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厢(16世纪—1563年),朝伫南直隶镇江府丹徒县[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王厢是嘉靖十六年(1537年)的举人,三十五年(1556年)授象山知县,招抚依靠流寇作乱的贫民,四十年(1561年)调任益阳知县,当时正值水灾,他暂缓征税、发粟赈灾,在宅门写下:“礼义出入惟尔之休,财货出入惟尔之羞,呜呼其成尔休毋蹈尔羞。”在任内去世,主簿李孟春为他治丧,后得他积存的赎锾二百金,派人送给他的妻子杨氏,杨氏道谢:“我两次跟随从夫君宦游,不曾听闻赎金属于知县。”推辞不受,士民让他入祀名宦祠[1][2][3][4]

引用

  1. ^ 1.0 1.1 光绪《丹徒县志·卷二十七·宦绩一》:王厢,字朝伫,嘉靖丁酉举人,选授象山知县,海寇据舟山,贫民皆依之为乱,厢招抚以数千计,调湖广益阳,岁大水,缓征平粜,发粟赈贷,民赖以甦,卒于官,主簿李孟春为治其丧,后得厢所积赎锾二百金,驰吏赍送于途,其妻杨氏使人谢曰:“自我两从君子宦游,未闻赎金当为令有也。”不受,士民祀之名宦祠。康熙志
  2. ^ 乾隆《镇江府志·卷三十六·名臣下》:王厢,字朝伫,丹徒人,嘉靖丁酉举于乡,授浙江象山知县,海寇据舟山,贫民皆走依之为乱,厢所招抚以数千计;调湖广益阳县,岁大水,缓征平粜,发粟赈济,民赖以甦,卒于官,主簿李孟春为治其丧,后得厢所积赎锾二百金,驰吏赍送于途,其妻杨氏使人谢曰:“自我两从君子宦游,未闻赎金当为令有也。”不受,士民祀之名宦祠。
  3. ^ 乾隆《象山县志·卷八·人物志一》:王厢,字朝伫,丹徒人,嘉靖丁酉举于乡,来知象山,海寇据舟山,民皆为乱,厢招抚以数千计;调湖广益阳,岁大水,缓征平粜、发粟赈济,民赖以甦,卒于官,主簿李孟春为治其丧,后得厢所积赎锾二百金,驰吏赍送于途,其妻杨氏使人谢曰:“自我两从君子宦游,未闻赎金当为令有也。”不受。
  4. ^ 同治《益阳县志·卷十二·职官》:王厢 《一统志》作相,丹徒举人,初授浙江象山知县,嘉靖四十年调益阳,岁大水,缓征平粜,发粟赈贷,民赖以甦,书铭于宅门云:“礼义出入惟尔之休,财货出入惟尔之羞,呜呼其成尔休毋蹈尔羞。”卒于任,宦橐萧然,主簿李孟春为治其丧,得厢所积赎锾二百金,驰吏赍送于途,其妻杨氏使人谢曰:“自我两从君子宦游,未闻赎金当为令有也。”辞不受。

参考文献

  • 光绪《丹徒县志》·卷二十七·宦绩一
  • 乾隆《镇江府志》·卷三十六·名臣下
  • 乾隆《象山县志》·卷八·人物志一
  • 同治《益阳县志》·卷十二·职官
官衔
前任:
毛德京
明朝象山县知县
1556年-1559年
继任:
吴铸
前任:
姜周用
明朝益阳县知县
1561年-1563年
继任:
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