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土库曼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土库曼族
Türkmenler
Түркменлер
توركمنلر
穿民族服饰的土库曼族
总人口
~6,400,000[a]
分布地区
 土库曼斯坦4,948,000[1]
 阿富汗1,100,000[2][3]
 伊朗790,000[4]
 乌兹别克斯坦152,000[5]
 俄罗斯46,885[6]
 塔吉克斯坦15,171[7]
 乌克兰7,709[8]
 巴基斯坦6,000[9]
 美国5,000[来源请求]
语言
土库曼语
宗教信仰
绝大部份为逊尼派伊斯兰教
相关族群
乌古斯撒拉族
注释
^ 总人口乃由各国人口数字加总而成,并非精确统计。

土库曼族土库曼语:Türkmenler Түркменлер)是一个中亚突厥语民族土库曼斯坦主要民族,也分布于阿富汗伊朗东北部(呼罗珊)、叙利亚伊拉克北高加索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以及巴基斯坦北部等地,其民族总人口数为九百万人。[10] 他们本来生活在阿尔泰山脉,七世纪来到锡尔河以北,其中塞尔柱部前进至巴格达,被哈里发封为苏丹,十三世纪卡耶部前往安纳托利亚,成立了鄂图曼土耳其帝国。有人说他们的祖先来自回纥汗国的乌护(乌古斯人),与当地伊朗人混血而成。在伊朗与阿塞拜疆的多是什叶派。他们属乌古斯语支,与土耳其人撒拉族加告兹人卡什加人阿塞拜疆人有关。

史集》《突厥语大词典》说土库曼即是像突厥,因为乌古斯人本来长得眼睛小,长期与河中塔吉克人生活,已经像伊朗人,但不全是伊朗人又有似突厥的地方。

民族分布、人口与语言

民族分布

土库曼人分布于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富汗、乌兹别克、北高加索(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以及巴基斯坦北部。[10]

人口

土库曼人的总人口数为九百万人。其中,根据2003年的人口调查资料显示,位于土库曼斯坦的土库曼人有4248000人,其馀也有1328585人分布于伊朗[11]、200000人分布于阿富汗[2]、152000人分布于乌兹别克[12]、110000人分布于巴基斯坦[13]、46885人分布于俄罗斯[6]、15171人分布于塔吉克,以及7709人分布于乌克兰[14]

语言

土库曼人主要使用的语言为土库曼语,土库曼语属于突厥语系乌古斯语支,其方言有Nokhurli、Anauli、Khasarli、Nerezim、Yomud、Teke (Tekke)、Goklen、Salyr、Saryq、Esari、Cawdur,共11种。其中,位于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土库曼人也有使用俄语的情形,而伊朗境内的土库曼人在语言的使用情形上,则显示出许多与波斯语相似的特点。[15]

地理环境

地形

在地形上,土库曼人的主要分布范围为一块面积不少于24万平方公里的三角形沙漠地区。此三角形沙漠地区以里海阿姆河,以及里海东南角至巴尔赫的连线,作为边界。而在土库曼人分布的沙漠环境内,亦具有主要的两条河流:穆尔加布河哈里河。其中,位于里海与阿姆河交界的希瓦花剌子模),以及哈里河流域皆有绿洲。[16]

气候

土库曼人分布于的中亚地区的气候为干燥的大陆性气候,其特性为降水量少、日晒强、蒸发量大,且温差变化大。中亚地区的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其中,土库曼斯坦的荒漠地区年降水量仅有75至100毫米,而山区的年降水量则为1000毫米。至于温差方面,中亚多处日间最高温与夜间最低温之温差可达20℃至30℃。而若以季节而分,在夏季七月时,山区以外的平均气温为26℃至32℃,而在冬季一月时,中亚地区的气温由北至南则为-20℃至2℃。[17]

历史沿革

土库曼人在历史上与其分布地之周围民族国家,如波斯、俄罗斯、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等国,多有互动。其中又以跟俄罗斯的互动最为频繁、程度最激烈。[18]其历史可以分为:早期(1800年以前)、争取独立时期(1800年至1860年)、独立时期(1860年至1896年)、俄国占领时期(1870年代至1880年代)[19]1991年后成为独立的现代国家。

1800年前:早期历史

早期的土库曼人在卡拉库姆沙漠及沙漠南缘的绿洲一带活动,并无稳定的政治秩序,且经常对邻国波斯以及来往的商队发动袭击(如不交赎金便卖到希瓦汗国)。[20]

