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马拉雅拉姆文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拉雅拉姆文
类型
使用时期
大约830年[1][2]–现在
书写方向从左至右 编辑维基数据
语言马拉雅拉姆语
孔卡尼语
相关书写体系
父体系
姊妹体系Tulu文
泰米尔文
僧伽罗文
ISO 15924
ISO 15924Mlym (347), ​Malayalam
Unicode
别名Malayalam
范围U+0D00–U+0D7F
 本条目包含国际音标 (IPA) 符号。 有关 IPA 符号的介绍指南,请参阅 Help:IPA[ ]/ / 及 ⟨ ⟩ 之间的区别,参阅IPA§方括号与转录定界符

马拉雅拉姆文马拉雅拉姆语: മലയാളലിപിMalayāḷalipi, 发音:[mɐləjaːɭɐ lɪβɪ] )是一种婆罗米系元音附标文字,通常用来书写马拉雅拉姆语,它是印度喀拉拉邦的主要语言,在世界上有3600万人讲这门语言[3]孔卡尼语,实际上是两门独立语言(ISO 639-3: knngom)尽管相对罕见但也有时用它书写[4]。这种文字也用来书写一些次要语言如Paniya语、Betta Kurumba语和Ravula语。[5]在另一方面,马拉雅拉姆语在历史上用多种不同的文字书写。即使今天它有时也用马拉雅拉姆阿拉伯文书写,主要用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穆斯林中。[1]

历史

马拉雅拉姆语最初用Vatteluttu文书写,它是泰米尔语的古代文字。但是,现代马拉雅拉姆文衍生自古兰塔文,它最初用来书写梵语。Vatteluttu文和Grantha文二者都独立起源于婆罗米文

字母表

现代马拉雅拉姆文有13个元音字母,36个辅音字母和一些其他符号。下表中使用了ISO 15919罗马化。

元音

元音字母及附标

单元音
独立 依赖 独立 依赖
附标 例子 附标 例子
a a /a/ (无) pa /pa/ ā /aː/ പാ /paː/
i i /i/ ി പി pi /pi/ ī /iː/ പീ /piː/
u u /u/ പു pu /pu/ ū /uː/ പൂ /puː/
/rɨ/ പൃ pr̥ /prɨ/ r̥̄ /rɨː/ പൄ pr̥̄ /prɨː/
/lɨ/ പൢ pl̥ /plɨ/ l̥̄ /lɨː/ പൣ pl̥̄ /plɨː/
e e /e/ പെ pe /pe/ ē /eː/ പേ /peː/
o o /o/ പൊ po /po/ ō /oː/ പോ /poː/

, r̥̄, , l̥̄ 用于书写梵语词。

双元音
独立 依赖
附标 例子
ai ai /ai̯/ പൈ pai /pai̯/
au au /au̯/ (古代) പൌ pau /pau̯/
(现代) പൗ pau /pau̯/

随韵(അനുസ്വാരം)

随韵
aṁ അം aṁ /am/ /m/ പം paṁ /pam/

止韵(വിസർഗം)

