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際空間站上拍攝的北京(右下)和天津(左上)及河北省若干城鎮的夜景

京津冀協同發展(英語: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缩写BTH Coordinated Development[1]),是涵蓋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兩市一省的區域發展戰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帶動中國北方腹地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2]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種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模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

計劃在「十四五」規劃期間,緊抓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構建功能疏解政策體系,實施一批標誌性疏解項目。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加快啟動區和起步區建設,推動管理體制創新。高質量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促進與河北省三河香河大廠三縣市一體化發展。推動天津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持張家口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提高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發揮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先行先試作用,推動京津冀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基本建成軌道上的京津冀,提高機場群港口群協同水平。深化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強化華北地下水超采及地面沉降綜合治理[3]

背景

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助於推動各級各類城市地帶的協同發展,如以倫敦東京首爾巴黎為中心的環首都經濟圈協調發展。改革開放尤其1990年以來,中國區域經濟高速增長,區域經濟失衡格局卻不斷加劇[4],京津冀地區形成了一條環繞京津的經濟斷崖地帶[5],「環京津貧困帶」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京津冀地區的經濟失衡日漸得到京津冀三方的共同關注,「京津冀區域一體化」與「首都經濟圈」相繼寫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然而,受制於自然條件與人文因素[6]的綜合制約,京津冀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坎坷不斷,歷史上形成的「環京津貧困帶」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7]

2001年10月,清華大學建築學家吳良鏞院士主持的「京津冀北城鄉空間發展規劃研究」由建設部組織100多名專家通過論證,提出北京市、天津市為兩核、唐山市保定市為兩翼、廊坊市為腹地、涉及環渤海部分地區一體化的規劃設想(京津冀北,又稱大北京地區,是指由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所統轄的京津唐和京津保兩個三角形地區,以及周邊的承德、秦皇島、張家口、滄州以及石家莊等城市部分地區,中心區面積近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000萬[8])。

2004年2月12至13日,國家發改委召集京津冀發改委在廊坊達成加強京津冀經濟交流與合作的「廊坊共識」。2004年11月12日,作為中國「十一五」規劃期間國家開展區域規劃的先行地區,京津冀都市圈規劃的前期研究工作正式啟動並形成《京津冀專項區域規劃和綜合規劃研究報告》。2005年,媒體報道京津冀區域規劃具體實施方案預計將於2006年3月出爐,後報經國務院待批。[9]

2013年5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天津調研時提出,要譜寫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京津「雙城記」。2013年8月,習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發展問題時,提出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並作重要講話。[2]

2016年2月,《「十三五」時期京津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印發,是中國第一個跨省市的區域的「十三五」規劃。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將根據此規劃編制各自省市的「十三五」規劃[10]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保定市東部設立河北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地[11]

頂層設計

為了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務院成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及相應辦公室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

領導小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擔任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首任組長。[12]

專家諮詢委員會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分為規劃和交通小組、能源環境小組、首都功能定位與適當疏解小組和產業小組四個小組。專家委員會的組長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徐匡迪,副組長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信息安全小組成員鄔賀銓。委員會成員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中國工程院院士、煤化工專家謝克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研究員魏復盛,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布興,中國金屬學會秘書長趙沛,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朱森第,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李曉江,李平,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所長陸化普,中國鐵路總公司經濟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林仲洪,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繼孚,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劉秉鐮,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賀泓。[13]

功能定位

《規劃綱要》明確了京津冀地區的總體定位為「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區域整體協同發展改革引領區、全國創新驅動經濟增長新引擎、生態修復環境改善示範區」,三省市的具體功能定位:

  • 北京市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
  • 天津市為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和改革先行示範區。
  • 河北省為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空間布局

京津冀區域空間格局示意圖

京津冀協同發展確定了「功能互補、區域聯動、軸向集聚、節點支撐」的空間布局思路,以「一核、雙城、三軸、四區、多節點」為骨架。

  • 「一核」即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首要任務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問題。
  • 「雙城」即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要引擎是北京和天津,要進一步強化京津聯動,全方位拓展合作廣度和深度,加快實現同城化發展,共同發揮高端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 「三軸」指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體框架是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個產業發展帶和城鎮聚集軸,這是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體框架。
  • 「四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有明確空間範圍和發展重點的中部核心功能區、東部濱海發展區、南部功能拓展區和西北部生態涵養區等四個功能區。
  • 「多節點」京津冀協同發展將提高包括石家莊、唐山、保定、邯鄲等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張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島、滄州、邢臺、衡水等節點城市的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能力,有序推動產業和人口聚集。

省市合作協議

京津冀三地合作協議

2019年5月26日,北京市通州區、天津市寶坻區、河北省唐山市三地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京唐城際鐵路為紐帶加強合作。[14]

