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二人轉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黑山縣遼陽市鐵嶺市吉林省吉林省梨樹縣黑龍江省海倫市綏稜縣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
分類曲藝
序號271
編號項目Ⅴ—35
登錄2006年

二人轉,亦稱東北二人轉,舊時稱為地蹦子蹦蹦戲秧歌小落子小秧歌雙玩藝過口風柳春歌半班戲雙條邊曲等,1952年定名為二人轉。是中國東北地區的走唱類曲藝、地方戲,是廣泛流傳於的吉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部分地區的戲曲形式。融合了東北秧歌蓮花落戲曲東北民歌笑話雜耍等曲藝形式。

二人轉表演:轉手絹
在二人轉中,丑角(左)是十分重要的角色之一。[1]:153

表演形式

通常只有演員2人,1飾,1飾,以簡單的化裝,持簡單的道具如手帕、紙扇、竹板等,作對舞、穿花;另一種形式,是以劇中人的身份,作一些戲劇化的表演,演出方式十分簡單、活潑、生動。[2]

二人轉本身的表演形式通常演員為一男一女。在表演有多個角色出場的劇目時,兩人並不會扮演固定的角色,也不會固定男(女)角色由男(女)演員演唱,道具上也只會有手絹與扇子。比較知名的曲目有《馬前潑水》、《大西廂》等。

在不表演劇目的時候,一般男女演員的服裝則會以花俏、詼諧為主,例如男演員穿大紅褲子,花鞋。一般演員要攜帶一些東西作為道具。手絹在過去的表演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演員經常會使手絹不停旋轉,並輕輕一托使其騰空而起,熟練的表演者可以使拋出的手絹飛回手中。

「二人轉」在每年的燈節時,人們就拼湊組合起來,載歌載舞地演唱。初期時的演出是耍「黑棍子」,就是沒有音樂伴奏和化裝,只有兩人乾唱一個「老邊關調」,連唱帶扭很吃力,其後為了省力,逐漸改為「拉場戲」,由2人變成3人以上來表演。

「單出頭」通常由一人出演,在唱戲的時候,通常會由這一個人來演全部的角色,劇目通常是由二人轉的傳統劇目改編而來。

唱腔

二人轉在演唱方面吸收了河南河北山東各地的民間歌曲和說唱,同時又在東北的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出「九腔十八調」,「九腔」即「胡胡腔」、「哈哈腔」、「梆子腔」、「影腔」、「咳咳腔」、「十三咳腔」、「迷子腔」、「二窩子腔」及「佛腔」;而「十八調」即「下盤棋」、「媽媽糊塗」、「茉莉花」、「小放牛」、「鋪地錦」、「寡婦上墳」、「鴛鴦扣」、「叫五更」、「姑娘」、「跑關東」、「打牙牌」、「沙金扇」、「茨山」、「放風箏」、「遊寺」、「思凡」、「光棍哭妻」和「小上墳」。

流派

二人轉有東、西、南、北4個流派,東路多用「彩棒」,有武打戲助場;西路唱腔,講究趕板奪字;南路最早使用扇子,歌舞並茂;北路唱腔優美,做工細膩。故有「南靠扭、北靠唱、西溝板頭、東要棒」之說。

參考文獻

  1. ^ 武術. 东北二人转丑角的语言特色——评《魅力东北话》. 新聞戰線. [2019-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4). 
  2. ^ 新觀察》195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