。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2月9日 (六) 13:37 (UTC)
- 预设显示,但使用者可选择关闭。(对匿名使用者friendly) --笨笨的小B | 20巷 2008年2月15日 (五) 13:36 (UTC)
- 已保留,暂不提供可选关闭。— fdcn talk — 2008年2月19日 (二) 01:41 (UTC+8) — 2008年2月18日 (一) 17:41 (UTC)
调整编辑按钮
- 移出。— fdcn talk — 2008年2月2日 (六) 09:33 (UTC+8) — 2008年2月2日 (六) 01:33 (UTC)
- 移出。只保留系统默认的就好--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2月2日 (六) 01:51 (UTC)
- 移出,同意书生。--百楽兔 (留言) 2008年2月2日 (六) 03:02 (UTC)
- 移出。--Jasonzhuocn...台湾维基社群Blog 2008年2月6日 (三) 06:16 (UTC)
- 移出,造成过大的system load和不方便。 --笨笨的小B | 20巷 2008年2月15日 (五) 13:36 (UTC)
- 完成,请协助修改Wikipedia:维基百科工具/编辑工具。— fdcn talk — 2008年2月16日 (六) 05:18 (UTC+8) — 2008年2月15日 (五) 21:18 (UTC)
插入符号表上移到编辑工具栏
- 移出。大多语言版本都在下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2月2日 (六) 01:51 (UTC)
- 移出,同意书生。--百楽兔 (留言) 2008年2月2日 (六) 03:02 (UTC)
- 移出,使用率低。 --笨笨的小B | 20巷 2008年2月15日 (五) 13:36 (UTC)
- 移出,作用不大。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2月16日 (六) 05:54 (UTC)
- 移出,意见同上。—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3月5日 (三) 08:00 (UTC)
- 完成 — fdcn talk — 2008年3月20日 (四) 01:32 (UTC+8) — 2008年3月19日 (三) 17:32 (UTC)
首段编辑连结
- 移出。--百楽兔 (留言) 2008年2月2日 (六) 03:02 (UTC)
- 移出,DOM造成很大的浏览负担。 --笨笨的小B | 20巷 2008年2月15日 (五) 13:36 (UTC)
- 意见:现在两个首段编辑连结太多了。希望预设保留其中一个(页顶或首段侧,我个人倾向首段侧),毕竟不能直接编辑首段是Mediawiki的一个重要缺陷。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2月16日 (六) 05:54 (UTC)
- 保留一个,意见同上。—Hargau (留言) 2008年2月22日 (五) 08:30 (UTC)
- 移出,首段编辑自定义最好。—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3月5日 (三) 08:01 (UTC)
- 移出。--石 (留言) 2008年3月6日 (四) 09:27 (UTC)
- 个人希望能保留其中一种。— fdcn talk — 2008年3月20日 (四) 01:32 (UTC+8) — 2008年3月19日 (三) 17:32 (UTC)
- 我也希望保留一种。—Wikikids (留言) 2008年3月21日 (五) 07:45 (UTC)
- (!)意见:由于Flagged Revs即将导入,其位置好像会影响到首段侧的首段编辑连结,所以需要观察一下。-百楽兔 (留言) 2008年3月23日 (日) 08:17 (UTC)
- 移出,做成小工具。英文版即如此办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3月31日 (一) 14:36 (UTC)
- 完成— fdcn talk — 2008年4月1日 (二) 01:23 (UTC+8) — 2008年3月31日 (一) 17:23 (UTC)
- (!)意见没有看到与原来的“0”按钮对应的小工具选项。—Isnow (留言) 2008年3月31日 (一) 18:42 (UTC)