北京市與天津市協議

北京國家大劇院

2014年8月6日,天津市黨政代表團赴北京市學習考察,考察後舉行了天津市北京市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和天津市市長黃興國簽署了六項合作協議。[15]

  • 《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 推進實施重點工作協議》
  • 《共建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合作框架協議》
  • 《關於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合作的協議》
  • 《關於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的協議》
  • 《關於共同推進天津未來科技城京津合作示範區建設的合作框架協議》
  • 《交通一體化合作備忘錄》

北京市與河北省協議

天津大劇院

2014年7月31日,河北省黨政代表團赴北京市學習考察,考察後舉行了河北省北京市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和河北省省長張慶偉簽署了七項合作協議。[16]

  • 《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框架協議》
  • 《共建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協議》
  • 《共同加快張承地區生態環境建設協議》
  • 《共同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協議》
  • 《共同推進物流業協同發展合作協議》
  • 《交通一體化合作備忘錄》

天津市與河北省協議

石家莊河北藝術中心

2014年8月24日,河北省黨政代表團赴天津市學習考察,考察後舉行了河北省天津市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天津市市長黃興國和河北省省長張慶偉簽署了五項合作協議。[17]

  •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合作框架協議》
  • 《推進教育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
  • 《共同打造冀津(涉縣·天鐵)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區合作框架協議》
  • 《推進區域市場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
  • 《交通一體化合作備忘錄》

基礎設施與產業轉移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內部

2014年8月18日,天津港集團與河北港口集團共同出資20億元,在天津東疆保稅港區註冊組建渤海津冀港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統籌規劃利用天津市、河北省兩省市的港口資源及航運要素,優化京津冀區域港口的合理分工和產業布局。[18]12月30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省市政府和中國鐵路總公司簽署協議,按照3:3:3:1的比例共同出資成立註冊資本100億元的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19]

2016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共同制定了《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南》,以推進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發揮三地比較優勢、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和承接,形成空間布局合理、產業鏈有機銜接、各類生產要素優化配置的發展格局。

2019年9月25日,地跨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九州鎮與北京市大興區榆垡禮賢兩鎮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啟用,依託大興機場的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也於2019年掛牌。

智庫

南開大學於2017年4月成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院[20]

參考文獻

  1. ^ 国新办公布61个重大国家战略常用关键词英文译法-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 [2021-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 
  2. ^ 2.0 2.1 打破"一亩三分地" 习近平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七点要求. 北京. 新華社. 2014年2月27日 [2014年8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5月29日). 
  3. ^ 鏈接至維基文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維基文庫 (中文). 
  4. ^ Qi Yuanjing; Yang Yu; Jin Fengju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and its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PDF). 2013-11-01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2-22). 
  5. ^ 潘文卿.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 2010-01-01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 
  6. ^ 吳曉剛; 張卓妮. 户口、职业隔离与中国城镇的收入不平等 (PDF). 2014-06-01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2-06). 
  7. ^ 劉浩; 馬琳; 李國平. 1990s 以来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失衡格局的时空演化. 2016-03-01 [2017-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8. ^ 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项目进行总结评审. [失效連結]
  9. ^ 《京津冀专项区域规划和综合规划研究报告》将收官. 燕趙都市報. 2005年11年11日 [2014年9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10. ^ 趙展慧; 賀勇; 朱虹; 楊柳. 首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印发. 2016-02-16 [2016-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24). 
  11. ^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系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第三个国家级新区. 燕趙都市報. 2017年4年2日 [2017年4月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4月2日). 
  12. ^ 曾偉.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成立”发出啥信号. 人民網. 2014年8月8日 [2014年8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9月3日). 
  13. ^ 曾偉. 孙春兰会见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 人民網. 2014年6月20日 [2014年9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9月6日). 
  14. ^ 劉鴻遠. 張凌 , 編. 京津唐将携手打造“京东黄金走廊”. 唐山勞動日報 (環渤海新聞網). 2019-05-27 [2019-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 
  15. ^ 京津携手深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双城联动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天津日報. 2014年8月7日 [2014年8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9月3日). 
  16. ^ 我省党政代表团赴北京学习考察. 河北日報. 2014年8月1日 [2014年8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9月3日). 
  17. ^ 我省党政代表团赴天津学习考察. 河北日報. 2014年8月24日 [2014年8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9月3日). 
  18. ^ 王子約. 三重点领域领衔 破题京津冀协同发展. 第一財經日報. 2014-10-05 [2014-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5). 
  19. ^ 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揭牌 初期注册资本100亿. 中國新聞網. 2014-12-31 [2014-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20. ^ 南我校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 南開新聞網. [2017-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7).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