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蚜灰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蚜灰蝶
雌蝶正在有蚜虫的叶底产卵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鳞翅目 Lepidoptera
总科: 凤蝶总科 Papilionoidea
科: 灰蝶科 Lycaenidae
属: 蚜灰蝶属 Taraka
种:
蚜灰蝶 T. hamada
二名法
Taraka hamada
(Druce, 1875)
亚种

共有6个亚种,详阅正文。

异名
  • Miletus hamada Druce, 1875
  • Taraka hamada Doherty, 1889

蚜灰蝶(学名:Taraka hamada)又名林灰蝶棋石小灰蝶,是属于灰蝶科的一种蝴蝶,是蚜灰蝶属模式种。分布于东南亚等地,模式产地为日本横滨。生境为低于海拔 1200 米的浅山区、平原丘陵等环境的竹林常绿阔叶林。大多栖息在有幼虫食饵蚜虫栖息的树林中。[1]

蚜灰蝶是蝶类中极少数于幼虫期为肉食性的物种。因它们可以吃掉并控制竹叶上的蚜虫数量,所以在农民眼中称得上是防制农害的益虫。若在一个使用农药控制虫害的竹林中是见不到蚜灰蝶的存在。换言之,其数量受幼虫食饵蚜虫族群数量的影响而有明显波动。

分布

北印度、喜马拉雅地区、中国东南部、台湾、香港、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及华莱士线以西之东南亚等地。

形态

左: 躯体及翅膀背面 右: 翅膀腹面
a: 前翅翅脉 b: 触须及下唇须

幼生期

只有半毫米大,没有特别花纹。幼虫浅绿色,身体两侧有许多长毛,背上有2条黄色纵向的线条,将要化蛹的终龄虫体色会变淡。前蛹体长变短,体色变白,除了身上的长毛外,外表明显跟幼虫不同。约 5 毫米,呈淡绿或淡褐的保护色,外型特殊。

成虫

躯体腹面白色,背面黑褐色。雄蝶前足跗节愈合。前翅长 8-13 毫米,接近三角形,前缘弧形,雄蝶前翅翅顶较雌蝶尖,雄蝶外缘近直线状,雌蝶则呈圆孤状; 后翅扇形。雌雄翅膀斑纹相似,背面黑褐色,中央常有程度不等之白纹,会透视腹面斑纹;腹面白色并配有豹纹般的黑色斑点。缘毛黑褐色与白色相间。䧳蝶体型比雄蝶稍大。展翅宽 20-25 毫米。[2][3]

习性

在交配的蚜灰蝶

幼生期

幼虫在 9-11 月较常见,孵出时会取食少部分卵壳,之后会猎食附近的蚜虫。一至二龄虫会建造并居住丝膜内,只会在觅食时离开。整个幼虫阶段可进食 50-100 只蚜虫。在叶下化蛹。蚜灰蝶幼虫摄食的种类包括扁蚜科竹舞蚜和海岛舞蚜,以及蚜科的色蚜属、蚜属的绵蚜蚜虫[4]

成虫

成虫一年多代,全年可见,在较阴暗的环境活动。飞行缓慢,无力如蛾,停栖时会走动。主要吸食露水或是蚜虫的分泌物,偶尔会访花。雄蝶具领域性,午后时会停在林内空旷处守候异性。雌蝶会散产蝶卵于有蚜虫聚居的叶底。[5]

亚种

  • T. h. hamada(指名亚种) - 分布于日本等地
  • T. h. mendesia - 分布于锡金、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婆罗洲、云南[6]
  • T. h. nivata - 分布于爪哇等地[6]
  • T. h. thalaba(台湾亚种)- 分布于台湾
  • T. h. isona(福建亚种)- 分布于福建、浙江、四川、广东、广西、香港
  • T. h. formosana

脚注

  1. ^ Markku Savela's website on Lepidoptera Page on Taraka genus.[失效链接]
  2. ^ Bingham, C.T. The Fauna of British India, Including Ceylon and Burma II 1st. London: Taylor and Francis, Ltd. 1907.  |author=|last1=只需其一 (帮助)
  3. ^ Haribal, Meena. The Butterflies of Sikkim Himalaya and Their Natural History. Gangtok, Sikkim, India: Sikkim Nature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1992: 92–93, ser no 111. 
  4. ^ Chou Io (Ed.) Monographia Rhopalocerum Sinensium, 1-2
  5. ^ Wynter-Blyth, Mark Alexander. Butterflies of the Indian Region. Bombay, India: Bombay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1957: 258. ISBN 978-8170192329. 
  6. ^ 6.0 6.1 Fruhstorfer, 1918 Revision der Gattung Castalius auf Grund der Morphologie der Generationsorgane Tijdschr. Ent. 61 (1/2) : 23-24

参考文献

  • 吕至坚 陈建仁. 蝴蝶生活史圖鑑. 台湾: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4年3月23日: 210. ISBN 9789861777849. 
  • 徐堉峰. 臺灣蝴蝶圖鑑.中【灰蝶】. 台湾: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年2月10日: 12-14. ISBN 9789861776705. 
  • 杨建业 饶戈 丘绍文. 香港蝴蝶圖誌(卷二). 香港: 香港鳞翅目学会. 2007年12月: 208-209. ISBN 978-962-86943-3-4. 
  • 罗益奎 许永亮. 郊野情報蝴蝶篇. 香港: 渔农自然护理署. 2004年: 268-269. ISBN 9621428432. 
  • 王敏 范骁凌. 中國灰蝶志. 中国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04: 14. ISBN 7534923840. 
  • 滨野荣次著,朱耀沂译,1987,台湾蝶类生态大图鉴。台北,牛顿出版社。
  • Bascombe, M.J., Johnston, G. & Bascombe, F.S. The Butterflies of Hong Kong. 伦敦: Academic Press. 1999年: 201-203. ISBN 9780120802906. 
  • Doherty, W., 1889. On certain Lycaenidae from Lower Tenasserim. J. asiat. Soc. Beng. 58: 409-440, 2 pls.
  • Druce, H., 1875. Descriptions of new species of Diurnal Lepidoptera. Cistula Entomologica 1(12): 357-363.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