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盧作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盧作孚
性別
出生盧魁先
1893年4月14日
 大清四川省重慶府合州
逝世1952年2月8日(1952歲—02—08)(58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重慶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別名盧思
職業政治人物、企業家
活躍時期20世紀
經歷
代表作

盧作孚(1893年4月14日—1952年2月8日),原名盧魁先,後改名盧思,字作孚,[1]以字行,男,四川省重慶府合州(今屬重慶市合川區)人,近代中國實業家,民生輪船公司(現民生集團的前身)的創辦者,北碚的開拓者[2],他領導了1938年的人員物資自武漢、宜昌向四川的大轉運。他是國民政府全國糧食局長、工礦團體西區選出之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經中共方面游說,1949年後拒絕政府邀請撒台,轉而支持新中國。1952年在三反運動中被批判,自殺而死。

生平

早年

1893年4月14日生於重慶合川,因家境貧寒,上完小學即輟學。[3] 1910年,盧作孚加入同盟會並參加了四川的保路運動

實業建設

1935年時任民生實業公司總經理的盧作孚
1935年 盧作孚先生講演

1926年創辦民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逐步發展為擁有140多艘江海輪船和近萬員工的大企業,並持有重慶天府煤礦三分之一的股份。1940年就任中華民國全國糧食局局長。[4]

  • 北川鐵路
    1927年8月,盧作孚從上海聘請丹麥工程師守爾慈勘測設計修建,總長18公里,克服種種困難,於1935年3月全線通車。該鐵路有火車頭、貨車廂、客車廂、水車廂,常年穿行於當時屬於江北縣與合川縣界的文星鄉和戴家鄉境內(今北碚天府礦區),不但使此間的煤礦開採進入了新時代,並成為了當時北碚的一大景觀,成為了四川的第一條鐵路。
  • 峽區地方醫院
    即現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又名民生醫院。盧作孚1927年用舊廟作院址,「創辦一個地方醫院,為遠近的人民治療疾病」而創辦,抗戰時期為江蘇醫學院。「情系民生、追求卓越」為辦院理念。1936年,盧作孚主持峽區舉辦了敬老會,旨在「提倡健康的人生」。
  • 《嘉陵江》報 1928年3月4日, 盧作孚改組《學生週刊》,創辦了三日刊《嘉陵江》報,刊載省內外現代的國防、交通、產業、文化和嘉陵江三峽各項事業的消息。盧作孚以「努力的同人」的名 義,在《發刊詞》中說:「嘉陵江是經過我們這一塊地方的一條大河,我介紹的卻是一位小朋友。我們盼望這個小報傳播出去,同嘉陵江那條河流一樣廣大,至少流 到太平洋……」由於白話淺顯易懂,編輯簡明扼要,新聞素材豐富,專人派送發行,時效性強,受眾廣泛,該報很快就改為兩日刊。1931年1月改為《嘉陵江日報》,贏得廣大讀者喜歡。
  • 中國西部科學院
    即現重慶自然博物館。1930年3月,盧作孚派人打菩薩,將火焰山東嶽廟上殿改建博物館。在蔡元培黃炎培翁文灝等大力支持下,於同年9月成立了中國西部科學院,盧作孚任院長,陳列有風物、衛生、工業、煤炭等物品。隨後,設立了地質、生物、理化和農林等研究所。
  • 三峽染織工廠
    即後來的大明織布廠、重慶絨布總廠。1930年10月,三峽染織工廠由峽防局工務段改組成立,盧作孚任董事長,是四川第一個機械織布廠。其廣告曰:「三峽國布,風行全國;花樣新穎,永不褪色」。
  • 天府礦業公司
    1933年,盧作孚促進北川鐵路沿線的五個較大的煤廠合併,成立了天府礦業公司。抗戰時,盧作孚與「煤油大王」孫越崎促成了天府煤礦與河南中福煤礦公司的合作,使天府礦業採用了礦燈照明和絞車提升,設備、器材和技術不斷加強,產量大大提高,為中國戰時首都重慶的供煤量達45%。

建設北碚

1937年 時任四川建設廳廳長的盧作孚視察北碚

盧作孚是北碚的開拓者,被喻為「北碚之父」[5]

