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台湾教育专案/兴大数位人文概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兴大数位人文概论课程,由邱贵芬教授授课。

上课情形

课程基本资讯

  • 课程时间:2017年9月19日~2018年1月16日,每周二 15:00-17:00
  • 课程人数:15
  • 维基相关内容:作家人物传记 (两人一组)

1. 路寒袖 2. 李昂 3. 蓉子 4. 苏绍连 5. 瓦历斯诺干 6. 郑愁予 7. 蔡素芬 8. 吉米哈利

条目创建方式 (请务必细看)

编辑流程SOP

编辑前准备

  1. 请注册一个维基帐号。
  2. 请至课程统计页面,登入维基百科帐号,点选画面右边的“加入方案”,再输入选课代码,以加入课程。
  3. 选定题目后,请向助教回报,维基百科编者在本页开设草稿页面后,就可以进入编辑。
  4. 如果你选定的题目在中文维基百科已经有条目,建议把原本条目的内容先贴进来。
  5. 如果是多人共写新条目,请小组先讨论出章节架构,并由一个人把章节标题都先建立起来。

编辑流程

  1. 请先大致阅读文献资料。
  2. 将文献资料的内容以自己的话改写成简短的句子或文章。
    • 警告:切忌原文照贴,就算是暂时的版本也不可以!这样可能会导致你的页面被锁住、删除。如果你想用原文做底稿来改写,在全部改写完之前不要发布,或者请在你自己的文书软体、不公开的云端档案中做修改,改完再放到维基来。
  3. 在适当的地方插入脚注,注明参考来源出处。每一段都至少要有一个来源。
    • 来源不可以是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共笔式百科;PTT、DCard等网路论坛;脸书、推特等社交平台;个人部落格。
  4. 请依据维基百科的体例调整内文,请特别留意:年份格式、日期格式、有时间性和地域性的词汇,还有标点符号。
  5. 如果是新条目,请适度添加内部链接。

注意事项

  1. 任何编辑疑问可参考“如何编辑维基百科”教材,以及“学生版线上训练(线上训练建议优先阅读第9、10两节)
  2. 所有内容都必须注明参考来源。
  3. 不要留下任何“复制/贴上”的编辑版本。如果你在编辑时复制贴上了一段版权文字,请改写到无侵权疑虑后再储存编辑!
  4. 参考来源请勿标注“英文维基百科”条目,或是“中文维基百科”的其他条目。也尽量不要引用部落格、论坛,除非是学界也十分重视的专业学术平台。
  5. 如果有维基人主动协助您工作,请表示感谢。如果他的工作可能对您的成绩有影响,请礼貌地与他沟通。
  6. 如果有维基上无法处理的问题,请至Reke的讨论页留言,或是 E-mail 至 [email protected] 。这两个管道仅提供维基编辑的协助,无法帮你找到参考书目跟赶作业。
  7. 脸书也有求助管道,可以传讯给台湾知识种子计画粉丝页,或者加入台湾维基社群社团页台湾维基百科教育专案社团页
  8. 在通过老师的审核前,所有的编辑内容都是存在测试用的沙盒页面,不列入维基百科的正式条目,敬请放松心情编辑。

如何添加图片

不要问我为什么维基人要画这种图

使用已有图片

  1. 维基共享资源
  2. 在右上框中输入关键字(使用英文比较容易找到),搜寻图片。

上传新图片

  1. 请确认图片的版权是没有问题的,只能上传公有领域、采CC-BY-SA授权,或是自己的作品。
  2. 维基共享资源,登入(帐号密码与中文维基百科相同)。
  3. 点选左方选单的“上传”(英文介面是Uplaod File),依照页面指示上传完档案。
  4. 回到中文维基百科,在适当处加入以下代码:[[File:档案名称(含副档名)|thumb|寬度大小(px)|圖片說明文字]]。例如[[File:Neko_Wikipe-tan.png|thumb|200px|不要問我為什麼維基人要畫這種圖]]显示结果在右边。
  5. 如果是在模板中加入图片,请依照模板说明填写资料。

给非本门课程同学的维基编辑的话

如果您不是本课程的学生,但仍然来到本页关心本门课程,在此表示感谢。以下几件事情敬请配合:

  1. 大部分的同学都是新手,请秉持友爱的维基精神对待他们。
  2. 承前,尽管如此,本门课程所有作业会由授课教师及资深维基编辑共同监督品质,敬请放心。
  3. 您可以协助编辑,但是为避免造成评分不公,在条目从沙盒移入正式条目空间前,请尽可能限于协助修复语法及格式的错误、或是错字校对,勿对条目内容进行直接的、影响内容的增删。

作业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