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泰互不侵犯条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英泰互不侵犯条约(英语:Anglo-Thai Non-Aggression Pact)由英国政府泰国政府于1940年6月12日[1]在泰国首都曼谷缔结。英泰互不侵犯条约是英国外交政策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以武力抵抗大日本帝国东亚侵略行动,因为泰国即将成为日本的盟友。

英国政府与泰国政府于1940年8月31日在曼谷交换了英泰互不侵犯条约的批准书,该条约于同日生效。

英泰互不侵犯条约的效力期限为五年,除非该条约被延长。该条约于1941年6月6日在国际联盟条约汇编中注册。[2]

尽管有该条约,泰国还是于1942年1月25日对英国宣战

背景

1937年日本侵华后,英国政府反对日本的扩张主义政策,然而此时英国无意在亚洲对日本动武,尤其是在天津事件之后。因此,英国政府制定了一项政策,即避免以军事手段来对抗日本政府[3][4]

1940年7月18日,英国接受日本的要求,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停止向中国提供战争物资。[5]此时泰国政府开始欲与日本结盟,因此英国政府与泰国在曼谷缔结英泰互不侵犯条约,以免激怒日本。

条约内容

英泰互不侵犯条约规定英泰两国政府不会相互发动战争,同时规定如果英国或泰国对第三国实施侵略行为,则该条约中止。该条约中两国政府承诺不破坏对方对其领土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 Anglo Thai Non Aggression Pact - Alchetron
  2. ^ League of Nations Treaty Series, vol. 203, pp. 422-432.
  3. ^ Neville Chamberlain's speech in Parliament announcing the formula, July 24, 1939. [2023-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4). 
  4. ^ JAPAN-GREAT BRITAIN: Formula" Time, July 31, 1939
  5. ^ Churchill's announcement in Parliament about agreement to close the Burma Road. [2023-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