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王建民 (棒球运动员)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丙级中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台湾专题 (获评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棒球专题 (获评丙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棒球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棒球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未知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体育专题 (获评丙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体育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体育运动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是不是小题大做?

每次上场都要这么详细记录,是不是小题大做?这真得很重要吗?足以收录进百科全书?--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50 2005年5月17日 (UTC)

我觉得提醒一下不要变成追星网站就好了。--Theodoranian|虎儿 (talk) 07:15 2005年5月17日 (UTC)

我也觉得不需要纪录的这么详实,不过王建民之于台湾民众的意义跟姚明知于中国民众应该是异曲同工 --子毓猫 20:57 2005年7月8日 (UTC)

哎哎,原本我也觉得每场记录真是小题大作,但是欣赏了陈露条目灵巧运用自动折迭代码,格式优美地逐次上场小题大作之后,我才体会到:没有错误的内容,只有不良的编排,精致艺术与冗长芜杂只有一线之隔呀。向陈露同志看齐吧,台湾同胞们。--小咪(Talk) 04:35 2006年10月12日 (UTC)
  • (:)回应收到,改了一下--资讯呆呆 04:54 2006年12月15日 (UTC)

拒台媒事件

王建民拒台媒事件,有人考虑与本篇合并,我倒觉得这不适合人物条目,请问各位看法如何?我个人是觉得干脆将此事完全独立一个条目,让王建民的条目简洁化。

其实我对身世的一段写作,也觉得需要更简洁。

就算要合并成一个条目,现在这种“天才”写法也要改变,把最近一个月发生而十年后看起来连一潭涟漪都不如的新闻事件,一股脑的写进这个条目里,占了王建民20几岁历史的一大部分,稀释了这个条目的本质,已是十分不当;而且“拒台媒事件”目录用语的表现方式,竟然轻挑的和主笔者讨厌的记者一模一样,充分显示出大部分的台湾人接受媒体的资讯洗脑,“嘴巴说不要,身体倒是挺诚实的”,目前为止本条目的撰写风格,我想也不是球迷所乐见的吧!未命名 20:09 2006年9月1日 (UTC)
现在越看是越棘手,编排,个人,职业棒球生涯,还有拒台媒声明的篇幅比例...。--尾巴 16:37 2006年9月11日 (UTC)
我个人觉得可以拒访事件另起一个条目。还有我还是要再讲一下,下面这种记者式的鸟蛋标题,撰文者看起来这么痛恨记者的人怎么好意思用,我都还不好意思看咧!

拒台媒事件
阿民身世‧台媒炒作
纽时之后‧台媒再追
别再骚扰!阿民拒访
阿民决定‧引发效应
网友叫好‧T台遭殃
台媒表现‧后续余波
阿民拒访‧引反台媒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不少台湾的阅听人早就被养成了乡民和媒体性格,本事件只是因为捅到王建民才会大受挞伐,万一今天捅到的是某个落水狗,有几个人会出来帮这个落水狗讲人权的,搞不好还帮记者想标题咧!未命名 20:45 2006年9月11日 (UTC)
很抱歉,迟至现在才来回应,未命名大大可以直接点名我没关系,因为那确实是我写得,但我也要澄清一下,我并不是“痛恨记者”,精确一点来说,不是那种“逢记者就反”的基本教义派,痛恨记者的前提是“记者乱报新闻”,这时我才会“痛恨记者”。
至于您所谓的“记者式标题”,我承认当初的原意是下来讽刺媒体的,功力不好还请见谅。但毕竟维基百科人人可修改,所以您如果觉得不妥就改吧!Kevin 01:53 2006年11月24日 (UTC)
原来是你啊,事实上我制作的表格还有不少是引用你的来修改的,你算帮了我不少忙。其实我对媒体式“缩短标题以放大字体吸引阅读者”的写法一向很反感,例如“大陆新娘”就写成“陆娘”;“某人被声请羁押”就写成“某人声押”(主词受词乱搞),或是向“喂儿农药,狠父判离”这种把句型简化的标题,其实,其实目前台湾的媒体就算是句子完整的标题,不少也是简化事实,而标题简化更等而下之。我们自己在下标题的话,当然要避免犯这类错误。
我不是大大,之前有冒犯,还请原谅。未命名 03:42 2006年11月24日 (UTC)
哈,是不会冒犯啦,不过我承认我还满佩服苹果编辑的,毕竟要用短短几个字抓出重点来,感觉不是件容易的事 @@ Kevin 07:42 2006年11月24日 (UTC)
听说标题要在九个字之内,最好还要有“奸”“虐”这类字,就算是重点,也是断章取义的重点。未命名 08:38 2006年11月24日 (UTC)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与本讨论页面无关,已由Jasonzhuocn(留言)于17:22 2007年1月3日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

