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去共化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去共产主义化,简称去共化(英语:decommunization),是指一些经历过或受影响的前共产主义国家在长期统治的共产主义政权倒台后,新建立的民主政府通过政治改革、法律调整、文化更替等手段,减少或消除共产主义遗留影响的过程。去共产主义化的目的是削弱共产党残存的影响力以巩固民主制度法治原则重新塑造国家认同

去共产主义化常发生于大规模政治转型时期,其常见发生于是冷战结束后的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在社会各领域去除共产主义象征意识形态残余的措施中以消除其负面影响,同时确立和巩固与民主价值观相符的体制。

原因

2007年拍摄的基辅列宁纪念碑,于2013年末乌克兰广场革命期间被拆除

去共产主义化是由于共产主义体制因存在系统性问题和外部因素导致共产主义政权难以维持继而引发的制度转型进程,多发生于前共产主义国家尤其是中东欧国家。

去共产主义化通常与特定历史事件相关,如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直接导致多个国家发生政治转型,从而推动去共产主义化进程的展开。

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是指1989年至1990年期间,东欧中欧地区多个共产主义国家发生的政治剧变,发生政变的新生政权通过民众运动和政治改革终结了共产党一党制统治,标志着东欧地区共产主义政权的全面瓦解。

东欧剧变以波兰团结工会运动作为开端,随后反共浪潮迅速蔓延至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以和平示威、政治谈判或暴力革命等多种方式实现政权更迭。

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是指1991年苏联作为主权国家正式解体的事件,标志着冷战的终结以及全球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苏联解体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危机、民族矛盾加剧以及政治改革的失败,最终导致其分崩离析。

1991年8月19日,苏联高层爆发的八一九事件削弱了苏联中央政府的权威。随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于12月8日并签订了别洛韦日协议,苏联名存实亡。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停止存在,苏联正式宣告终结,由此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成为独立国家。苏联的遗产和国际地位主要由俄罗斯继承。

方式

政治

罗马尼亚共产党庆祝建党65周年发行的邮票,上印有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的头像。齐奥塞斯库于1989年被宣判死刑

去共产主义化在政治领域的核心目标是清除前政权的权力结构和制度基础,从而确立新政权的合法性。在政治层面去共产主义常用的方式是禁止共产党及其附属组织的存在,限制相关政治活动等,以削弱共产主义体制的影响力。为推动政治体系的转型采取选举改革、确立多党制以及推动政治多元化等方式,将权力从集中体制中分散出来以实现民主治理。

政治清洗过渡性司法的重要步骤。政治清洗常针对在前政权中担任重要职位并可能对新体制构成威胁的个人,剥夺其政治权利、禁止其担任公职和审判。政治清洗通常涉及公开前政权的档案和秘密警察的记录,以确定个人在镇压侵犯人权行为中的参与程度。

法律

波兰圆桌会议时在总统府使用的圆桌

在法律层面,去共产主义化可通过修正宪法、法律体系改革、强化司法独立及对接国际法等方式。

去共产主义化中宪法重建的重点通常是废除和修改与共产主义相关的法律,明确私有财产权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等,以奠定新生政权的法治基础和合法性。宪法修正通常涉及政治体制的调整、经济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以及公民权利体系的重构,从而清除旧共产主义体制在法律层面的影响。

一些前共产主义国家在完成体制转型后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揭示前政权的罪行、整理和公开历史档案,同时协调司法和行政事务。如德国联邦史塔西档案局英语Stasi Records Agency(BStU)管理和记录前东德秘密警察的档案,允许公民查阅自己的记录,并为研究和司法提供支持。

文化和社会

去共产主义化的其中一种方式是重新命名街道。图为位于波兰波兹南的一条以安娜·格尔曼英语Anna German(Anna Wiktoria German-Tucholska)命名街道的指路牌。在2017年之前,这条街道是以波兰共产党前领导人朱利安·莱斯钦斯基英语Julian Leszczyński(Julian Leszczyński)命名的。