- ?在“编辑工具”的第二项。— fdcn talk — 2008年4月1日 (二) 02:55 (UTC+8) — 2008年3月31日 (一) 18:55 (UTC)
- “编辑工具”的第二项对应的是页面右上角的“编辑首段”按钮,不是原来在“编辑本页”边上的那个“0”按钮。—Isnow (留言) 2008年3月31日 (一) 19:17 (UTC)
- 注意第二项的弹出提示其实告诉方法了的。二种编辑首段的方式只能取一,可在个人monobook.js中修改。你的已修改。
- 因为我的意见是放两个小工具不可取,并且除了老用户,不会有人执着顶上的0按钮,新用户对“编辑首段”按钮更易接受。而老用户修改自己的monobook.js没有困难。
- 如果有认为需要建立两种编辑首段的小工具,请在这里阐述。— fdcn talk — 2008年4月1日 (二) 05:35 (UTC+8) — 2008年3月31日 (一) 21:35 (UTC)
- “编辑工具”的第二项对应的是页面右上角的“编辑首段”按钮,不是原来在“编辑本页”边上的那个“0”按钮。—Isnow (留言) 2008年3月31日 (一) 19:17 (UTC)
- ?在“编辑工具”的第二项。— fdcn talk — 2008年4月1日 (二) 02:55 (UTC+8) — 2008年3月31日 (一) 18:55 (UTC)
- (!)意见没有看到与原来的“0”按钮对应的小工具选项。—Isnow (留言) 2008年3月31日 (一) 18:42 (UTC)
- 收到,谢谢!—Isnow (留言) 2008年4月1日 (二) 08:38 (UTC)
首页输出修正
- 移出。— fdcn talk — 2008年2月2日 (六) 09:33 (UTC+8) — 2008年2月2日 (六) 01:33 (UTC)
- 移出。--百楽兔 (留言) 2008年2月2日 (六) 03:02 (UTC)
- 移出。--笨笨的小B | 20巷 2008年2月15日 (五) 13:36 (UTC)
- 保留。首页是大多数访客见到的第一页,有需要做得美观一些,除非对首页载入时间有严重影响吧。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2月16日 (六) 05:54 (UTC)
- 保留,意见同上。--Jasonzhuocn (留言) 2008年2月18日 (一) 22:00 (UTC)
- 保留,意见同上。—Hargau (留言) 2008年2月22日 (五) 08:30 (UTC)
- 保留,意见同上。—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3月5日 (三) 08:02 (UTC)
- 已保留。— fdcn talk — 2008年3月20日 (四) 01:32 (UTC+8) — 2008年3月19日 (三) 17:32 (UTC)
取消修订编辑摘要修正
- 保留。--百楽兔 (留言) 2008年2月2日 (六) 03:02 (UTC)
- 保留。—Hargau (留言) 2008年2月22日 (五) 08:30 (UTC)
- 已保留。— fdcn talk — 2008年3月20日 (四) 01:32 (UTC+8) — 2008年3月19日 (三) 17:32 (UTC)
其他搜索引擎连结表单
- 移出。— fdcn talk — 2008年2月2日 (六) 09:33 (UTC+8) — 2008年2月2日 (六) 01:33 (UTC)
- 保留。mediawiki本身搜索功能较弱,应该通过外部搜索补足--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2月2日 (六) 01:51 (UTC)
- 保留。--百楽兔 (留言) 2008年2月2日 (六) 03:02 (UTC)
- 保留,意见同书生。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2月9日 (六) 13:37 (UTC)
- 移出,属第三方工具。—Isnow (留言) 2008年2月9日 (六) 18:54 (UTC)
- 保留,方便一般浏览者搜寻。--笨笨的小B | 20巷 2008年2月15日 (五) 13:36 (UTC)
- 保留,意见同上。—Hargau (留言) 2008年2月22日 (五) 08:30 (UTC)
- 已保留。— fdcn talk — 2008年2月24日 (日) 11:32 (UTC+8) — 2008年2月24日 (日) 03:32 (UTC)
WikiMiniAtlas世界地图
- 移出。— fdcn talk — 2008年2月2日 (六) 09:33 (UTC+8) — 2008年2月2日 (六) 01:33 (UTC)