1800年至1860年:争取独立时期

1845年,由于帖克部落的土库曼人袭击波斯北部领地,波斯王下令出兵攻打帖克部落的土库曼人。帖克部落的居民原欲逃往阿哈尔绿洲避难,然而遭当地居民拒绝,而后便前往谢腊赫斯落脚,该地原先住有在13年前被驱逐的萨鲁尔部落的土库曼人。[20]

1855年,希瓦汗国进攻谢腊赫斯,行军至荷里路德河右岸时,遭土库曼人袭击。其后土库曼人进而袭击波斯,却遭到反击,导致其居住地谢腊赫斯被烧毁。土库曼人因而被迫移居梅尔夫[20]

1860年至1869年:独立时期

迁徙至梅尔夫后,帖克部落的土库曼人驱逐了原先居住在当地的萨利克部落的土库曼人,将其驱逐至约洛坦绿洲和穆尔加布河(穆尔加布河包含在梅尔夫绿洲的一部份)上游的彭迪绿洲,帖克人便主宰了穆尔加布河流域。[20]

1870年代至1880年代:俄国占领时期

俄罗斯在1870年至1880年间,对土库曼人进行了一连串的军事攻击行动。西元1872年,俄军对位于科佩达格山脉的土库曼人发动攻击,而后又出兵镇压居于阿喀耳绿洲的土库曼人。然而大量土库曼人集结起来阻挡了俄军的攻击,使得俄军不得不撤退。西元1873年俄军原欲出兵希瓦汗国,然而其中一支部队却在沿途遭约穆德部落的土库曼人突袭。俄军在成功进攻希瓦汗国后随即对约穆德部落的土库曼人展开了大规模的歼灭行动,并同时指控帖克部落的土库曼人为中亚草原地区动乱之来源。其残暴的行径引起了各个部落的土库曼人的震惊。[21]

1876年,阿喀耳的土库曼人告知住在三角地带的土库曼人,若成为俄国的藩属会导致土库曼民族的消失。西元1877年,帖克部落的土库曼人转而向波斯臣服,希望能结合两方势力对抗俄国。俄国得知土库曼人的举动后感到极为不满,在同年出兵进攻之,在俄军的强烈炮火下土库曼人最终不得不投降。西元1878年,战役结束,俄国正式兼并土库曼人并对其执行殖民统治。[21]

1991年:成为独立的现代国家

1991年,由于苏联瓦解,土库曼人得以脱离苏联的统治,并创建民族国家土库曼斯坦。之后土库曼斯坦更在西元2005年宣布退出独立国家国协,正式成为独立的现代国家。[22]

社会、家庭与婚姻

游牧型社会

在苏联全权掌控中亚之前,要在该区域内区辨不同的民族甚为困难。超越族群范畴的认同在当时对中亚的人们来说比民族特色更为重要。当被询问自己的身分认同时,多数中亚人民会选择以自己属于的亲属组织、社区、村落,或是所信奉的信仰以及所居住的地域来作为自己身分的分类标准。对于可以用来代表一个民族的民族国家概念在当时的中亚地区并不属于一普遍认知。[23]

多数土库曼人在当时采游牧的生活型态,在苏联政府出现之前并未定居在任何市区或城镇。这样的移动式生活模式使得土库曼人无法对对于同一族群内不同的亲属组织进行识别,因此导致不同土库曼部落之间的冲突频频发生。而在苏联政府当政之后,则致力于与当地的民族主义者合作,希望将土库曼人及苏联统治下的其他民族转化成为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中,以固定范围领域及语言作为其身分认同基础的群体。[24]

在苏联政权对土库曼人的语言、教育进行标准化措施,并鼓励土库曼人投入工业、从事公职或取得高等教育之后,土库曼人原先的民族认同观点终于受到改变,开始以民族国家的观点认同自身群体。在苏联殖民时之前,曾有民族谚语表明土库曼人的家乡即是其马匹所在之处。在取得独立之后,土库曼民族中的历史学者投入大量心力试图证明土库曼人在远古时代就已居住于现有的领土上,而有些历史学者甚至选择否认土库曼人过往的游牧社会背景。[24]

土库曼人的生活形态与马术以及与马相关的文化有深厚的关联,其中饲养马匹更是一项重要的生活传统。即使苏联殖民时期生活型态有所改变,南土库曼斯坦仍有土库曼人的部落以其饲养的汗血马著名。[25]

