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心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汪心渊(16世纪—17世纪),如愚江西广信府弋阳县[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汪心渊是万历贡生汪体阳之子,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中举人[2],获授徐州知州,河道决堤极力捍卫,流寇徐鸿儒南犯,他就到河上拘留船只,使对方无法返回;改任颍州知州,先抚恤人民后才征收赋税,不侵吞羡耗,馀暇时就向诸生讲学[3],升淮安知府,官至兖州知府行兖东道[1][4]

引用

  1. ^ 1.0 1.1 康熙《弋阳县志·卷五·选举志》:乡科……明……万历……癸卯 汪心渊 初任徐州知州,值莲妖煽乱,捍城平贼,褒叙有功,升淮安知府,再补兖州知府,行兖东道事
  2. ^ 同治《弋阳县志·卷八·选举志》:举人……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乡试 汪心渊 淮安知府,体阳之子
  3. ^ 乾隆《颍州府志·卷六·名宦志》:汪心渊,字如愚,弋阳人,天启七年知颍州,先抚字而后催科,羡耗赎锾毫无指,暇即进诸生课艺,仕至淮安府。
  4. ^ 钱海岳《南明史·卷八十七·列传第六十三》:时南昌、瑞州、九江、南康、饶州、广信遗臣:……弋阳则汪心渊,字如愚,万历三十一年举于乡。授徐州知州,内外河决,极力捍御,徐民赖之。徐鸿儒南犯,城守,卧起黄楼浃旬,又亲至河上拘舟。及寇退,无舟,皆就歼。

参考文献

  • 康熙《弋阳县志》·卷五·选举志
  • 同治《弋阳县志》·卷八·选举志
  • 乾隆《颍州府志》·卷六·名宦志
  • 钱海岳南明史》·卷八十七·列传第六十三
官衔
前任:
高捷
明朝徐州知州
1619年-1624年
继任:
张国用
前任:
李云
明朝颍州知州
1627年-崇祯年间
继任:
沈延祉
前任:
董允升
明朝淮安府知府
崇祯年间
继任:
卫胤文
前任:
邓藩锡
明朝兖州府知府
1643年-崇祯年间
继任:
王显祖
清朝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