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欧弗斯
马克思·欧弗斯 Max Ophüls | |
---|---|
导演 | |
出生 | Maximillian Oppenheimer 1902年5月6日 |
逝世 | 1957年3月25日(54岁) |
活跃年代 | 1931年 - 1955年 |
马克思·欧弗斯(Max Ophüls,1902年5月6日—1957年3月25日),德国电影导演,被广泛的认为是德国电影史上影响最大的导演之一。
生平
根据香港电影资料馆的介绍,马克思·欧弗斯是“二十世纪不容忽视的作者导演”。“在其近三十部电影作品中,他把对场景意义空间的追求,对摄影机运动的精良设计,以及对女性主义的冷静思考,于欧洲、二战美国以及战后法国的三个创作阶段一以贯之地实行。在他的电影世界里,楼梯、房间、舞台具有明晰的社会寓意,场景交 接手法的大胆尝试给予叙事更多自由,时间、空间与镜头运动交织出了华丽丰盈但脉络分明的电影美学。”作品方面,“创作于1933年的《情变》经以奢华的场景陈设和复杂社会关系中的女性角色,奠定了其作者导演特点的基本元素。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生为犹太人的他辗转流亡,于1941年在美国开始第二阶段的创作,尤以两部文学改编作品《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和《情海惊魂》享负盛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回到法国,赶上跨国合资的热潮,其最后作品《马戏团尤物》总结性地强调了‘运动’即是电影生命的创作理念,被追认为战后欧洲电影的惊人佳作。”[1]
主要作品
- 1933年:《黎伯莱》(或译作《情变》)
- 1948年:《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
- 1949年:《情海惊魂》
- 1950年:《轮舞》
- 1952年:《欢愉》
- 1953年:《伯爵夫人的耳环》
- 1955年:《倾城倾国欲海花》(或译作《马戏团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