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际熙
赖际熙(1865年—1937年),字焕文,号荔垞,广东增城湖塘埔人,晚清进士、学者,香港大学教授。因曾任清朝国史馆总纂,又被尊称为赖太史。
生平
赖际熙自幼好学,于广州广雅书院读书。光绪十五年(1889年)乡试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科举试中二甲进士。同年闰五月,清廷按旧制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派他往进士馆修习法政学。赖际熙学成后授翰林院编修,出任国史馆纂修,不久更擢升为总纂。[1][2]
辛亥革命成功后,他无意改事新朝,遂与陈伯陶、吴道镕等原籍广东的清朝遗老移居香港,专心从事文化教育和国学研究工作。[1]
1913年,香港大学以计时受薪的形式聘任赖际熙与区大典为汉文讲师,仿照广东广雅书院学制,教授史学和经学。赖际熙负责“史学”,讲授三代至明朝的历史。赖际熙另教“正音班”(Mandarin Class)给不谙粤语的学生学习。[3]
1921年9月29日,赖际熙创办香港崇正总会,是香港的历史悠久的客家人组织,赖氏被推任会长13年。
1923年,赖氏与陈伯陶等同道成立“学海书楼”聚书讲学,以宏扬中国文化为宗旨。香港富商何东、郭春秧、利希慎、李海东踊跃出资购书以表支持。当时香港尚未建设公共图书馆,学海书楼藏书数十万册供市民借阅,可称香港第一图书馆。[4]
1925年,汉学家金文泰就任香港总督,开始推动中文教育。1926年,自英国东来考察香港大学教育表现的威灵顿代表团(Willingdon Delegation)于考察报告申明香港大学的汉文教育除需保留传统的“经史之学”外,还得赋予此等教育新的现代意义。赖际熙与区大典遂向港大提议改革中文科,设立“华文部”,在原有史学和经学的基础上增办“文词学”。身兼港大校监的金文泰支持他们的建议,但港大缺乏经费,为此港大校长康宁(William W. Hornell)联同赖际熙前赴马来亚筹款,获华侨捐资港币4万多元。1927年,香港大学“中文学院(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成立,由赖际熙领导。赖际熙被委任为全职的中国历史教授(Reader in Chinese History)。
1928年,港大校方因财困,准备结束刚起步发展的中文学院。总督金文泰斡旋,华人领袖周寿臣、罗旭龢与冯平山等人成立劝捐委员会,合共筹得20万元,令教学得以继续。当时中文学院没有专用课室,亦没有具规模的中文图书馆,因此邓志昂捐资6万馀元兴建教学大楼(邓志昂楼),冯平山捐款10万元兴建中文图书馆大楼(冯平山图书馆),两座楼宇分别在1931年和1932年启用。[3][5][6]
1933年,香港大学文学院进行改组,将“中文学院(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纳为文学院的一系,称为“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赖际熙随即结束他任教香港大学二十载的岁月。[5]
1937年,赖际熙逝世,享年73岁。
逸事
赖际熙曾登宋王台而赋《登宋王台作》二首,其二诗云:
- 登临远在水之湄,岂独兴亡异代悲。
- 大地已随沧海尽,怒涛犹挟故宫移。
- 残山今属周原外,块肉曾无赵氏遗。
- 我亦当年谢皋羽,西台恸哭只编诗。
诗中赖氏以终老海滨的南宋遗民谢皋羽自许,“岂独、已随、犹挟、今属、曾无、我亦、只”等虚辞,衬托出赖氏之慷慨悲愤,也凸显他对前朝的眷恋。[6]
著作
民国四年(1915年)曾修《广东通志》,后与陈念典、湛桂芬总纂《增城县志》,此外,还编有《清史大臣传》、《崇正同人系谱》、《赤溪县志》、《香港大学经学讲义》等。后人集其著作,编有《荔垞文存》。
参考资料
- ^ 1.0 1.1 刘智鹏. 賴際熙──香港中文教育的先驅(一). am730. 2011-11-24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8).
-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七)
- ^ 3.0 3.1 陈天权.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90年歷史足印. 灼见名家. 2017-10-17 [2018-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9).
- ^ 刘智鹏. 賴際熙──香港中文教育的先驅(二). am730. 2011-11-25 [2018-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8).
- ^ 5.0 5.1 中文學院簡史.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 6.0 6.1 香江詩話:賴際熙:致力香港教育. 文汇报. 2005-01-12 [201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