许多部落的习俗在现代土库曼人的社会中依旧存在。其中,kalim是对土库曼人而言十分独特的文化现象,是男子在结婚时须拿出的昂贵“嫁妆”,而其昂贵的价值正是导致了土库曼社会长久以来绑架新娘现象之原因。而同样在西元2001年的社会上,土库曼斯坦的总统尼亚佐夫发表了一份声明,强制所有欲与土库曼女性通婚的外国人缴交不得少于五万的美金。[26]而这份法令已于西元2005年三月被废除。[27]

土库曼人与骆驼

现代社会

土库曼斯坦在1991年独立后,与伊斯兰教相关的生活文化复兴随之而来,人们开始恢复庆祝纳吾肉孜节、新年等节日。[28]

在土库曼人的社会中存在著多样的社会阶级,包括都市中的知识份子及劳工阶级,此二者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农民阶级的土库曼人不同。政教分离以及无神论为知识分子阶级的土库曼人的中心思想,这些知识分子支持较为温和的社会改革,并大多对土库曼人深厚的伊斯兰信仰以及伊斯兰文化复兴存疑。[29]

现代土库曼人社会中的种种改革多与曾任土库曼斯坦终身总统萨帕尔穆拉特·阿塔耶维奇·尼亚佐夫有关。尼亚佐夫的政策使民族主义成为土库曼斯坦社会中相当重要的元素,尼亚佐夫同时也致力于增加与分布在邻国伊朗、阿富汗的土库曼人之联系,城市之名称也在其执政期间有了重大改变。[30]

产业与生活

民族国家成立前之产业发展

早期的土库曼人进行游牧形式的生产,并也进行农业活动。居住于西阿哈尔绿洲的土库曼人种植小麦、大麦、大量的西瓜、甜瓜、黄瓜等,而居住在东阿哈尔绿洲的土库曼人的农作物与西阿哈尔绿洲的土库曼人相似,但额外种植大量棉花、桃树、石榴、葡萄等。[31]

民族国家成立后之产业发展

工业与制造业

土库曼人在组成现代民族国家之后,开始开发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等。其中土库曼斯坦境内石油储油量高达120亿吨,天然气远景储量则为22.8万亿立方米。[32]

在工业方面,土库曼人主要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纺织、化工、建材地毯机械制造及金属加工。石油天然气工业为土库曼人工业中的支柱产业。2002年时,天然气开采量为535亿立方米,出口量则为393亿立方米;石油开采量为900.98万吨,加工石油则有573.44万吨。同时液化气和汽油的生产也分别增长了91%和44%。[32]

而在同年,建筑业生产总值为2323亿马纳特,化肥生产总值为3744亿马纳特,食品工业产值为4856亿马纳特。在食品工业中,乳制品、肉类的生产分别增长了7%和5%。[32]

农牧业

在农业方面,土库曼人以棉花与小麦为主要作物。土库曼斯坦境内有3.72%的可耕地,共为1700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132.9万公顷,水浇地为131.3万公顷。除了棉花与小麦之外,土库曼人的农业生产品亦有稻米、瓜果和蔬菜等。2002年,农业生产总值为12.86万亿马纳特。[32]

2003年1月的纪录显示,畜牧业方面,牛只的存栏数为189.01万头,羊只的存栏数为1332万只,骆驼为12.08万头,马则为2.85万匹。[32]

对外贸易

土库曼人与全球近90个国家或地区有贸易往来。2003年其对外贸易总额为58.2亿美元,且顺差8.8亿美元。其中出口值为33.5亿美元,而天然气、石油和石油产品又占总出口额的83%。而其2003年对外贸易的进口总额则为24.7亿美元,其中机器、设备和建筑材料是主要进口商品。[32]

国家架构下的产业政策

土库曼人在以土库曼斯坦的身分独立之后,当局制定了“十年稳定”纲领及“一千天计画”两大经济发展政策,后者的目的为使其经济型态加速朝向市场经济。土库曼人的经济转型原则为在政府的调控之下,以社会为优先,创造出一独特的混合型市场经济。[32]

1991年,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提出“土库曼斯坦至2010年社会经济改革战略”,将未来经济目标设定为市场经济结合与国际的合作,且旨在建立土库曼社会的高生活水准。因此,为了吸引外资投资,一系列保护外资的法规和优惠政策随之颁布。目前外国的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产业及加工领域。[32]

