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羅馬尼亞關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羅馬尼亞關係
雙方在世界的位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

羅馬尼亞
代表機構
中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羅馬尼亞駐華大使館
代表
大使 韓春霖大使 達恩-霍里亞·馬克西姆[1]

中國—羅馬尼亞關係羅馬尼亞語Relațiile dintre România și China),是指歷史上的中國羅馬尼亞人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之間的雙邊關係。

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羅馬尼亞大使劉增文曾指中國高度重視發展中羅關係,又形容兩國關係為國際關係中「求同存異的典範」;他又表示,中羅關係會在兩國以及其人民的「精心培育和呵護下」與時俱進[2]

歷史

1930年代至1950年代

1939年7月3日,兩國建立公使級外交關係。於首都布加勒斯特設立中華民國駐羅馬尼亞王國公使館,並派駐公使

1941年7月10日,羅馬尼亞承認日本建立的汪精衛政權滿州國,與中華民國斷交。7月15日,關閉駐羅馬尼亞公使館。12月11日,中華民國向德義日宣戰,同德國同盟的羅馬尼亞間接令他與中華民國變成敵對狀態。

在東西方陣營的「冷戰」期間,中華民國在意識形態制度上均偏向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復加上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集團國家的封閉,導致從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幾乎沒有官方往來。

1950年代至1980年代

1964年3月,毛澤東接見揚·格奧爾基·毛雷爾率領的羅馬尼亞共產黨代表團

中羅兩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天後的1949年10月5日建交,兩國自此以後一直保持友好的關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後的歷屆羅馬尼亞政府英語Government of Romania均支持一個中國,沒有與中華民國進行官方交流,並作為聯合提案國,對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投贊成票[3]。自建交以來,中羅兩國之間的了解和信任日益增強,並在國際組織中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3]

1966年周恩來率隊訪問羅馬尼亞,與齊奧塞斯庫會面

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羅馬尼亞正圖擺脫對蘇聯的依賴,因此成為少數支持中國的國家之一;中國為鞏固兩國之間的政治聯繫,同意協助羅馬尼亞建設機械製造廠[4]。文革期間的1972年,一支羅馬尼亞旅行團北京旅遊,但團員因被中國群眾誤會為蘇聯人遭到批鬥[5]。1970年羅馬尼亞發生水災,後來1977年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附近發生大地震,造成重大損失,中國提供5000萬元人民幣的無償援助,2億人民幣長期無息貸款和1億美元的自由外匯貸款。1971年,齊奧塞斯庫訪華,貸款又增加了7000萬美元。同年10月,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羅馬尼亞作為提案國,投票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6]

從1989年開始,東歐劇變,包括羅馬尼亞在內的多個中東歐國家不再由共產黨一黨專政[7];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羅馬尼亞在劇變後仍保持友好的合作關係,兩國關係更在2004年被提升為「全面友好合作夥伴關係」[2]

2010年代至今

2013年,羅馬尼亞曾與中國廣核集團計劃建造切爾納沃德核電站的第三、四個核反應堆,2020年羅馬尼亞宣布放棄此計劃。[8]

經貿關係

中國和羅馬尼亞在1950年開始有貿易往來,兩國的雙邊貿易自此後取得很大發展,雙邊貿易總額在1979年達到10.9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但是,中羅雙邊貿易總額在1990至2000年因雙方經濟體制的改革而一度下降,更在1999年降至1.9億美元的歷史最低點[9]。2002年,中羅兩國的雙邊貿易總額為7.5億美元;其中中國到羅馬尼亞的出口總額為3.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提升276.9%,而羅馬尼亞到中國的出口總額為3.6億美元[9]

中國企業在羅馬尼亞的投資項目包括木材加工、成衣生產加工、運動器材英語Sports equipment香煙生產和銷售等[9],而首個羅馬尼亞企業在華投資項目為一家在泊頭市營運的釀酒廠,利用泊頭市的水果資源釀製果酒[10]。同時,羅馬尼亞是中國資訊科技公司華為在中東歐的重要市場之一[11]

文化關係

1952年羅馬尼亞部隊歌舞團訪華

在推進中羅兩國文化關係的過程中,兩國的文化交流曾因政治和經濟因素而有所減少。改革開放後,中羅兩國之間的文化關係有著順利的發展[12]。目前,中羅兩國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上有密切的交流與合作,雙方既維持官方的文化交流、也鼓勵民間進行文化交流[3]

中國分別在羅馬尼亞4所學府(錫比烏大學英語Lucian Blaga University of Sibiu、克魯日巴比什-博雅依大學布拉索夫特蘭西瓦大學英語Transilvania University of Brașov布加勒斯特大學)設有孔子學院,並合共向羅馬尼亞的孔子學院提供150個獎學金名額;中國又遣派教師志願者到羅馬尼亞,並向羅馬尼亞送贈教材,以支持該國開展漢語教學[13]。而中國的北京外國語大學[14]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15]等高等院校也設置有羅馬尼亞語專業。截至2013年,羅馬尼亞共有36名中國留學生,而中國則有353名羅馬尼亞留學生[13]


參考資料

  1. ^ 驻华大使到任顺序及递交国书日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2-02 [2024-02-29]. 
  2. ^ 2.0 2.1 访驻罗马尼亚大使刘增文:中罗友好符合两国利益. 新華社. 2011-04-12 [2015-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1). 
  3. ^ 3.0 3.1 3.2 背景资料:中国同罗马尼亚的关系. 2013-11-25. [2015-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1). 
  4. ^ 什么原因使江泽民在文革中遭迫害较轻?. 楓網 (快樂老人報). 2014-11-27 [2015-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3). 
  5. ^ 文革:罗马尼亚游客被当成“苏修”遭群众围攻. 鳳凰網. 2008-06-12 [2015-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3). 
  6. ^ 四、罗马尼亚与中国的关系. 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 [2019-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0). 
  7. ^ 中国同剧变后的中东欧国家发展双边关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15-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1). 
  8. ^ 白樺. 国际风云变化让中国在东欧接连遭遇挫折. 美國之音. 2020-06-10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6). 
  9. ^ 9.0 9.1 9.2 合作简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 2005-07-22 [2015-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1). 
  10. ^ 在华项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 2005-07-22 [2015-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1). 
  11. ^ 华为公司拟将在罗雇员增至1000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羅馬尼亞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 2014-12-30 [2015-0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1). 
  12. ^ 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略.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1999. ISBN 9787505714779. 
  13. ^ 13.0 13.1 中国与罗马尼亚教育合作与交流简况.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5-01-21]. [失效連結]
  14. ^ 首页. 北京外國語大學官方網站. [2022-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8) (羅馬尼亞語). 
  15. ^ 羅文玉; 劉嚴欣; 薛有成. 【一起向未来】冬奥开幕,美美与共!聚焦开幕式表演中的“二外身影”.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官方網站. [2022-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6). 

圖庫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