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女神游乐厅的吧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Un bar aux Folies Bergère
艺术家爱德华·马奈
年份1882年
类型布面油画
尺寸96 cm × 130 cm(38英寸 × 51英寸)
收藏地伦敦科陶德艺术学院

女神游乐厅的吧台》(法语:Un bar aux Folies Bergère)是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创作于1882年的一幅布面油画并于当年在沙龙展示。它刻画了巴黎的著名剧院夜总会女神游乐厅的场景。该画现藏于英国伦敦大学科陶德艺术学院。该画最初是马奈的好友——作曲家艾曼纽·夏布里耶Alexis-Emmanuel Chabrier)所拥有。现藏于英国伦敦大学科陶德艺术学院

画作描述

绘画充满了许多当时女神游乐厅的具体细节。酒吧女招待(也有人认为是妓女)独自站在一个拥挤的房间[1]。她的面容显示的是从自己的工作中的超脱、忧郁、精力分散[2],沉思在另一个世界里。酒吧里其他人拥挤地反映在墙上的镜子里。一名戴手套的女子正在与她的情人或客户交谈。在绘画的左上角的绿色脚是杂技团的一个空中飞人为餐厅顾客表演。马奈签了自己的名字在左下方的酒瓶标签上。亦有人认为她是现代维纳斯,因为桌上的玫瑰代表了脆弱的爱情。

该画对于现代场景的细节描绘,可作为马奈对现实主义投注心力的典范。画作中观者首先注意的是一位酒吧女侍,而在吧台上摆放的是一盘橘子、数个不同品牌的酒瓶,以及花朵。在吧台女侍后方有一片镜子,反映出的是游乐厅酒吧间的景象,可以看见酒吧内容纳了许多客人,其中包括一位头戴高筒帽的男性;另外,在顾客头上,一双悬空的高空秋千表演者的绿色双脚也出现在画面的左上方。图中描绘的啤酒罐可以借由红色的三角形轻易的辨认出为爱尔淡啤酒 (Bass Pale Ale),此为英国而非德国品牌的啤酒被解释为在普法战争(Franco-Prussian War) 后十年,法国反德的民族情绪的纪录。[3] 一名叫苏松(Suzon)的真实人物,曾在1880年代早期的女神游乐厅工作。为了绘制这幅画作,马奈请她至他的工作室。根据历史艺术家利戈(Larry L. Ligo)的说法,马奈常将橘子与卖春在她的画作中做连结,故马奈将画作中的女性定为妓女。T·J·克拉克 说“吧台侍女是代表女神游乐厅知名妓女们中的其中一位, 既是销售员,亦是商品—与饮品一同被购买的某件物品。”[4]

该画以印象派的手法描绘法国的当代生活,在具有现代性的同时,画作中也出现了许多令艺评家费解的特点,但几乎所有细节都有理可循,且该画已成为许多大众及学术文章的描绘对象。[5][6]

作品评论和分析

主张镜子的存在对现代的分析家而言相当重要 。镜子使这张画及委拉斯奎兹所绘的《侍女》之间有了意义十足的相似之处。此主题来自米歇尔·傅柯在他的书《词与物》[7] 中谈论了此画作后便有许多进展。[8]

历史艺术家杰弗里·梅耶斯描述了这幅画刻意的改变视角及违反常理的镜像操作:“在她之后,延展出去四又四分之一英尺长是巨大镜子的金色画框。”法国哲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称镜子为“放诸四海的魔法器具,将事物变为奇观,将奇观变为事务,将我变为他者,将他者变为我。”做为围观者的我们站在侍女吧台的另外一侧,我们看著镜中的反射,看见了她所见到的一切...。有评论家指出在马奈的画作初稿中,仕女被置于右边,但在成品中,她几乎是注意力的中心。“尽管马奈将吧台女侍从右边移到中心,他仍将她的倒影放在右边。在镜像中,她似乎对顾客颇感兴趣;但转到全脸,她的样子像是在保护自己般地令人感觉遥远且抽离。” [9]

