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血脉论
中国禅宗 |
---|
佛教主题 |
〈达摩血脉论〉,又称〈达磨大师血脉论〉、〈血脉论〉,是一篇禅宗著述,为《少室六门》之一。相传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著作,[1]有人认为该书并非达磨所作,应是与《宝林传》同时(801年)或稍后时期撰成[2]。本论为《宗镜录》所引用,但未提及书名与作者名号,只称是先德所说。[3]
内容及影响
本论主要讲述众生本具佛性、本心(法身)即佛、无所拘束,只因执著于外相而陷入生死轮回,如能寻明师则有见性机会,但无法透过自修苦行参学而开悟,见性即是成佛;反之,若不求见性,仅从事念佛、礼佛等有为法,表面上做事,则无法成佛,其中一段内容清楚告知,故知有为之法,如梦幻等。若不急寻师,空过一生。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师,终不明了。不因师悟者,万中稀有。
达摩血脉论,开宗明义前言: 三界混起,是佛、圣、凡三界混到人间,前佛则为圣人,后佛则是拥有人身的众生。
其中更为精华两段内容如下: 若从圣入凡,示见种种杂类,自为众生,故圣人逆顺皆得自在,一切业拘它不得。
圣成久有大威德,一切品类业,被它圣人转,天堂地狱,无奈何它。凡夫神识昏昧;不同圣人,内外明彻。
本论标举: 三界混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该理念成为后世禅宗的标语。[4]
此外本论结尾偈语:“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也常被认为预言后世禅宗传承六代之体系:(初祖达摩、二祖慧可(公元487年-593年)、三祖僧璨(公元?-606年)、四祖道信(公元580年-651年)、五祖弘忍(公元602年-675年)、六祖惠能(公元638年-713年),但其世系说法尚存争议),或说预言六祖惠能圆寂后门下弟子创立之五个宗派:(河北临济宗、江西曹洞宗、湖南沩仰宗、广东云门宗、江苏法眼宗)。
版本及收录位置
本论于《卍字版续藏经‧诸宗著述部‧禅宗类》中称为〈达磨大师血脉论〉,与〈菩提达磨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达磨大师悟性论〉、〈达磨大师破相论〉等[1]并列;朝鲜梵鱼寺版《禅门撮要》收录《悟性论》以外的三论;[1]《大正新修大藏经‧诸宗部‧少室六门》中则称为〈血脉论〉,与其他三论、〈心经颂〉、〈安心法门〉等五文合集。《少室六门》版本相较《续藏经》版本,缺少前面由任哲所写的序言,结尾文字也稍有差异,如下所示:[5]
《卍字版续藏经‧诸宗著述部‧禅宗类‧达磨大师血脉论》版本
颂曰:
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这心是佛。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偈曰:
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大正新修大藏经‧诸宗部‧少室六门》血脉论版本
颂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江槎分玉浪,管炬开金锁;
五口相共行,九十无彼我。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黄, 伟雄. 〈菩提達摩在中國禪宗史的地位〉. 《国际佛学研究》. 1992-12, (第二期): 页19–20 [2019-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5) (中文(台湾)).
- ^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血脈論. [2022-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 ^ 《宗镜录》的这一段文字:“如先德云:‘如今若要直会,但不取一切相即得,更无别语。佛是自心义,亦名为道,亦云觉义。觉是灵觉之性,只今自鉴照语言,应机接物,扬眉动目,运手动足,皆是自灵觉之性,亦是心。心即道,道即佛,佛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所测。若知诸法从心生,即不应执,执即不知。若不见本性,十二分教则为虚设。’”,亦见于〈血脉论〉:“若欲直会,但莫取一切相即得,更无别语。都无定实,幻无定相,是无常法,但不取相,合他圣意。故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佛是自心,莫错礼拜。佛是西国语,此土云觉性。觉者灵觉,应机接物,扬眉瞬目,运手动足,皆是自己灵觉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直见本性,名之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至道幽深,不可话会,典教凭何所及,但见本性,一字不识亦得。见性即是佛,圣体本来清净,无有杂秽,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用体本来空名,言尚不及,十二部经凭何得及?”
- ^ 《碧岩录‧卷第一》:“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来,单传心印,开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 ^ 本结论为比较《少室六门》与〈达磨大师血脉论〉二文得知。少室六门原文来源为《少室六門》. CBETA 汉文大藏经. 2016-06-15 [2019-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5) (中文(台湾)).,血脉论原文来源为-《達磨大師血脉論》. CBETA 汉文大藏经. 2016-06-15 [2019-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1)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