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鄭伯繻(?—前581年),姓,名,是鄭襄公之子,鄭成公的庶兄,稱公子繻。前582年秋,鄭成公前去晉國進行外交活動,被晉國人以勾結楚國的罪過扣留。[1][2]鄭卿公孫申謀劃改立國君,以便讓晉國釋放鄭成公。[3]次年三月,公子班立公子繻為君,一月後鄭人殺死公子繻,立鄭成公的兒子髡頑為君,公子班逃到許國。[4][5]

參考文獻

  1. ^ 《左傳·成公九年》:秋,鄭伯如晉。晉人討其貳於楚也,執諸銅鞮。
  2. ^ 《史記·鄭世家》:成公三年,楚共王曰「鄭成公孤有德焉」,使人來與盟。成公私與盟。秋,成公朝晉,晉曰「鄭私平於楚」,執之。
  3. ^ 《左傳·成公九年》:鄭人圍許,示晉不急君也。是則公孫申謀之,曰:「我出師以圍許,為將改立君者,而紓晉使,晉必歸君。」
  4. ^ 《左傳·成公十年》:鄭公子班聞叔申之謀。三月,子如立公子繻。夏四月,鄭人殺繻,立髡頑。子如奔許。
  5. ^ 《史記·鄭世家》:四年春,鄭患晉圍,公子如乃立成公庶兄繻為君……亦殺君繻,迎成公。
前任:
鄭成公
春秋鄭國君主
前581年
繼任:
鄭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