信仰与习俗

土库曼人的信仰主要为伊斯兰教逊尼派(在伊朗则为什叶派)。在经历俄国殖民时期期间,俄国政府为推行共产主义,所提倡的无神论一度使土库曼人的伊斯兰宗教思想淡化。然而在苏联解体后,伊斯兰教思想也随之被土库曼人复兴。尤其在土库曼人成立民族国家独立之后,复兴的现象更为明显。[33] [34]

土库曼人脱离苏联的统治后,开始恢复庆祝伊斯兰教的各种传统节日,例如纳吾肉孜节、新年等。[28]而在多数土库曼人以土库曼斯坦的民族国家身分独立后,总统尼亚佐夫的政策也对历法的名称造成了更改的影响,月份以及一星期中不同的日子皆被赋予了与总统尼亚佐夫以及其家人有关的名字。然而这项政策在尼亚佐夫过世后的两年已被修改。[35]

文学与艺术

马赫图姆库里为土库曼民族中重要的文学家及思想家,亦被称为土库曼民族精神之父。马赫图姆库里生长在土库曼人频遭外族入侵,部落频繁迁移的年代。他的作品描写了当时土库曼社会的种种生活层面,涉及世俗、宗教、历史事件等题材。马赫图姆库里所著诗作以犀利的文风反映外族对土库曼人的剥削与压迫,以及自身民族困顿的生活条件。而在创作上广泛运用口语、民间俗语的写作特色更是其诗作广为人民接受的原因。[36]

现况

在西元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后,以多数土库曼人为国民主体的土库曼斯坦独立。尼亚佐夫成为国家统领,并以其个人魅力来广泛宣传民族主义,取代了过去苏联殖民时期共产主义的治国方针。在西元1994年以及西元1999年时,尼亚佐夫更前后透过公投及立法来使自身成为土库曼斯坦的终身总统。在尼亚佐夫担任总统一职期间废除了大量对其不利的公家单位及组织。在后苏联统治时期,土库曼当局几乎在所有国际议题上都选择保持中立的立场。总统尼亚佐夫避免让土库曼斯坦成为地区性组织,如: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而在1990年代晚期,尼亚佐夫选择和塔利班以及其在阿富汗地区的敌对势力,北方联盟,均保持友好关系。在西元2002年时,一场宣称是针对尼亚佐夫的刺杀行动促成了一连串国家安全措施的改进、部分政府官员遭到解职,以及在传播媒体上的限制。最终,前外交部长鲍里斯•希姆马拉多夫因被指控为刺杀事件的主谋而遭流放。[37]

在西元2002至2004年间,由于两国之间的对立以及尼亚佐夫宣称乌兹别克与西元2002年的刺杀行动有关,土库曼斯坦与乌兹别克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极为紧绷。西元2004年,乌兹别克与土库曼斯坦双方订定了一连串的协定,以确保两国的和平关系。在西元2004年12月及2005年1月的国会选举中,仅有尼亚佐夫所属的政党参与选举,并且也无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或监督。西元2005年,尼亚佐夫利用其政权的强制力勒令关闭阿什哈巴德附近的所有医院及图书馆。西元2006年,土库曼人的政权出现专制化的导向,高层政务官员大幅被替换,石油与天然气的出口量亦出现缩减的现象,而政府也隔绝土库曼人民与地区性、国际性组织的联系。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少数土库曼政府与其立定重大协约的国家。在西元2006年尼亚佐夫突然去世后,代理首相库尔班古力•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曾一度被任命为土库曼政府的统领,而隔年他也在总统大选中获胜。[37]在西元2012年时,库尔班古力·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以97%的选票再度获得胜利。[38]