- 保留,比较具有特色的功能,而且这个功能主要是辅助条目阅读,对读者很有用。而很多读者并不注册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2月2日 (六) 01:51 (UTC)
- 移出。--百楽兔 (留言) 2008年2月2日 (六) 03:02 (UTC)
- 保留,意见同书生。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2月9日 (六) 13:37 (UTC)
- 移出,属第三方工具。—Isnow (留言) 2008年2月9日 (六) 18:54 (UTC)
- 保留,对于一般浏览者很有用。--笨笨的小B | 20巷 2008年2月15日 (五) 13:36 (UTC)
- 保留,对大多数不注册的读者来说有用处,编者反而不一定会用到。—Jasonzhuocn (留言) 2008年2月19日 (二) 09:00 (UTC)
- 保留,意见同上。—Hargau (留言) 2008年2月22日 (五) 08:30 (UTC)
- 保留,意见同上。—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3月5日 (三) 08:02 (UTC)
- 保留,意见同上。—第73隻貓的貓砂盆 清理猫砂 (快速清法,维基工作提示用。) 、使用记录、 样式采买、 内容物。 2008年3月27日 (四) 10:32 (UTC)
- 已保留。— fdcn talk — 2008年4月1日 (二) 01:22 (UTC+8) — 2008年3月31日 (一) 17:22 (UTC)
Wikimedia媒体播放器
- 移出。— fdcn talk — 2008年2月2日 (六) 09:33 (UTC+8) — 2008年2月2日 (六) 01:33 (UTC)
- 保留,同上,对读者有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2月2日 (六) 01:51 (UTC)
- 移出。--百楽兔 (留言) 2008年2月2日 (六) 03:02 (UTC)
- 移出,现在有Ogg handler的支持。Shinjiman ⇔ ♨ 2008年2月2日 (六) 16:03 (UTC)
- 意见同上,移出改用Ogg handler --笨笨的小B | 20巷 2008年3月2日 (日) 00:04 (UTC)
- 移出。—费勒姆 费话连篇 2008年3月19日 (三) 15:32 (UTC)
- 完成,已移出。— fdcn talk — 2008年3月20日 (四) 01:32 (UTC+8) — 2008年3月19日 (三) 17:32 (UTC)
Anonnotice显示
- 恢复MediaWiki:Sitenotice(注册)和MediaWiki:Anonnotice(未注册)来处理通告。— fdcn talk — 2008年2月2日 (六) 09:33 (UTC+8) — 2008年2月2日 (六) 01:33 (UTC)
- 同Fdcn—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2月2日 (六) 01:51 (UTC)
- 同意自由兄。--百楽兔 (留言) 2008年2月2日 (六) 03:02 (UTC)
- 恢复。—Jasonzhuocn (留言) 2008年2月6日 (三) 06:16 (UTC)
- 恢复。以前使用MediaWiki:Sitenotice和MediaWiki:Anonnotice好好的,不明白为何后来废除了。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2月9日 (六) 13:37 (UTC)
- 恢复。--笨笨的小B | 20巷 2008年2月15日 (五) 13:36 (UTC)
- 完成— fdcn talk — 2008年2月16日 (六) 05:18 (UTC+8) — 2008年2月15日 (五) 21:18 (UTC)
- 还是加入状况回报的字句吧,这几天都不知道中国大陆用户的访问情况。-- (留言) 2008年3月6日 (四) 23:15 (UTC)
地区用语标签更改为下拉选单(仅针对monobook皮肤)
- 移出。— fdcn talk — 2008年2月19日 (二) 22:13 (UTC+8) — 2008年2月19日 (二) 14:13 (UTC)
- (!)意见:想投移出,不过未登入用户(=IP用户)的语言标签会不会爆满?--百楽兎 2008年2月21日 (四) 02:12 (UTC)
