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Shom/王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研究领域

方言研究

王力也在汉语方言上用力颇多 [1],他既著有对具体方言的调查研究 [2],也结合音韵学研究,以及推广普通话的实际需要,拓宽了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领域 [3]

王力于1931年在法国著成《博白方音实验录》[4],详细描述了广西博白粤语的音系。后续研究也与王力先生的结论一一符合。与钱淞生教授联合著作的三篇调查报告,《东莞方音》、《珠江三角洲方音总论》、《台山方音》。三篇报告,除了因为方言的自然演变,发音人选择的不同,处理方法的小小差异外,与稍后进行的研究相差很小,并且,他准确地描绘出了这三种方言的主要特点。

《王力文集》中,大量论著都在讨论汉语方言,可以分为:研究具体问题、音韵学和方言材料之间互相解释、研究方言来推广普通话。[5]

王力认为,现代语言的音韵和古代语言的同样重要。王力说:“在汉语音韵学里,今音和古音有同样的价值。研究今音若不知古音,则不能得今音的系统,研究古音若不知现代方音,则不能推求古代的音值。故两者有密切关系,不可偏废。”[6]

古音研究

王力的很大成就,在于提出了“脂微分部”。[7]“脂微分部”是汉语古音学的重要课题,而王力自己的理论也在不断修改,成熟。此理论首见于《南北朝诗人用韵考》[8](1936 年 7 月),后续不断完善,《上古韵母系统研究》中写给《脂微分部的理由》传章的后记中,“这是二十多年前的旧稿……将来也不能说不再改动。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了的,就是脂微分部。”[9]

“脂微分部”主要内容为:以南北朝诗人的微韵(《广韵》的分类体系)独用(在诗篇中单独使用某一韵类而不参杂其他韵类的字)切入,参考章太炎的“队部”,以字音的开合为判断,查看《广韵》的相关韵字,将脂韵开口字和微韵开口字划入脂部,相对的开口字划入微部。

对于此理论,不少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汉语古音研究者利用手中的材料,如上古押韵的文字,民谣诗赋等,汇集起来,和中古汉语的拟构音相对应,形成了古音的分部。

  1. ^ 张, 振兴. 王力先生與漢語方言研究. 中国语言学. 2015: 130.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2. ^ 张, 振兴. 王力先生與漢語方言研究. 中国语言学. 2015: 130.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3. ^ 张, 振兴. 王力先生與漢語方言研究. 中国语言学. 2015: 131.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4. ^ 张, 振兴. 王力先生與漢語方言研究. 中国语言学. 2015: 130.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5. ^ 张, 振兴. 王力先生與漢語方言研究. 中国语言学. 2015: 133.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6. ^ 张, 振兴. 王力先生與漢語方言研究. 中国语言学. 2015: 133.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7. ^ 粱永赋.王力古音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1.5
  8. ^ 粱永赋.王力古音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1.5
  9. ^ 粱永赋.王力古音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