构图空间

自画作第一次展示以来,许多艺评家皆质疑马奈忽视了角度的问题及指出画作中许多不可能之处。在2000年时,一张照片重新架构了马奈画作中的场景视角。根据此照片的场景再现,“多数人所认为的吧台女郎及顾客的对话只是一种视觉捉弄的手法——男子站于画家的视野之外,他的目光是远离吧台女郎而非站在她的正前方。”如上所述,观看者应该站在比起男子更加靠近吧台的右方,男子的镜中反射则是出现在画像右方的边缘。此观察与通常以中心位置的分析视角相差甚远。 [10]

性别涵意

美国艺术史学家阿尔伯特·博伊姆在其著作《马奈的酒吧作为怀旧的寓言》中提到,女主角所被设定的社会地位及她脸上的表情常常被拿来讨论。有人评论她那板著脸故作严肃的神情对于现代来说是一种孤独、冷漠、厌世、疲倦、以及对周遭事物丝毫不在意的象征;但也有人对此提出正面评论,形容她的表情坚定,眼神充满光芒。她的凝视是被那些活泼欢愉的气氛以及鲜艳的色彩所隔离的,如果将周遭环境覆盖不看,只独看她的表情,可以发现嘴角似乎有微微上扬至笑容的感觉。而画面中她稳重且严肃的酒吧侍女穿著和姿态有别于当代小说以及大众文化所描绘的煽情侍女形象。马奈赋予他的女主角一种成熟感,使她平凡的社会地位能处在一种泰然自若的生产关系,暂时解放了女主角身为侍女的社会演出并仅保留一点侍女原有的恭顺性。她是这个公共领域的主要使用者和观察者,尽管被边缘化了,但透过她对想像力的控制使她从人群中赢得优越感,将她从工作状态抽离出来。她拒绝屈从于观众(可能是男性)的目光,并保持自己的稳定状态,像橱窗展示的设计师一样美化并控制著自己的行动世界。[11]

艺术史学家伊斯金(Ruth E. Iskin)在其著作《推销、诱惑与吸引:马奈的〈福利-贝热尔酒吧间〉》中提到马奈在高雅的背景中对酒瓶的展示方式与西方静物画的传统大相迳庭,反而呈现出更像1940~90年代在巴黎随处可见的酒精饮料广告形象。他的“静物”象征者公共领域的消费,目的是为了吸引观众、潜在的顾客及消费者。酒吧里的男顾客就像商场里潜在的女顾客,常被巧妙的展示诱惑。观众对女主角及整幅画的注视都被吧台上豪华的静物调和。为了刺激嗅觉、味觉和触觉,闪亮的酒瓶、盘中的橘子及玻璃瓶中精美的玫瑰花都被放在显眼的位置,真切地吸引观众走进酒吧、走进这幅画。实际上,马奈对作品的安排就仿佛它是展示商品的柜台,当沙龙观众讽刺地批评此画自身的商业身分时,它却也同时吸引了这些观众的眼球。相对于画中其他物品,大而清晰的静物成为画面中心,与镜子里的反射物(reproduction)相比显得更真实。酒瓶象征著公共领域的商品,而酒吧的水果和玫瑰花就属于公认的家庭静物。在这些装饰性的静物旁,女性形象隐喻了古老家庭生活体制的众人促进的公共环境的销售。诱惑来自于一套复杂的符码,丰饶的家庭物品与公开展示的批量生产的商品混合了感官娱乐与性暗示,打破静物传统并营造出广告商品的新兴视觉话语。[12]

文化参照

  • 1934年由Ninette de Valois 编舞及Chabrier 作曲的芭蕾舞曲Bar aux Folies-Bergère即是以此画为创作灵感来源及根基。[13]
  • 而1947年的电影 The Private Affairs of Bel Ami 则于开演20分钟前安排一名模仿画中女主角穿著打扮的女演员出场以致敬此画。剧中某首曲子中的副歌就是以此画为灵感: “噢,我多么希望回到我亲爱的布里塔尼,但命运选择了我在女神游乐厅酒吧间。”
  • 加拿大艺术家Jeff Wall在其作品Picture for Women中回应了《女神游乐厅的吧台》这幅画作。[14][15]泰特美术馆2005-2006年女性照片展览的墙上介绍文中描述了马奈画作的影响:

“在马奈的这张画作中,一名酒吧女郎向画框外凝视,被一个如同阴影般的男性所观看著。整幅景像似乎都从女郎身后的镜子中反映出来,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角度网络。画中的镜墙引出女神游乐厅的内部结构,而镜墙所看到的主题例如灯泡,制造了该画的空间深度。人物被投射在镜中,该名女性有著马奈画作酒吧仕女的出神凝视及体态,而画中的男性则是他自己。” [16]