- 看了一下,很挤。— fdcn talk — 2008年2月24日 (日) 11:32 (UTC+8) — 2008年2月24日 (日) 03:32 (UTC)
- (!)意见:想投移出,不过未登入用户(=IP用户)的语言标签会不会爆满?--百楽兎 2008年2月21日 (四) 02:12 (UTC)
- 保留,如果Opera没bug也能显示就好了>.<。—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8年2月27日 (三) 19:32 (UTC)
再没有意见的话,会被保留。— fdcn talk — 2008年3月21日 (五) 20:31 (UTC+8) — 2008年3月21日 (五) 12:31 (UTC)
- 移出。(无论是否移出,建议在小工具里给个选项。)—Isnow (留言) 2008年3月21日 (五) 14:24 (UTC)
- 完成— fdcn talk — 2008年4月1日 (二) 02:24 (UTC+8) — 2008年3月31日 (一) 18:24 (UTC)
对以上投票的意见
投票进行了快2个月了,如果还是一直没人参加,建议以上未定案项目就采已投票人数的相对多数来决定。--百楽兎 2008年3月19日 (三) 14:36 (UTC)
- 还剩三个,月底执行。— fdcn talk — 2008年3月20日 (四) 01:32 (UTC+8) — 2008年3月19日 (三) 17:32 (UTC)
- 已执行。有建议可以另开主题讨论。— fdcn talk — 2008年4月1日 (二) 02:25 (UTC+8) — 2008年3月31日 (一) 18:25 (UTC)
建议为新手引入强制预览功能
在不少非英语主要语言版本,如德文及法文等,进入编辑时并不能直接按“保存本页”,而是必须先按一次“显示预览”,才可按下“保存本页”。本来以往我想提议引入,以减少新手错改页面,但考虑到会使已熟习的维基人甚至bot构成不便,所以我才没有提出。不过,现在随着“小工具”功能启用,我认为现在是适当时机引入这个功能。我的构思是:对于未登入用户及新用户,“强制预览功能”预设为开启,但用户可在“小工具”中选择关闭。这样既可减少新手错改页面,又不会为旧用户构成不便。大家支持吗?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2月26日 (二) 07:26 (UTC)
- (+)支持好想法。—Jasonzhuocn (留言) 2008年2月26日 (二) 07:40 (UTC)
- 好像这个功能在日文版已经实行中。Shinjiman ⇔ ♨ 2008年2月27日 (三) 02:35 (UTC)
- 但日语版中若于摘要栏中输入文字则即使是IP用户也可以在无预览下直接输出编辑成果(我试过,推测其用意为鼓励维基人于输出编辑成果前于摘要栏简述编辑概要)。顺便一提,我用的IP(中华电信,为动态IP)以中华电信为Blocked proxy为由被封锁了,害得我想从コロコロコミックの連載作品の一覧中挑出红色连结并将其复制到Portal:漫画/執筆依頼以提醒日语维基人仍有不少小学生取向的漫画作品及创作者之对应条目未建立都不行了(先前使用账号RekishiEJ编辑时因有意将日语版主名词空间及用户页中各种未以汉字表记之词汇,如“いわゆる”改成“所謂”,以借此提升日本人语文程度〔过去日本书籍对此类词汇多以汉字表记,但现今多以假名表记〕,结果因此举违反Wikipedia:表記ガイド且我个人日语连初级都不到〔我知道如何将此类词汇以汉字表记,但不会用日语表达我个人对特定方针、指引的不满,甚至连基本的聊天都不会〕,无力于Wikipedia:コメント依頼中回复众人指责而被无限期封锁〔连HiNet及TANET我有在使用的ISP都被封〕,后来才因不少在日语版贡献的台湾维基人都用HiNet才使我得以继续以IP用户名义编辑〔主要负责WP:JWNA及历史、军事、教育、媒体、漫画、动画、电视这六项portal中新增项目栏更新。偶尔也为无类别之条目加入合适的[[Category:]]〕)。--RekishiEJ (留言) 2008年2月27日 (三) 13:04 (UTC)
- 你既然日语程度不到,建议不要轻易去更动假名与汉字,因为虽然很多假名是可以用汉字表达的,但是并不常用,或许以前会使用汉字表述,但是既然现在不这样做了,这就表示这是现代日语的一种变化,其次,我刚刚去看了你RekishiEJ这个账号的对话页,他们的指摘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你根本没有弄清楚正确的汉字,你把‘ある→有る・在る’,这发音一样但是日文意思并不一样,而且现在多半都是使用假名居多,其他的‘いう→言う・謂う ~できない→~でき无い また→又・亦}}’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就是乱改喔,根本没有人会在文章内使用这样的汉字,还有日文维基有限制必须使用常用汉字,你把假名改为不常用的汉字当然会被指摘,因为使用百科全书的人不是每个人汉字都很好,你说这是提升语文程度?你根本连日文都搞不清楚要如何提升他们的语文程度,不是汉字懂很多就代表语文程度提高,然后你又完全不回应,就算是使用英文回应也好啊,我想这也是一种经验啦,下次不要这样改就好了。--robinhou (留言) 2008年2月27日 (三) 17:08 (UTC)
