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林美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美香(1970年)是台湾历史学家,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历史所,后取得英国爱丁堡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2]曾任教于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并担任国际合作处国合长、副研发长、研究伦理办公室主任、身体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等,[3][4]现为台大历史学系教授、台大文学院副院长。[5]专长为近代早期欧洲史、英国史文艺复兴史。[3]

生平

林美香教授出生于马祖,国小时搬至台北县(今新北市),高中曾担任北一女中仪队队长。[2]

她原先以法律系为目标,但进入台大历史系后受西方历史吸引,一路攻读至研究所、公费留学英国,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于政大,[2]111学年度第2学期起受台大新聘。[6]

2008年3月至今,她积极推动“台湾世界史讨论会”运作,[7]邀请国内外学者参与演讲,愿使本土世界史研究得到进展,进而建立国际学术合作关系。[4]近年来,她亦投入女性政治、欧洲服饰史等领域研究。[8]

作品

专书

  • 《女人可以治国吗?十六世纪不列颠女性统治之辩》(台北:左岸文化,2007)。
  • 《身体的身体:欧洲近代早期服饰观念史》(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7)。

期刊及专书论文

  • 〈女性与政治:汤玛斯艾列特的《为好女人辩护》与十六世纪人文学者的“女主宝鉴”〉,《台大文史哲学报》55期(2001,台北)。
  • 〈走进“文艺复兴”的历史走廊〉,《人本教育札记》168期(2003,台北)。
  • 〈十六世纪英格兰女性统治的建立:以女王为主体的探讨〉,《新史学》14卷3期(2003,台北)。
  • 〈神谴或神意?—英格兰宗教改革中期(1547-1559)新旧教对女性权威的理解与辩论〉,《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1期(2004,台北)。
  • 〈一个王国中的两位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时代对女性统治权的辩护(1567-1590)〉,《新史学》16卷4期(2005,台北)。
  • 〈十六世纪英格兰的服饰法〉,《新史学》21卷1期(2010,台北)。
  • Queen Elizabeth's Language of Clothing and the Contradictions in Her Construction of Images, 成大历史学报 no.38 (2010).
  • 〈英国史在台湾的研究与发展1950-2009〉,收入林建甫主编,《海峡两岸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949-2009)上》(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12)。
  • 〈十六、十七世纪欧洲的礼仪书籍及其研究〉,《台大历史学报》49期(2012,台北)。
  • 〈“身体的身体”:伊拉斯摩斯与人文学者的服饰观〉,《台大文史哲学报》77期(2012,台北)。
  • 〈“无关救赎”的辩论---十六世纪英格兰的祭衣之争〉,《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51期(2014,台北)。
  • 〈十六、十七世纪英格兰的服饰论述与国族认同〉,《新史学》26卷2期(2015,台北)。
  • 〈“阳刚女”、“阴柔男”:十六、十七世纪英格兰女性时尚 与性别争议〉,《台大文史哲学报》89期(2018,台北)。
  • 〈在看得见的衣服上谈论看不见的思维---关于《身体的身体》一书〉,《人文与社会科学简讯》19卷4期(2018,台北)。
  • 〈野蛮的祖先:十六、十七世纪英格兰的古代史书写与祖先形象的转折〉,《新史学》31卷2期(2020,台北)。
  • 〈群岛视野下的多年期计画攻略〉,《人文与社会科学简讯》23卷4期(2022,台北)。

奖项

  • 国立政治大学107学年度学术研究特优奖:林美香教授[9]
  • 第八届“人文及社会科学学术性专书奖”:《身体的身体:欧洲近代早期服饰观念史》[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