  • 北碚花園城的雛形
    盧作孚文選載:「北碚面臨嘉陵江,高出江面八丈以上,然而是要被洪水淹沒的。後面被一條溪流圍繞著,中央高而周圍低,每被洪水淹沒的時候,市場的人無法逃避。最好是將溪流填了起來與北碚一樣平,作人們逃避的道路,而且增加現在無法發展的市場一倍以上的地面。」據盧作孚的次子盧國紀先生著文說:「父親依靠全體民眾的辛勤勞動,環繞北碚後面的一條很深的溪流填築起來了。北碚市區的面積也成倍地擴大了。父親以青島的建設為藍圖,建起了北碚第一個街心花園,並在北碚的周圍種上了從上海帶回來的梧桐,使北碚有了一個花園城市的雛形。」
  • 兼善中學
    1930年秋,盧作孚所辦北碚私立兼善中學開學。「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詮釋了「兼善天下」的辦學理念,立校訓「捨得幹,讀兼善」傳承至今。當時,兼善中學辦有兼善農場、兼善餐廳、兼善公寓和石灰廠籌實業,既是培育學生的勞動基地,又堅持了自力更生地辦學。
  • 重慶北溫泉 北碚公園
    1927年,盧作孚一到北碚不久,就利用縉雲山下的南宋初建的溫泉寺創辦嘉陵江溫泉公園,增建溫泉游泳池、浴室、餐廳等設施,成為了中國最早的溫泉公園。1927年底開始,盧作孚組織在北碚新營房受訓練的各期青年學生,在北碚火焰山上修建平民公園,即現北碚公園
  • 北碚圖書館
    「創辦一個圖書館,供給近的人們到館裏讀書,遠的人們到館裏借書。」1928年,盧作孚在北碚關廟,利用大家捐贈的四百本書,辦起了峽區圖書館,即現在的北碚圖書館,人們親切地稱「紅樓圖書館」。
  • 北碚體育場
    1927年8月,盧作孚在北碚鞍子壩租了一塊土地,著手建體育場,於第二年建成,命名為「北碚體育場」。1929年4月20日至26日,盧作孚主持峽防局在這裏舉辦了四川近代體育史上規模最大、專案最多、參加面最廣的「嘉陵江運動會」,來自重慶江北巴縣璧山合川和北碚共38個單位及社會團體的1161名運動員踴躍角逐。

在抗戰運輸及宜昌大撤退中的貢獻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政府不得不撤離東部地區的政府機構、學校、工廠和人民到西部後方,以維持長期的抗戰所需國力。物資和人員的大規模轉移成為戰時交通運輸的主要挑戰。在1937年,盧作孚的民生實業公司和多家公司合作從上海、鎮江、南京等地點搶運大量人員和物資到武漢、宜昌。[6]其中,1937年10月、11月間,民生實業公司利用其南京辦事處所屬澄平碼頭,從南京搶運到漢口的物資,共6491噸,包括10月公物2957噸,11月公物2877噸,另搭商貨657噸。同年10月至12月間,民生公司運送了金陵兵工廠槍彈廠的2000噸器材,由蕪湖運至重慶。[7]

1938年1月,中國政府任命盧作孚為交通部次長,負責指揮戰時水陸運輸。隨着日軍逼近,1938年10月武漢淪陷,大量人員和物資聚集在宜昌,迫切需要撤離入川。此時,除了蘇聯有限軍援外,其他國家皆袖手旁觀,滯留在宜昌的人員和物資對抗戰前景至關重要。當時四川不通鐵路,公路亦少,渝宜之間惟水路可通。然而,從12月開始,長江渝宜段會進入長達5個月的枯水期,無法通行輪船,撤運工作的時間非常緊張。[8]當時可供往返渝宜的24艘輪船中,民生公司占了22艘,成為宜昌撤退的主力。盧作孚於1938年10月23日抵達宜昌,指揮撤退。由於輪船運力不足,他又請求交通部在重慶徵集2000艘木船,有關部門在湖北又徵集了800艘木船,參與撤離。在40天內,大部分滯留在宜昌的人員被運走,物資的三分之二被轉移,再過20天,所有物資也全部轉移。因受日寇軍機轟炸,民生公司在運輸中損失輪船16艘,116名員工犧牲、61名傷殘。[6]

宜昌大撤退中,盧作孚指揮船隊總計將3萬多人和9萬多噸物資安全送達大後方,這相當於民生公司1936年全年的運輸總量。宜昌大撤退涵蓋了眾多軍工、輕重工業和航空工業單位,如兵工署22廠、23廠、24廠、25廠、金陵兵工廠、兵工署陝西廠、兵工署河南鞏縣分廠、兵工署河南汴州廠、湘桂兵工廠、南昌飛機廠、航委會無線電廠、航委會宜昌、安慶、揚州航空站、上海鋼廠、大鑫鋼鐵廠、周恆順機器廠、中福煤礦、大成紡織廠、武漢被服廠等,代表着中國軍工、輕重工業和航空工業的精華。[6]據國民政府經濟部統計,宜昌大撤退搶運進來的兵工廠和民營企業機器設備,每月可造手榴彈30萬枚、迫擊炮彈7萬枚、飛機炸彈6千枚、十字鎬20多萬把。日寇在檢討武漢會戰得失時,認識到宜昌大撤退的作用:「假定昭和十三年(1938)攻占武漢作戰的同時就攻占宜昌,其戰略價值就大不一樣了。一定能置中國的民族工業於死地。」[8]由於宜昌大撤退的緊張和重要性,著名教育家晏陽初將其稱為「中國實業上的敦刻爾克」。[6]

