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学
货币学(英语:numismatic;源自希腊语:νομίζειν,罗马化:nomízein,意为“钱币”)又称钱币学,是指有关流通货币的研究或收集;所谓流通货币包括硬币、代币、纸币及相关物品,同时古币收藏家(numismatists)一词一般指研究硬币的学者或收藏家。学术上,货币学亦包括对用作抵销债务及商品交易的货币及其他缴纳媒介的广泛研究。
在缺乏具结构性的货币系统下,古人生活于一个以物易物及使用当地可找到具有内在价值的物品的社会。时至今日,小部分缺乏货币系统的群体中仍存在以物易物行为。人类早期的货币被认为是稀奇古怪,但于以物易的交易中使用其他商品是不可能的,即使使用的是流通货币(情况就如监狱中的香烟一样)。柯尔克孜族使用马匹作为主要的货币单位,并以羊皮找续零钱。[1]或许羊皮适合于货币学,但马匹则不适合。多个世纪以来,很多物件被用作货币,如贝壳、贵金属及宝石。
货币学是研究货币及其历史的学科,在考古学上十分重要,由于一些君王及历史事件没有相应史料,考古学家可以通过发掘的货币了解相应的君王面貌(如罗马帝国、波斯)及推断当时的大致社会经济情况,断定古物的年代。
钱币收藏
钱币有流通时的面值,也有收藏和炒卖的价值。
收藏家收集钱币,主要会留意它们的新旧程度(品相)、发行日期(假如该日期的发行量稀少,将会提高钱币的价值),也可以是出于钱币的外观吸引。
钱币评级
经过评级的纸币、硬币,一般都会被密封在胶套或盒子内长期保存,并印上标签,清楚列出它的面值、发行年份、品相等级。评级可以证明钱币为真品,亦有助大大减低钱币被损伤的风险。
资料来源
- ^ Glyn Davies. Chronology of Money 1900 — 1919. [2006-08-09]. ISBN 0-7083-13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14).
这是一篇经济学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