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张焘 (明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焘(?—1633年),火器研制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李之藻的学生,孙元化的同僚。

个人经历

泰昌元年(1620年),徐光启委托李之藻等人,派张焘率领人员赴澳门,购买四门铜炮,另有葡萄牙技师、译员10人随行。天启三年(1623年),崔景荣再次派遣张焘和兵备孙学诗前往澳门,将一批30门西洋大炮购买和运输回京,聘请葡萄牙籍炮师来京协助制造炮和训练炮手。[1]

崇祯三年(1630年),孙元化任登莱巡抚,起用王征、张焘等人。崇祯四年,张焘官至赞画副总兵,张焘督率公沙等部队,以西洋大炮在东江击败后金。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后金兵围大凌河,祖大寿被围城内,粮尽援绝。孙元化奉命派兵赴援。崇祯四年八月二十二日副总兵张焘率兵至旅顺之双岛,与登州黄蛮孔有德部通过水路至三岔河会师。孔有德在山东倒戈,连陷商河、青城诸城,率兵直趋登州。孙元化命令张焘与总兵官张可大出兵抗击。未料张焘所属辽兵大半投降孔有德,又有耿仲明在城中内应,登州被攻陷,公沙等多名葡兵阵亡。

广西道试御史萧奕辅指责孙元化放任孔有德,又说张焘“卸罪于波涛,借词于风汛”。其死因有多种说法,据《明史·徐从治传》中说他因孔有德兵变被逮。又据《明思宗实录》称其被叛军所俘,因拒绝投降而自缢身亡。

著作

据《明史·艺文志》和《千倾堂数目》,录有张焘和孙学诗合写的《西洋火攻图说》一卷,至今尚未发现此书。

注释

  1. ^ 《明熹宗实录》,天启三年四月辛未。

参考资料

  • 王兆春,《世界火器史》第九章,页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