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银行准备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小作品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经济学专题 (获评小作品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经济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经济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小作品级小作品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小作品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关于合并建议

但是在英文维基中en:Monetary baseen:Reserve requirement是两个独立的条目,虽然存款准备金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两条目内容接近,但或许仍可独立为两个条目?不知是否有对金融较熟悉的用户可以提供意见?-Alberth2-汪汪 2009年6月18日 (四) 08:48 (UTC)[回复]

( ✓ )同意楼上,您移除合并模板吧--210.6.97.155 2009年11月13日 (五) 14:18 (UTC)

未完成,根据以上提出意见作保留。—L!tt|e+ung?\2o/O=] 2010年3月8日 (一) 18:15 (UTC)[回复]

en:Monetary base所指的是货币基础,即M0,又称高能货币,俗称银根,存款准备金(本人姑且理解之为银行储备而非银行法定储备)是货币基础的一部分而已。货币基础实际上包括了银行体系总储备及公众手上市面流通之法定货币而样东西。这条目很基础,建议更名。-ALEX--Contαct- 2011年3月12日 (六) 04:01 (UTC)[回复]

非但命名错误,且亦连结错误

本人查询此条目之编辑纪录,发现第一位编纂者的确想写存款准备金这个条目。但第二位编纂者似乎却把银根(货币基础)的概念与存款准备金的概念混淆了,或以为是同一回事所致。(其实两个概念相关但绝不相同,在此按下不表,详见下文。)存款准备金对应的英文条目应该是en:Bank reserves,而敝人认为为免与存款准备金比率混淆,此条目(存款准备金)应该更名为“银行储备”,而条目存款准备金比率可正名为“法定储备比率”,或最低储备比率。

以下是两者之别:

  • 首先,法定储备比率是法例要求银行必须保持的储备率,符合法定储备比率之储备为法定储备,超出的为超额储备。银行储备为两者之和,两者的统称。
  • 其次,法定储备比率是一个比率,例如10%、20%、80%等等,只是总存款的一个百分数,本身并非一个实数。采用法定储备比率的制度称为部分储备制度。而银行储备、法定储备、超额储备皆为一个存量的实数,例如以10亿、5000万、2亿等等形式表示。

总括而言,本人以一例子表示:假设一个银行系统只有一间银行,其“存款”为1000元,当地“法定储备比率”为25%,于是,存款中银行保存了250元,此便为“法定储备”。而若银行认为250元并不够,于是额外持多100元,这100元便为“超额储备”。而两者之和,350元便为“银行储备”。于是,银行保留了存款的35%作为储备,因此“实际储备率”为35%。

以上例子可见,“存款准备金”可以指“银行储备”,也可以指“法定储备”,本人认为此名称太模糊,建议改之为“银行储备”

而“存款准备金比率”也不知是指“法定储备率”还是“实际储备率”,按英文requirement之意思似乎应是前者。

因此,本人建议此条目正名为“银行储备”,“存款准备金比率”正名为“法定储备比率”。(对于存款准备金一词,本人甚少接触,实不明其意,故才提此建议。若有专家认为此名没有问题,诸位就可以不理会这个建议。)

而货币基础是另一回事,货币基础是“银行储备”加上公众人士流通的法定货币。以上述及之例说明,该银行体系之储备为350元,假设公众手上持有100元,货币基础是是450元。而公众手上现金与存款之比称为“现金-存款比率”。---ALEX--Contαct- 2011年3月12日 (六) 04:3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