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兴中村

坐标23°31′N 120°25′E / 23.517°N 120.417°E / 23.517; 120.41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兴中村
旧称:江厝店
兴中村在嘉义县民雄乡的位置
兴中村在嘉义县民雄乡的位置
坐标:23°31′48″N 120°25′14″E / 23.530135°N 120.420495°E / 23.530135; 120.420495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嘉义县
乡镇市区民雄乡
区划14邻
面积
 • 总计2.357597平方公里
人口(2017年8月)
 • 总计2,217人
 • 密度940.36人/平方公里
 • 户数753
 性别比:105.09
(男性1136人,女性1081人)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村里代码10010050016

兴中村是台湾嘉义县民雄乡辖下的行政区,东邻民雄乡兴南村,北接民雄乡文隆村,西北边邻民雄乡中央村,西南边接民雄乡山中村。南接民雄乡福兴村。

地理

兴中村面积2.357597平方公里,行政区包含14个邻,人口数为2,217人。主要聚落包括江厝店、江厝仔、义桥仔、刘竹仔脚、坔墘(台湾话Làm-kînn)、客人庄。兴中村内有兴中国民小学、民兴派出所、嘉南水利会兴中工作站[1]

聚落历史

兴中村旧地名为江厝店,清朝时本村属打猫南堡。江厝店、江厝仔等系粤潮人江姓先民拓殖聚成之村落,因而以江厝命名。光复后本村取“兴”盛该“中”继地位之意,改名“兴中村”。[2]

兴中村在嘉义地区开发史曾是嘉义市(诸罗城)与民雄乡(打猫庄)南北往来的重要中继站;在通往嘉义市文化路之街上商店林立,有食堂、杂货店和旅社,而有“小打猫街”之称。

本村因有鸭母坔大排经义桥仔南面横贯刘竹仔脚,水源丰富,适于种植水稻,因此多数居民以农为业。

在头桥工业区(兴南村)于1973年设立后,江厝店之交通地位复活,街道的店家密集,拥有嘉义县内具规模的黄昏市场。

教育

兴中村辖内有嘉义县立兴中国民小学,小学创设于1916年(日治时期大正五年),时属打猫公学校的江厝店分校,后来1920年独立设校,校名为江厝店公学校,光复后改名为兴中国小,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小学[3]

文化资源

  • 广安宫:位于江厝店12号,主神为三山国王,创立于1736年,锺姓者名益善由中国大陆移往本地时,自广东潮州府揭阳县三山国王庙,分请独山国王金身至本地奉祀[4]。金身原仅奉于锺姓者家中祭拜,后来将神捐出做为公神给村民祭拜,之后由另一位锺姓者名昆出钱建庙,名为广安宫。感念锺姓先民捐奉神像于广安宫内供奉锺姓先民长生牌位[5]广安宫内另有五谷王神像,五谷王神像原有自己的庙宇名康阜宫,于1906年被震倒在广安宫重建后被请入广安宫内。广安宫于1962年,由兴中村村长主持庙宇重建,并由村民捐款,后为如今模样。[6]
  • 福东宫:位于义桥38之1号,主神为观世音菩萨,相传系刘姓先祖在广东潮州府饶平县老家之佛像,由刘姓先人随同奉请来台,至今已经二百多年[4]
  • 丰厚宫:位于义桥仔的土地公庙,主祀福德正神,创立于1928年[4]
  • 玄灵宫:位于刘竹仔脚7之2号,主祀九天玄女,陪祀神明有观世音菩萨、三山国王、王爷、中坛元帅、虎爷公、注生娘娘等,建于1988年[4]

兴中村内部有流传宋江阵(牵抠),源于光复初期,为抵御强盗土匪而由村长王猛组织的义民团,并在之后演变为牵抠传于后世。[5]

景点

兴中村内景点刘家古楼,即为闻名全台的民雄鬼屋,位于义检山坟场附近。刘家古楼主体建筑建于1929年,为巴洛克风格的三层楼建筑,红砖砌墙,华丽典雅,后来刘家人迁出,致年久失修,处处荒烟蔓草。此地灵异传说不断,被媒体封为全台四大鬼屋之一[7]。刘家古楼由刘容如所兴建,门额嵌了“兄弟和乐”四字,其阁楼原为用以与客人饮酒吟诗。在刘家古楼荒废之后,其内部的楼梯与床均被拆作为兴中国小旧校舍的建材。[5]

参考文献

  1. ^ 興中村江厝店-地名資訊服務網. [2017-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6). 
  2. ^ 存档副本. [2019-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0). 
  3. ^ 話興中歲月-興中國小. [2017-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4. ^ 4.0 4.1 4.2 4.3 文化資源地理資料庫. [2017-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0). 
  5. ^ 5.0 5.1 5.2 [来自兴中村社区发展协会总干事陈志诚先生]
  6. ^ 存档副本. [2019-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9). 
  7. ^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2017-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