- 但日语版中若于摘要栏中输入文字则即使是IP用户也可以在无预览下直接输出编辑成果(我试过,推测其用意为鼓励维基人于输出编辑成果前于摘要栏简述编辑概要)。顺便一提,我用的IP(中华电信,为动态IP)以中华电信为Blocked proxy为由被封锁了,害得我想从コロコロコミックの連載作品の一覧中挑出红色连结并将其复制到Portal:漫画/執筆依頼以提醒日语维基人仍有不少小学生取向的漫画作品及创作者之对应条目未建立都不行了(先前使用账号RekishiEJ编辑时因有意将日语版主名词空间及用户页中各种未以汉字表记之词汇,如“いわゆる”改成“所謂”,以借此提升日本人语文程度〔过去日本书籍对此类词汇多以汉字表记,但现今多以假名表记〕,结果因此举违反Wikipedia:表記ガイド且我个人日语连初级都不到〔我知道如何将此类词汇以汉字表记,但不会用日语表达我个人对特定方针、指引的不满,甚至连基本的聊天都不会〕,无力于Wikipedia:コメント依頼中回复众人指责而被无限期封锁〔连HiNet及TANET我有在使用的ISP都被封〕,后来才因不少在日语版贡献的台湾维基人都用HiNet才使我得以继续以IP用户名义编辑〔主要负责WP:JWNA及历史、军事、教育、媒体、漫画、动画、电视这六项portal中新增项目栏更新。偶尔也为无类别之条目加入合适的[[Category:]]〕)。--RekishiEJ (留言) 2008年2月27日 (三) 13:04 (UTC)
- 经过长期的观察,我支持针对IP用户设置较不友善的措施。而且我还认为应该要强制IP用户输入编辑摘要,并配合针对IP用户取消摘要类型下拉菜单的功能。--百楽兎 2008年2月29日 (五) 03:19 (UTC)
- (+)支持kevinhksouth的提议。zzz......很困 2008年2月29日 (五) 03:21 (UTC)
- (:)回应百楽兔:“强制输入编辑摘要”也是另一个我以前想过提议的措施,以推广编辑摘要的使用,而我的目标是所有编者,包括IP用户及注册用户。(既然IP用户要养成输入编辑摘要的习惯,为何注册用户反而不用呢?)但我发现任何语言版本的维基项目都没有推行过“强制输入编辑摘要”等推广编辑摘要的使用的措施,我才一直未敢提出。总之,我的立场是假如实施“强制输入编辑摘要”,必须一视同仁。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2月29日 (五) 09:39 (UTC)
- (:)回应:我支持的理由是为了更便利控管破坏。--百楽兎 2008年2月29日 (五) 11:14 (UTC)
- 我比较支持百楽兎的观点。现在IP用户破坏的情况有点严重。—Pagan (留言) 2008年3月4日 (二) 12:01 (UTC)
- (+)支持 新手引入强制预览功能,多一个步骤可使新手花更多时间了解维基。-SGT.Evers (留言) 2008年3月4日 (二) 12:18 (UTC)
- (+)支持。—Isnow (留言) 2008年3月4日 (二) 13:49 (UTC)
现已增加强制预览,仅对未注册用户有效。对注册用户是保持目前的默认不强制,还是通过小工具来关闭强制,请大家决定一下。— fdcn talk — 2008年3月4日 (二) 22:25 (UTC+8) — 2008年3月4日 (二) 14:25 (UTC)
- (+)支持允许通过小工具来关闭强制,这样可以再增加破坏者的麻烦。--百楽兎 2008年3月4日 (二) 14:39 (UTC)
- 作为提案者(+)支持。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3月5日 (三) 12:41 (UTC)
- 坚决(-)反对!这样将使编辑量大减。-- (留言) 2008年3月6日 (四) 23:10 (UTC)
- (+)支持—天上的云彩 云端对话 2008年3月13日 (四) 03:08 (UTC)
- (+)支持,很好,也想不出反对理由。—Iflwlou [ M { 2008年3月16日 (日) 15:34 (UTC)
