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璆 (褒信郡王)
李璆(7世纪?—750年),唐朝宗室,唐高宗的孙子,许王李素节的儿子。
689年,李素节被武则天杀害后,子九子被杀,李琳、李瓘、李璆、李钦古年幼,长大后囚禁在雷州。705年,叔叔唐中宗复位,李璆回到京师。开元年间,李璆嗣泽王(李上金)。后来外继嗣王者都归宗,乃以嗣江王李祎为信安王,嗣蜀王李䄖为广汉王,嗣密王李彻为濮阳王,嗣曹王李臻为济国公,嗣赵王李琚为中山王,武阳王李继宗为澧国公。李璆为郢国公、宗王卿同正员,特封褒信郡王。张九龄撰《龙池颂》,刻石在兴庆宫,宗室子弟以为不能称盛德,玄宗再命李璆为颂,建花萼楼北卫《龙池皇德颂》。李璆为宗正卿、光禄卿、殿中监。天宝初年,第二次拜宗正卿,加金紫光禄大夫。李璆友爱聪敏,闻善若惊,宗室子弟中有一处长处,都加以荐举,所以宗室在禁中三省任职的,多是李璆所举。
天宝九载(750年)卒,赠江陵大都督。三子:李谦为郢国公、梓州刺史,李巽汝南郡公。其兄嗣许王李瓘死后,二子李解、李需年幼,十一载(752年),以李璆子李益嗣许王。天宝十四载(755年),李解娶杨铦女,袭许王。
幼女嫁光禄卿、鸿胪少卿袭琅琊郡公王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