  • 由奥艺术家John Brack于1954年所绘制的画作吧台(The Bar),描绘的是较狰狞及严肃的墨尔本吧台,旨在讽刺《女神游乐厅的吧台》这幅画作。[17]
  • 艾迪·墨菲的电影《来到美国》(1988年)有一版本的《女神游乐厅的吧台》,挂在McDowell家中墙上一滑稽的仿作中,当然画中人是在非洲。里面的吧台侍女变成了黑皮肤、身穿红衣的女性,并且多了个汉堡放在吧台上的盘子中。[18]
  • 澳大利亚画家约翰·布兰克的绘画〈酒吧〉(1954年),模仿了《女神游乐厅的吧台》。
  • 美国电视喜剧《绝望的主妇》中伊蒂·布里特的房间里挂有绘画《女神游乐厅的吧台》。


参考文献

  1. ^ Gary Tinterow, et al: Manet/Velázquez: The French Taste for Spanish Painting,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3
  2. ^ http://arts.guardian.co.uk/portrait/story/0,11109,739736,00.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uardian Arts
  3. ^ Kenneth Bendiner, Food In Painting: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Present, Reaktion Books, 2004, pp. 73–74. ISBN 1861892136
  4. ^ Doris Lanier, Absinthe, the Cocain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 History of the Hallucinogenic Drug and Its Effect on Artists and Writer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McFarland, 2004, pp. 102–103. ISBN 0786419679
  5. ^ Malcolm Park, Ambiguity, and the Engagement of Spatial Illusion within the Surface of Manet's Paintings (PhD diss.,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2001).
  6. ^ Thierry de Duve, "Intentionality and Art Historical Methodology: A Case Study". Nonsite.org Issue #6, July 1, 2012 [1] Archived 2017-11-08 at the Wayback Machine ; builds and corrects previous work Thierry de Duve, How Manet's A Bar at the Folies-Bergere is Constructed, Critical Enquiry, Vol. 25, No. 1, Autumn 1998, pp. 136-168.
  7. ^ Michel Foucault, 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 arche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 1966
  8. ^ Bradford R. Collins, ed., 12 Views of Manet's Bar,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9. ^ Jeffrey Meyers, Impressionist Quartet: The Intimate Genius of Manet and Morisot, Degas and Cassatt. New York: Harcourt, 2005. p. 77
  10. ^ "Manet's Bar at the Folies-Bergère: One Scholar's Perspective" Archived 2018-03-23 at the Wayback Machine, www.getty.edu. Retrieved July 20, 2012.
  11. ^ Boime, Albert. “Manet's ‘Un Bar Aux Folies-Bergère’ as an Allegory of Nostalgia.” Zeitschrift Für Kunstgeschichte, vol. 56, no. 2, 1993, pp. 234–248.
  12. ^ Ruth Iskin著,〈推销、诱惑与吸引:马奈的福利‧贝热尔酒吧间〉,《印象派绘画中的时尚女性与巴黎消费文化》,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第2章。
  13. ^ Rambert, Marie. Quicksilver: an autobiography. Papermac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London, 1983, p157.
  14. ^ "Tate Modern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UK; Jeff Wall Photographs 1978-2004". 21 October 2005.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7-10-26. Retrieved 2007-11-02.
  15. ^ Merritt, Naomi. "Manet's Mirror and Jeff Wall's Picture for Women: Reflection or Refraction?" Archived 2010-06-05 at the Wayback Machine Emaj (Electronic Melbourne Art Journal), Issue 4, 2009. Merritt discusses the role of the mirror in this work.
  16. ^ Gallery Guide text for the exhibition Jeff Wall Photographs 1978–2004, Tate Modern, London, 21 October 2005 to 8 January 2006 quoted in David Campany, "'A Theoretical Diagram in an Empty Classroom': Jeff Wall's Picture for Women", Oxford Art Journal 20.1 (2007): 12-14.
  17. ^ "The great art robbery". The Age. 2006-04-14.
  18. ^ ""Coming to America" visits Trump's old stomping grounds—and 1980s Williamsbu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