- 完成 长时间没有更多参与,对注册用户实施强制。请在小工具中关闭强制。— fdcn talk — 2008年3月22日 (六) 12:47 (UTC+8) — 2008年3月22日 (六) 04:47 (UTC)
- 我已修改页顶公告作出提示。好奇一问,这个修改不会对管理员受影响吗?我现在毋须选择关闭强制预览,已经没有强制预览了。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3月22日 (六) 06:23 (UTC)
- 同样强制,你没有受影响,可能是缓存的问题。强制刷新一下试试。— fdcn talk — 2008年3月22日 (六) 14:41 (UTC+8) — 2008年3月22日 (六) 06:41 (UTC)
- 原来是缓存的问题。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3月22日 (六) 06:48 (UTC)
- 同样强制,你没有受影响,可能是缓存的问题。强制刷新一下试试。— fdcn talk — 2008年3月22日 (六) 14:41 (UTC+8) — 2008年3月22日 (六) 06:41 (UTC)
- 我已修改页顶公告作出提示。好奇一问,这个修改不会对管理员受影响吗?我现在毋须选择关闭强制预览,已经没有强制预览了。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3月22日 (六) 06:23 (UTC)
- 完成 长时间没有更多参与,对注册用户实施强制。请在小工具中关闭强制。— fdcn talk — 2008年3月22日 (六) 12:47 (UTC+8) — 2008年3月22日 (六) 04:47 (UTC)
功能越来越人性化,很好很强大。 Mu©dener 留 言 2008年3月22日 (六) 22:03 (UTC)
- (+)支持很好的功能。—pedist (对话页) 2008年3月23日 (日) 05:57 (UTC)
- (-)反对:很多维基人都只是专注于编辑自己熟悉范畴的条目,不太注意站务,甚至不知道怎样移除强制预览,也没想过去问,于是他们因为觉得这样很烦就减少编辑,而他们在编辑上的表现是不错的,也提升了不少条目内容。强制预览立意是好,但我觉得会带来反效果,尤其是中文版维基百科的讨论参与度并不算高,而条目数量和质量仍然有不少改善空间,我觉得现阶段不适合预设成强制预览。至于IP用户及新手强制预览则(=)中立。—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Ws227(对话|贡献)于2008-03-24T02:50:55加入。
- 问一个笨问题:上哪里修改参数来关闭我的强制预览功能?注册用户的参数设置页面中似乎没有见到此选项(或是我没找到),虽然我支持对于不熟悉功能的未注册用户强制实施预览功能,但是对于有时会需要帮忙整理站务的我来说,多这倒手续还真的有些棘手哩!—泅水大象 讦谯☎ 2008年3月24日 (一) 10:19 (UTC)
- 在小工具的编辑工具处。— fdcn talk — 2008年3月24日 (一) 21:14 (UTC+8) — 2008年3月24日 (一) 13:14 (UTC)
- 问一个笨问题:上哪里修改参数来关闭我的强制预览功能?注册用户的参数设置页面中似乎没有见到此选项(或是我没找到),虽然我支持对于不熟悉功能的未注册用户强制实施预览功能,但是对于有时会需要帮忙整理站务的我来说,多这倒手续还真的有些棘手哩!—泅水大象 讦谯☎ 2008年3月24日 (一) 10:19 (UTC)
- 麻烦的功能,减低效率。连这页也要,我觉得只须IP用户及新手强制预览。—Chunchun2345 (留言) 2008年3月24日 (一) 12:51 (UTC)
个人真的很希望不同的意见能早些到达。由于强制预览将会使更多的人受到影响,相信参与的人会增加,将会在一周后根据讨论情况对注册用户的强制做最终的存留。此外,请也要注意,目前是可以关闭强制的。— fdcn talk — 2008年3月24日 (一) 21:14 (UTC+8) — 2008年3月24日 (一) 13:14 (UTC)
- 其实影响到各位已注册用户,只是为新手(新注册用户)预设加入强制预览的一些副作用,因为技术上不能直接设定哪些已注册的用户预设不用强制预览。希望大家能够体谅。各位只须在参数设置的小工具关闭强制预览便可解决。 -- Kevinhksouth (Talk) 2008年3月24日 (一) 14:53 (UTC)
- 那能不能在被强制预览的情况下在保存/预览/差异按钮下补充一句“如欲取消强制预览请注册用户在参数设置--小工具剔选取消强制预览。”以消反对用户的担心? -- 同舟 (留言) 2008年3月24日 (一) 15:11 (UTC)
