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盖凤尾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鳞盖凤尾蕨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纲: 真蕨纲 Polypodiopsida
目: 水龙骨目 Polypodiales
科: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
属: 凤尾蕨属 Pteris
种:
鳞盖凤尾蕨 P. vittata
二名法
Pteris vittata

鳞盖凤尾蕨学名Pteris vittata L.),常见于低海拔温暖潮湿之阔叶林,野外空旷山坡、道路边坡、水沟或砖墙上皆可发现。[1][2]

辨认特征

根茎

根茎短,直立或斜上生长,密布淡褐色之鳞片,叶丛生于根茎上。[1][2]

叶柄3~25cm,密布与根茎相同之鳞片;一回羽状复叶,长25~70cm,宽10~25cm,最宽处在整片叶子中上段;顶羽片明显且较长,与侧羽片同形,下段靠基部羽片逐渐缩短;羽片叶缘细锯齿,叶脉单一或分岔,不具假脉,羽片叶基心形且无柄。[1][2]

孢子囊群

孢子囊群为长线形,排列在羽片两侧边缘处,且具有叶缘反卷之假孢膜保护构造。[1][2]

分布

亚洲非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台湾全岛低海拔开发地区常见。[1]

种下阶级

目前本种共计4亚种[3]

  • Pteris vittata subsp. emodi Fraser-Jenk.
  • Pteris vittata notho subsp. nayariana Fraser-Jenk., S.C.Verma & Khullar
  • Pteris vittata subsp. vermae Fraser-Jenk.
  • 指名亚种 Pteris vittata subsp. vittata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1.4 郭城孟 蕨类图鉴1 基础常见篇 第174页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4月10日 三版二刷
  2. ^ 2.0 2.1 2.2 2.3 台湾植物志 第二版 Flora of Taiwan, 2nd edition Vol.1 第233页
  3. ^ Pteris vittata L. |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 Kew Science.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2019-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