身世报导、拒访风波,已独立移至最后

看了各位的讨论,我深有同感。

关于纪录如何呈现的部分,因为对编辑指令和编程语言一窍不通,爱莫能助。

至于身世报导、拒访风波等等,我也觉得可以移至一独立的新闻事件条目;我已先将相关段落“打包”移至最后,等大家有了结论,随时可以搬走(或保留)。

至于许多语调、用词的不中立(很多是由于站在球迷的立场),或者语调不符百科全书标准(比方用了太多报导文学式的笔法),实在是改不胜改,只能改到一点算一点了……

05:28 2006年10月30日 (UTC)Fuenping

觉得条目有点偏掉

整篇都没提到王的拿手球路投球风格,说真的这应该比身世八卦风波重要吧?

拒台媒事件和商业广告嫌疑的内容应该删掉

拒台媒事件、NIKE代言广告、新光代言广告,这些和运动和棒球都无关,后两者有商业广告嫌疑。 这些到底是谁加上的? 这个条目已经越来越不像是百科了,比较像是香港八卦杂志的大篇幅报导。 并不是王建民做了什么芝麻小事都要加上去的,他是职业棒球选手,请不要加和棒球无关的内容。 无关紧要的内容过一阵子应该删掉...  Arcade 23:35 2006年12月25日 (UTC)

(!)意见 荣誉部分应该要有来源。--Jnlin 15:26 2006年12月27日 (UTC)
同意Arcade的意见,和主题无关的内容不应占用太多的篇幅。--Jasonzhuocn....台湾社群 14:10 2007年1月5日 (UTC)
同意这个意见,根本已变成网友的情绪性文章,利用维基和王建民的知名度,在那边宣泄自己对媒体不满的情绪,藉题发挥,偏激的言词充满情绪性,完全没有中立性,这种文章早该拿掉了,不应该拿来污染维基。--210.14.16.13 06:57 2007年1月11日 (UTC)
那些内容在维基百科也留了半年多,也够了。--Jasonzhuocn....对话~Blog 07:32 2007年1月11日 (UTC)

有点糟糕

连英文版里的Pitching style一节都没有,中文版的王建民是不是有点糟啊?我对棒球英文不懂,谁来修正一下吧。—猎户座 留言给我 2007年7月27日 (五) 05:04 (UTC)[回复]

(:)回应,为了此留言,我特地加了“球路风格”内文,不过遭全数删除,请删除者至此处讨论﹔看哪里违反编辑方针。--winertai 2007年10月3日 (三) 16:27 (UTC)[回复]

为什么局数要统一改成"几分之几"表示??

为什么局数一定要用"几分之几"表示?? 原来编辑时有人用几点几也有人用几分之几 之后被统一改成 ""几分之几"" 为何不是统一改成""几点几""的格式 ""几点几""不是比较国际化不是比较容易看也比较好做编辑?

例:6.2局,懂的人就知道是6又2/3局,不清楚的人可能会以为是6点2局,所以怕误会暂时先用几分之几。-Stargate 2008年5月15日 (四) 09:10 (UTC)[回复]
个人看法
6点2局这个说法也没错啊
棒球局数的统计是三进位
而非十进制
这应该是普遍认知的常识吧
也许可以在棒球这个条目中
把三进位这点提一下

我是觉得使用小数点纪录,然后附注:念法是几分之几。毕竟官方也使用小数点纪录。 仓茧 (留言) 2008年6月22日 (日) 10:49 (UTC)[回复]

移动请求存档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王建民 (棒球选手)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6月9日 (六) 17:1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