止韵
aḥ അഃ aḥ /ah/ /h/ പഃ paḥ /pah/

辅音

基本字母

വർഗം辅音
清音 浊音
不送气 送气 不送气 送气 鼻音
软腭音 ka /ka/ kha /kʰa/ ga /ɡa/ gha /ɡʱa/ ṅa /ŋa/
硬腭音/
龈后音
ca /t͡ʃa/ cha /t͡ʃʰa/ ja /d͡ʒa/ jha /d͡ʒʱa/ ña /ɲa/
卷舌音 ṭa /ʈa/ ṭha /ʈʰa/ ḍa /ɖa/ ḍha /ɖʱa/ ṇa /ɳa/
齿音 ta /t̪a/ tha /t̪ʰa/ da /d̪a/ dha /d̪ʱa/ na /n̪a, na/[A]
唇音 pa /pa/ pha /pʰa/ ba /ba/ bha /bʱa/ ma /ma/
其他辅音
ya /ja/ ra /ɾa/[B] la /la/[C] va /ʋa/[D]
śa /ɕa/[E] ṣa /ʂa/[F] sa /sa/ [G] ha /ɦa/
ḷa /ɭa/[H] ക്ഷ kṣa[I] /kʂa/ ḻa /ɻa/[J] [K] ṟa, ṯa /ra, ta/ [L] ṉa /na/ [M] ṯa /ta/
  • A 齿鼻音齿龈鼻音,依赖于词语。
  • B 齿龈闪音
  • C 舌头几乎触及牙齿([l̪]),比英语l靠前。
  • D [ʋʷ]
  • E [ʃʷ]
  • F 清舌尖-硬腭近音[ʂ̺̠˕][6]
  • G 齿咝擦音[s̪]
  • H 舌尖-硬腭音[ɭ̺̠]
  • I 这个字符是合写,但有时列为基本单位。经常发音为/ʈ͡ʂa/
  • J 浊舌尖-硬腭近音[ʐ̺̠˕][6]这个音通常描述为/ɻ/,但也可以近似为/ɹ/[7]
  • K (1)双重这个字母 (റ + റ)经常表示清齿龈塞音/tːa/;(2)chillu-n +这个字母(ൻ + റ)经常表示/nda/;(3)否则表示齿龈颤音(舌尖音)/ra/。可供选择的,(1)可以转写为ṯṯa替代ṟṟa,(2)转写为nṯa (非nḏa)替代nṟa
  • L 对应于泰米尔文ṉa 。在学术文章中罕见的表示齿龈鼻音,对比于齿鼻音。[8]在日常文本都用na 表示。
  • M 在学术文章中罕见的表示清齿龈塞音,对比于ta 表示的清齿塞音。在日常文本中都用ṟa 表示。[8]

Chandrakkala

作为怛达点画

Chandrakkala (ചന്ദ്രക്കല, candrakkala)是摒弃所跟随辅音的固有元音的符号。这类被称作怛达点画的符号在印度文字中很常见,在印地语中叫做“诃兰多”。

Half-u

在词尾,同样的符号有时表示一个非常短的元音,叫做“half-u”或samvruthokaram(സംവൃതോകാരം, saṁvr̥tōkāram)。

其他符号

Praslesham 对应天城文avagraha,用在用马拉雅拉姆文书写包含avagraha的梵语词句的时候。(马拉雅拉姆语: പ്രശ്ലേഷംpraślēṣam)
日期标记 用于日期缩写中。
Danda 古代标点符号。
双danda

下面是马拉雅拉姆文数字和分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0 1000 ¼ ½ ¾

Unicode编码

马拉雅拉姆文的Unicode编码范围是U+0D00-U+0D7F。

马拉雅拉姆文
Malayalam[1][2]
Unicode Consortium 官方码表 (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0D0x
U+0D1x
U+0D2x
U+0D3x ി
U+0D4x   ൎ  
U+0D5x
U+0D6x
U+0D7x ൿ
注释
1.^ 依据 Unicode 14.0
2.^ 灰色区域表示未被分配的码位

注释

  1. ^ 1.0 1.1 Ager, Simon. Malayalam alphabet, pronunciation and language. Omniglot. 1998 [200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Vazhapally Temple. Vazhappally Sree Mahadeva Temple. [2009-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Lewis, M. Paul (编), Malayalam,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16th, SIL International, 2009 [2009-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Lo, Lawrence. Ancient Scripts: Malayalam. [2009-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Ethnologue(16th ed.): "Paniy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Kurumba, Bett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d "Ravul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6.0 6.1 Canepari (2005), pp. 397, 185.
  7. ^ Mohanan (1996), p.421.
  8. ^ 8.0 8.1 Everson, Michael. Proposal to add two characters for Malayalam to the BMP of the UCS (PDF). ISO/IEC JTC1/SC2/WG2 N3494. 2007 [2009-09-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