- (-)反对:我虽然说不上老手,不过也玩维基接近两年了,编辑次数更不少,今天也被这“强制预览”弄得我一头雾水,找了大半天,才知道在参数设置里面可以取消。AGAIN,坚决(-)反对,这样真的会使维基人编辑量大减的,特别是大陆的维基人,本身就被封锁,只是通过代理或者破网软件上来的,速度已经不快,连接也不稳定,要他们不断地“强制预览”简直是一种折磨,谁看见这项措施都会心寒。—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3月24日 (一) 18:25 (UTC)
反对者的意见应当考虑,是否只针对未注册和新注册用户用强制?目前技术上好像可以做到的。— fdcn talk — 2008年3月25日 (二) 03:06 (UTC+8) — 2008年3月24日 (一) 19:06 (UTC)
- 昨晚才好不容易设定参数成功关闭了强制预览的功能,今早又失效了,而且进入参数设定页发现该选项竟然消失没得改?是谁没事一直乱动系统参数设定,这样颇扰人的耶……—泅水大象 讦谯☎ 2008年3月25日 (二) 04:11 (UTC)
- 简直是胡闹!维基管理人现在越来越独立独行了,完全不听我们的意见!现在连取消强制预览都不行了。再不行的话,我想我们只好放弃编辑维基了。—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2008年3月25日 (二) 04:23 (UTC)
- 我比较愿意抱持善意推论,认为进行修改的人并非有意导致如此的困扰。猜想应该是修改后没有确实进行检查,结果造成取消设定的功能消失而不自觉。希望有比较擅长软件系统编修的其他高手帮忙改正此问题,先说声谢了!—泅水大象 讦谯☎ 2008年3月25日 (二) 04:35 (UTC)
- 说声抱歉,我没有加以说明。其实昨天暂时修改成只针对未注册与新注册用户,但我忘记并非人人知道要强制刷新。事实上,对刷新后的系统而言,并不需要那个取消选项。选项现已恢复,以保障还没有刷新浏览器的用户。
- 很希望大家在这里就怎么设定强制预览表达意见,其实我只是个执行人,主观上没有干扰大家编辑维基的意图。有越多的讨论共识,越易让修改不产生反弹。目前的设置只是临时,会在一周内根据这里的意见最后确定。— fdcn talk — 2008年3月25日 (二) 12:51 (UTC+8) — 2008年3月25日 (二) 04:51 (UTC)
- 原来如此,看来新的设定其实更为便民,只是没刷新之前会有点‘副作用’?建议下次有这种更新时可以出声留言通告一下,也少点误会。辛苦了!—泅水大象 讦谯☎ 2008年3月25日 (二) 05:37 (UTC)
- 顶多一个月后该选项就可以移除了,因为那时大多数用户的系统应该都已经载入新版文件,即使他们不知道刷新。--百楽兎 2008年3月26日 (三) 06:24 (UTC)
- 原来如此,看来新的设定其实更为便民,只是没刷新之前会有点‘副作用’?建议下次有这种更新时可以出声留言通告一下,也少点误会。辛苦了!—泅水大象 讦谯☎ 2008年3月25日 (二) 05:37 (UTC)
- 我比较愿意抱持善意推论,认为进行修改的人并非有意导致如此的困扰。猜想应该是修改后没有确实进行检查,结果造成取消设定的功能消失而不自觉。希望有比较擅长软件系统编修的其他高手帮忙改正此问题,先说声谢了!—泅水大象 讦谯☎ 2008年3月25日 (二) 04:35 (UTC)
繁简logo显示 broken->not displayed
Hello all, please forgive me to write in English. I would like to inform you that in the section "繁简logo显示" the script breaks the display of the logo if one has another language than zh in the special:preferences, the logo is not displayed at all. Would be great if you could fix that, many thanks in advance, best regards, --小鸟 (:> )=| 2009年1月20日 (二) 00:56 (UTC)
- Fixed. --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2月7日 (六) 07:49 (UTC)
- Kind thanks, --小鸟 (:> )=| 2009年2月7日 (六) 16:26 (UTC)
非中文界面下不能显示logo
如上,见下图:
—『Skjackey tse』 2009年2月7日 (六) 05:49 (UTC)