截至1940年6月宜昌淪陷前,民生公司共計撤運了150餘萬人和100多萬噸貨物,並累計運送了270餘萬人的川軍出川參與抗戰。[9]其中機關、團體、學校、工廠、醫院等單位入川的旅客6.4萬人,包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以及中央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金陵大學大廈大學中央陸軍學校航空機械學校、國立戲劇學校等數十所院校的師生。[10]從1936年到1945年,由民生公司承擔的客運量從41萬人次增長到488多萬人次,增長10.9倍,年均遞增率高達31.7%,貨運量從8萬噸增加到17萬噸,淨增約9萬噸,增長1.1倍,年均遞增率達8.6%。[11]由於在抗日期間辦理軍運卓有勞績,中國政府1939年1月授盧作孚三等采玉勳章,1944年5月授二等卿雲勳章,1945年10月授勝利勳章。[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中國政權更迭,蔣介石政權要求要他到台灣繼續他的航運事業,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動員他北上投靠新政權。最終盧作孚在中共地下黨的說服和安排下,1950年6月10日,他帶着他在香港的船隊投奔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與新政權簽訂了公私合營的協議。[13]

1950年6月,盧作孚到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並被增選為全國政協委員。期間曾與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雲等中共領導見面。同年10月回到重慶,後被任命為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3]

1951年初到川南參加土地改革。[3]

三反五反運動期間,民生公司因經營狀況不佳,財務逐漸陷入困境。1952年2月5日,民生公司的川江主力船「民鐸」號在豐都觸礁沉沒。2月8日上午民生公司召開「五反」動員大會,盧作孚被揭發「腐蝕拉攏國家幹部」。當晚,盧作孚在重慶民國路20號家中吞服安眠藥自殺身亡。[3][14][15][16] 盧在一張草紙上留下遺囑:

1980年,中共四川省委為盧作孚作出的政治結論中說:「盧作孚為人民做過許多好事,黨和人民是不會忘記的。」對盧作孚的一生作出了肯定的評價[3]

參考文獻

  1. ^ 卢作孚简介. 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高層培訓中心. [2023-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9). 
  2. ^ 重庆北碚:发扬卢作孚创新精神 科学城北碚园区建设一天一个样-中国网·两江重庆. 中國網. [202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30). 
  3. ^ 3.0 3.1 3.2 3.3 3.4 盧國綸. 卢作孚之死. 南方周末. 2005年4月21日, (第1106期) [2012年1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5日).  已收入劉曉磊 編. 原来如彼:《南方周末》往事版文录. 南方日報出版社. 2006: 95–105. ISBN 7-80652-477-0. 
  4. ^ 全国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重庆北碚)侧记 _中国政协_中国. 中國網. [202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30). 
  5. ^ 中国“船王”卢作孚文物在渝展出- Micro Reading. 中國日報. [202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30). 
  6. ^ 6.0 6.1 6.2 6.3 盧國倫. 记卢作孚领导的宜昌大撤退:中国实业的敦刻尔克. 新華網. [2023-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8). 
  7. ^ 簡笙簧. 抗战初期民生公司主导的“大内迁”. 中國新聞網. [2023-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8). 
  8. ^ 8.0 8.1 李浩然. 中国版“敦刻尔克”:一段同样不能遗忘的历史. 新華每日電訊. [2023-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9). 
  9. ^ 陳青冰、周文沖. 追怀典范卢作孚. 新華每日電訊. [2023-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8). 
  10. ^ 饅頭說. 宜昌大撤退,中国的敦刻尔克. 虎嗅. [2023-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9). 
  11. ^ 郭祥. “满腔里是为社会服务”的卢作孚. 九三學社重慶市委員會. [2023-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9). 
  12. ^ 盧國倫. 记卢作孚领导的宜昌大撤退:中国实业的敦刻尔克. 新華網. [2023-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8). 
  13. ^ 实业为国 初心不改(爱国情 奋斗者)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中國經濟網. [202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30). 
  14. ^ 章立凡. 哀莫大于心死. 《財經》. [2009-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09) (中文(簡體)). 
  15. ^ 赵晓铃 《财经网》 回应章立凡:卢作孚先生自杀前的一个重要细节. [2009-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6). 
  16. ^ 章立凡 《财经网》 也谈卢作孚自杀的一个细节:历史是一张拼图. [2009-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6). 
  17. ^ 莊秋水. 卢作孚的最后时刻. 東方歷史評論. 2019-01-15 (中文(簡體)). 

延伸閱讀

相關組織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