参考文献

  1. ^ The World Factbook. [18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0). 
  2. ^ 2.0 2.1 "Ethnic Groups".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 1997. Retrieved 2010-10-08. ^ Jump up to: a b
  3. ^ The Ethnic Groups of Afghanistan.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0). 
  4. ^ Ethnologue. [8 August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4). 
  5. ^ Alisher Ilhamov (2002). Ethnic Atlas of Uzbekistan. Open Society Institute: Tashkent.
  6. ^ 6.0 6.1 2002 Russian census
  7. ^ 2002年塔吉克人口普查
  8. ^ About number and composition population of Ukraine by data All-Ukrainian census of the population 2001. Ukraine Census 2001. State Statistics Committee of Ukraine. [17 Jan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7). 
  9. ^ (PDF)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321181818/http://www.unhcr.org/cgi-bin/texis/vtx/home/opendoc.pdf?tbl=SUBSITES&page=SUBSITES&id=434fdc7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3-21).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10. ^ 10.0 10.1 UCLA Language Materials Project: Main. [22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20). 
  11. ^ The World Factbook. [18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9). 
  12. ^ Alisher Ilhamor. Ethnic Atlas of Uzbekistan. Open Society Institute: Tashkent. 2002. .
  13. ^ 存档副本 (PDF). [2017-03-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03). 
  14. ^ About number and composition population of Ukraine by data All-Ukrainian census of the population 2001. Ukraine Census 2001. State Statistics Committee of Ukraine. [17 Jan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7). 
  15. ^ Turkmen. Ethnologue. [24 March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1). 
  16. ^ 王治来. 中亞通史˙近代卷.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March 2007. ISBN 978-7-228-10910-4. 
  17. ^ 郭武平. 中亞地區政經發展析論. 南华大学. May 2016. ISBN 978-986-6109-42-3. 
  18. ^ 王治来. 中亞通史˙近代卷.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March 2016. ISBN 978-7-228-10910-4. 
  19. ^ Mehmet Saray. The Turkmens in the Age of Imperialism: A Study of the Turkmen People and Their Incorporation Into the Russian Empire (Doctor of Philosophy at the Russian and East European Studies论文). 1989. 
  20. ^ 20.0 20.1 20.2 20.3 王治来. 中亞通史˙近代卷.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March 2016. ISBN 978-7-228-10910-4. 
  21. ^ 21.0 21.1 王治来. 中亞通史˙近代卷.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March 2016. ISBN 978-7-228-10910-4. 
  22. ^ Mehmet Saray. The Turkmens in the Age of Imperialism: A Study of the Turkmen People and Their Incorporation Into the Russian Empire (Doctor of Philosophy at the Russian and East European Studies论文). 1989. 
  23. ^ Adrienne Lynn Edgar. Tribal Nation: The Making of Soviet Turkmenist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 18 [2017-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9). 
  24. ^ 24.0 24.1 Adrienne Lynn Edgar. Tribal Nation: The Making of Soviet Turkmenist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 261 [2017-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9).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Adrienne Lynn Edgar 2007 261”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25. ^ Embassy of Turkmenistan-History & Culture, The Akhalteke Horse of Turkmenistan. [2017-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5). 
  26. ^ Philip Sherwell, Price of loving a Turkmen girl is now $50,00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Telegraph, July 22, 2001
  27. ^ Gulnoza Saidazimova, Turkmenistan: Marriage Gets Cheaper As Turkmenbashi Drops $50,000 Dollar Foreigners' Fe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adio Free Europe, June 10, 2005
  28. ^ 28.0 28.1 Josef W. Meri, Jere L. Bacharach, "Medieval Islamic Civilization: L-Z, index ", Taylor & Francis, 2006. pp 605: "Buyid rulers such as Azud al-Dawla resusciated a number of pre-islamic Iranian practices, most notably the titular of shahanshah (king of kings) and the celebration of the Persian New Year
  29. ^ US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Turkmenistan: Social Structure. [30 April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30. ^ BBC NEWS – Asia-Pacific – Turkmen go back to old calendar. [30 April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9). 
  31. ^ 王治来. 中亞通史˙近代卷.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March 2007. ISBN 978-7-228-10910-4. 
  32. ^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郭武平. 中亞地區政經發展析論. 南华大学. May 2016. ISBN 978-986-6109-42-3. 
  33. ^ 王治来. 中亞通史˙近代卷.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March 2007. ISBN 978-7-228-10910-4. 
  34. ^ 郭武平. 中亞地區政經發展析論. 南华大学. May 2016. ISBN 978-986-6109-42-3. 
  35. ^ BBC NEWS – Asia-Pacific – Turkmen go back to old calendar. [14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9). 
  36. ^ Mehmet Saray. The Turkmens in the Age of Imperialism: A Study of the Turkmen People and Their Incorporation Into the Russian Empire (Doctor of Philosophy at the Russian and East European Studies论文). 1989. 
  37. ^ 37.0 37.1 Country Profile: Turkmenistan (PDF). Library of Congress 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February 2007 [28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5-02-26). 
  38. ^ Turkmenistan president wins election with 96.9% of vote. London: theguardian.com. 13 February 2012 [28 May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9).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