function wgULS(hans,hant,cn,tw,hk,sg,zh){
return {//保證每一語言有值
'zh-hans':hans||cn||sg,
'zh-hant':hant||tw||hk,
'zh-cn':cn||hans||sg,
'zh-sg':sg||hans||cn,
'zh-tw':tw||hant||hk,
'zh-hk':hk||hant||tw,
'zh':zh||hant||hans||cn||tw||hk||sg
}[wgUserLanguage];
}
改成
function wgULS(hans,hant,cn,tw,hk,sg,zh){
if (['zh-hans', 'zh-hant', 'zh-cn', 'zh-sg', 'zh-tw', 'zh-hk', 'zh'].indexOf(wgUserLanguage) == -1)
return zh||hant||hans||cn||tw||hk||sg;
return {//保證每一語言有值
'zh-hans':hans||cn||sg,
'zh-hant':hant||tw||hk,
'zh-cn':cn||hans||sg,
'zh-sg':sg||hans||cn,
'zh-tw':tw||hant||hk,
'zh-hk':hk||hant||tw,
'zh':zh||hant||hans||cn||tw||hk||sg
}[wgUserLanguage];
}
--Liangent(留言) 2009年2月7日 (六) 06:25 (UTC)
- 谢谢你指出问题,不过,IE里Array对象并无indexOf方法。目前修改为:
function wgULS(hans,hant,cn,tw,hk,sg,zh){ return {//保證每一語言有值 'zh-hans':hans||cn||sg, 'zh-hant':hant||tw||hk, 'zh-cn':cn||hans||sg, 'zh-sg':sg||hans||cn, 'zh-tw':tw||hant||hk, 'zh-hk':hk||hant||tw }[wgUserLanguage]||zh||hant||hans||cn||tw||hk||sg; }
- — fdcn talk — 2009年2月7日 (六) 14:58 (UTC+8) — 2009年2月7日 (六) 06:58 (UTC)
External search engine
Hi, I just fixed the external search engine integration (and some other bug I've found while doing my changes). I used the same code that is found on most of the other wikis (that is the radio button integration). Feel free to fix the old code and revert to using it if you don't like the new integration... at least, the feature is working now :) Pmartin (留言) 2009年4月7日 (二) 16:15 (UTC)
Tooltips
Hello!
Is it needed to use both MediaWiki messages and the js code?
ta = {
'ca-article' : ['a',wgULS('浏览条目正文','瀏覽條目正文')],
'ca-nomove' : ['',wgULS('你不能移动这个页面','你不能移動這個頁面')]
...
}
Helder (留言) 2010年6月1日 (二) 23:38 (UTC)
- 完成: removed. Liangent (留言) 2010年7月7日 (三) 14:56 (UTC)
Magic editintros
自英语版引进的Magic editintros——对在世人物显示Template:BLP_editintro的编辑提示和在消歧义页显示Template:Disambig_editintro编辑提示——目前没有正常运作,有谁能修复这项功能。—RalfX(议) 2010年5月28日 (五) 15:15 (UTC)
- 消歧义出错应该修改相应模板,不是js问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6月8日 (二) 09:1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