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吼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乔吼舞表演
毘湿奴派为题材的乔吼舞
普如里亚县所拍摄的乔吼舞视频

乔吼舞,是一种起源于印度东部的舞蹈,其舞蹈具有浓厚的古典色彩,包含武术、部落文化以及民间传统[1]。 此外,依照位置分布的不同而发展出三种风格,三地分别是孟加拉普如里亚县贾坎德邦塞赖卡拉镇,以及奥里萨邦马尤布汉杰县

从庆祝节日,含武术、杂技和田径运动的民间舞蹈,到具湿婆教毘湿奴派沙克达教色彩的宗教舞蹈,乔吼舞与东印度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每年春季,因应各地习俗,传统由男性组成的舞蹈团自订舞蹈故事,其取材来自众所皆知的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和其他经典的印度文献,以喜庆的节奏、宗教的精神召集来自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们,共同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令人赞叹;然而,并非所有舞蹈服饰都一致,会有地区上的区别,例如,普如里亚和塞赖卡拉大量使用面具来识别角色,反观在马尤布汉地区并没有太多面具的出现。[2]

词源

乔吼舞是起源于印度东侧拉赫地区的传统舞蹈,因此chhau一词可能来自梵文Chāya,意思是阴影、图像或面具[2][3] ,有的人则主张chhau一词源自梵文字根 Chadma (代表伪装、隐蔽物),另外,著名印度诗人Sitakant Mahapatr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则主张chhau一词源于奥里亚语 Chhauni ,意味军营、装甲或隐身。 [4][5]

一位舞者扮演女神杜尔加

功能

塞式乔吼舞中狮子角色的扮演

乔吼舞主要出现在贾坎德邦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地区的传统节日庆典,尤其在春节(Chaitra Parv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整个村落男女老少一起参与庆祝[3] ;普如里亚式的乔吼舞则在太阳节期间作为庆祝的一环充分展现。

普式的乔吼舞表演

以下,简单将乔吼舞区分为两种用途来做介绍:

  • 庆典式的娱乐作用:此种乔吼舞融合武术,呈现模拟格斗的场面安排(称为khel)、鸟类和动物的步态形象(称为chalistopkas),以及乡村主妇进行家务时的动作(称为uflis)。学者Mohan Khokar指出,这种用于社区庆典、炒热气氛的乔吼舞并没有仪式上的意义,仅是一种娱乐作用的展现。[3]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者乔吼舞都使用面具。面具是普如里亚式和塞赖卡拉式乔吼舞的组成部分,舞蹈、音乐和制作面具的知识是口传延续的[7] ;反观奥里萨邦北部的马尤布汉杰式乔吼舞并没有使用面具的习惯,但在公开表演的场合中,舞者向观众介绍时,仍会使用面具[8]

风格

没有配戴面具的马式乔吼舞表演

可将乔吼舞依地区的不同,分为三种风格:

三者最大的差别在于面具的使用,普式和塞式两者较频繁的使用面具,马式则较少或几乎不用[9][10][11]

以下,就三者不同之处做简要介绍。 塞式的舞蹈技巧和曲目编排,在早期社会中,均由该地区的上层阶级所开发,贵族们既是表演者,同时也是编舞者,然而随著世代演进,现代社会中,来自各个阶层背景的人,都能够尽情的跳舞[12],面具使用的方面,塞式乔吼舞透过舞蹈的表演、象征性强烈的面具,确立演员所扮演的角色[12]普式同样大量使用面具,且这些面具由擅长制作印度教神灵和女神泥塑像的陶工所制,这些陶工主要来自普式乔吼舞的地区,即为西孟加拉邦普如里亚地区,另外,普式的面具,主要以舞者为主,以所扮演的角色形象为辅,例如,一个狮子角色的扮演,除了狮子面具,同时也有人体服装,让演员以四肢行走[13]马式表演时不戴面具,然在舞蹈技术上类似于塞式,而非普式[10][12]

识别与培训

早在2010年,乔吼舞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4]

1960年奥里萨邦政府在塞赖卡拉建立了官方舞蹈中心,并由印度政府成立的国家级表演艺术学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接管,现今已为国家级的舞蹈中心。1962年,在巴里帕达成立了非政府组织Mayurbhanj Chhau Nritya Pratistha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这个机构的参与者包括当地艺术家大师、赞助商,借此培训乔吼舞舞者,此外,重要节日Chaitra Parva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也由州政府赞助举办,在此节日中乔吼舞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5][16]

大众文化

在2012年的宝莱坞电影Barf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台译巴菲的奇妙命运,于2013年5月上映),不少舞蹈场景就是普如里亚式的乔吼舞。[17][18]

面具

普式马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面具与否。前者在舞蹈中使用了面具,马式则无,因此通过身体的动作和手势来增添面部表情的丰富度[19][20]

2017年在西孟加拉邦发行的邮票,其图案即是普式面具

传统上,普式舞者以黏土为面具的基底,随后将其著色并用一种乳白色的植物(Sholapit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来做装饰,普式所制作的乔吼舞面具,具有特殊性及其制作工法的传统延续,成功在产品地理标志中注册,获得一定规范的保护[21]

面具的相关历史流变、制作流程等可参见乔吼舞面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附录图册

参考资料

  1. ^ Williams 2004,第83-84, is a semi classical Indian dance with martial, tribal and folk origins. The other major classical Indian dances are: Bharatanatyam, Kathak, Kuchipudi, Kathakali, Odissi, Manipuri, Satriya, Yaksagana and Bhagavata Mela页.
  2. ^ 2.0 2.1 Claus 2003,第109-110页.
  3. ^ 3.0 3.1 3.2 Mohan Khokar. Traditions of Indian classical dance. Clarion Books. 1984: 184–186. 
  4. ^ Claus, p. 109
  5. ^ The Chhau. Seraikela-Kharsawan district official website. [15 March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0). 
  6. ^ Chhau dan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ESCO, 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7. ^ From: NOMINATION FILE NO. 00337 FOR INSCRIPTION ON THE 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2010, UNESCO 2010
  8. ^ Claus 2003,第110页.
  9. ^ CHHAU DANCE OF MAYURBHANJ.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6). 
  10. ^ 10.0 10.1 Claus, p. 110
  11. ^ Famous Folk Dance: "Chau". Purulia district official website. [15 March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2). 
  12. ^ 12.0 12.1 12.2 Mohan Khokar. Traditions of Indian classical dance. Clarion Books. 1984: 186–187. 
  13. ^ Pani, Jiwan. World of Other Faces - Indian Masks. New Delhi: Publications Division,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Broadcasting, Government of India. 1986: 19–20. 
  14. ^ 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pg=0001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itle=Intangible Heritage Lists
  15. ^ Chhau Centre, Baripada/Jamshedpur. Sangeet Natak Akademi. [26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3). 
  16. ^ Chhau centre at Baripada finds favour with Union Ministry. The Hindu. 15 July 2012 [26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3). 
  17. ^ Film Review | Barfi!. HT Mint. 13 September 2012 [26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18. ^ Bengali nuptial the Barfi! way. Daily Mail. 4 August 2012 [26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19. ^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Purulia District. purulia.gov.in. [12 Febr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3). 
  20. ^ :::::: Daricha Foundation ::::::. www.daricha.org. [12 Febr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21. ^ Bengal handicrafts to get new fillip with GI tags. The Hindu. PTI. 16 August 2016 [15 May 2018]. ISSN 0971-751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