去除和禁止共产主义象征

一些前共产主义国家在去共产主义化过程中,为削弱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会禁止和清除有关共产主义的纪念碑和雕像,并立法明确禁止或严格限制在公共场所使用和展示镰刀锤子、红星等共产主义象征,以确保社会转型进程的顺利推进和防止共产主义思想的复兴。

教育与公共空间

去共产主义化的教育改革通过调整教学大纲和重新编写历史教材重塑对过去的认知,弱化或否定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等相关学说的地位,以及在公共场合宣传共产主义的暴行和举办受害者纪念活动。在捷克教材增加了对共产党政权下人权侵害、经济问题和社会控制机制等内容。每年的8月23日,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欧盟和其他国家会纪念发生于1989年8月23日反共产主义和争取自由的大规模和平示威,并命名为称为“黑丝带日”或“欧洲斯大林主义和纳粹主义受害人纪念日”。

公共空间改造主要通过地名更替和清理纪念建筑展开,如以列宁斯大林等共产主义人物和事件命名的街道和公共设施以减少或消除对共产主义的正面展示。

去共产主义行为

(综述)(制图:前共产主义国家

核心:我们不是要讲什么东欧剧变!我们的重点是:去共产主义行为!!!

欧盟东扩

时任波兰总统亚历山大·克瓦希涅夫斯基 签署加入欧盟(2003 年 7 月 23 日)

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刚完成从欧共体向联盟转轨的欧盟为吸纳前共产主义国家并推动民主化市场经济改革,制定了哥本哈根标准,以民主制度建设、法治确立、人权保障及市场化进程为条件,推进“治理通过扩展”在中东欧国家的实践。

欧盟在90年代开始迅速扩张。2004年,有波兰、捷克和波罗的海三国等10个国家同时加入了欧盟,是欧盟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东扩。

欧盟于1989年推出了法尔计划为中东欧国家提供供财政和技术支持,推进民主化和市场化改革以清除共产主义时期政权的残存影响,并支持发展独立的新闻媒体和公民社会。法尔计划由欧盟资助,专为预备加入欧盟的国家设计,通过加快经济转型并提升政治和行政能力,帮助这些国家符合哥本哈根标准的要求,为加入欧盟奠定基础。

文化纪念

位于匈牙利的“恐怖之屋”内展览的T-54坦克与匈牙利共产党政府迫害的受害者的照片

自2009年起,欧盟设立并在每年的8月23日纪念“极权主义和专制政权受害者纪念日”,以缅怀因极权主义统治而受难的人们,并纪念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秘密协议对东欧国家造成的历史性创伤。同年,欧洲议会通过《关于欧洲良知和极权主义》决议,并明确谴责极权主义和专制政权的反人类罪行,呼吁欧洲各国重视历史教育,反对任何形式的极权主义,并确保类似悲剧不再重演。

欧盟通过“欧洲记忆与良心平台英语Platform of European Memory and Conscience”支持历史教育、文化活动,以及对极权主义统治的研究与纪念活动。欧盟在多地合作建设纪念馆和历史教育项目,如位于布达佩斯的“恐怖之屋”博物馆,柏林的霍恩申豪森纪念馆英语Berlin-Hohenschönhausen Memorial等。

1.描述柏林墙倒塌 2.描述东西德合并 3.清算

4.相关纪念

描述格但斯克的团结工会 大概讲一讲清算领导人,但不是重点 稍微着重讲一讲清除符号和禁令,以及波兰战斗标志自由之锚(其实是二战用的,但也被后来视作反抗强权) 不知道需不需要说卡廷惨案。苏联人作孽啊。

开头阐述布拉格之春给捷克的浑浑噩噩20二十年。一笔带过。然后详细描述天鹅绒革命(再顺带提及天鹅绒分离)。然后就大概地像波兰一样表述以下清算和消除。

有必要提吗?

波罗的海国家对去共产主义比较多,可以写一些,但资料难找。不过可以提一嘴爱沙尼亚的俄罗斯人。


其他国家

审判什么的。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