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勒山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勒山之戰
建州後金)統一女真滿洲)戰爭的一部分
日期1593年農曆九月
地點
古勒山(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上夾鄉古樓村西北)
結果 建州女真獲勝
參戰方
葉赫哈達烏拉輝發科爾沁錫伯卦勒察朱舍里訥殷 建州
指揮官與領導者
葉赫貝勒
·布寨
·納林布祿
哈達貝勒
·孟格布祿
烏拉貝勒
·滿泰
輝發貝勒
·拜音達里
蒙古科爾沁貝勒
明安
建州衛都督僉事努爾哈赤
兵力
約3萬 約1萬
傷亡與損失
陣亡4000餘人,傷不詳 傷亡不詳

古勒山之戰,是明朝末年女真滿洲)統一戰爭的轉折點。此戰改變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的力量對比。史書記載,努爾哈赤自此「軍威大震,遠邇懾服」。

起因

努爾哈赤以微末之力起家,故素來被自認為「世積威名」的海西眾貝勒們所輕視,但自萬曆十一年(1583年)以十三副盔甲起兵以來,其僅用五年時間便統一建州三衛。萬曆十五年(1587年)六月,又頒布國政。建州女真的逐漸強大終於引起了海西女真的不安。哈達貝勒扈爾干、葉赫貝勒納林布祿等試圖以結親的方式對努爾哈赤進行控制,但未能奏效。隨後,以葉赫為首的海西諸部數次對努爾哈赤進行勒索,企圖脅迫其割地以限制建州女真的擴張,均被努爾哈赤嚴詞拒絕。他們一方面對建州在外交上施加壓力,另一方面,則暗中醞釀聯合出兵討伐建州。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六月,見威逼恐嚇無效,葉赫糾結哈達、烏拉、輝發四部之兵去劫建州戶布察寨。努爾哈赤聞訊率兵前來,追至哈達領地富爾佳齊寨時與哈達貝勒孟格布祿統領的哈達兵相遇。努爾哈赤親自殿後,希望將敵軍引入埋伏。這時追兵逼近,努爾哈赤一箭射中一追兵馬腹。突然,努爾哈赤所乘之馬受驚,幾乎使其墜地,三名哈達騎兵趁勢向努爾哈赤砍去。正在這時,安費揚古及時出現,將三人殺死。努爾哈赤整裝坐定,一箭射中孟格布祿的坐騎,孟格布祿改乘其部下之馬逃走。富爾佳齊之役,努爾哈赤勝利而歸。

戰爭經過

戰前布置

然而,海西貝勒貴族們不能接受富爾佳齊之役的失敗,因此規模更大的一場戰役爆發了。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以葉赫貝勒布寨、納林布祿為盟主,海西葉赫哈達烏拉輝發聯合蒙古科爾沁錫伯卦勒察、以及長白山珠舍里訥殷共9部3萬軍隊,兵分三路進攻建州女真。九部聯軍將大本營駐紮於渾河北岸,朝著扎喀關(今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境內)及古勒山(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上夾鄉古樓村西北)一帶進逼。努爾哈赤獲悉後,根據地形進行周密的布置,確定了搶占高處、憑險據守、誘敵深入,最後以伏兵出奇制勝的兵略方針。在布置完滾木礌石等防禦工事後努爾哈赤就就寢入睡。其福晉袞代以為其恐懼亂了方寸,將其推醒。努爾哈赤表示,「人有所懼,雖寢,不成寐;我果懼,安能酣寢?前聞葉赫兵三路來侵,因無期,時以為念。既至,吾安心矣……」之後,努爾哈赤安寢如故。

雙方交戰

第二日,努爾哈赤派出武理堪前去偵查,擒獲葉赫一卒。經訊問得知來犯之敵有3萬之眾,多達三倍於己的兵力使建州上下聞之色變。但努爾哈赤認為,對方人馬雖眾,但是首領甚多,調度雜亂不一,只要傷其頭目一二人,便可將九部聯軍擊潰。九部聯軍先後圍攻扎喀城、黑濟格城,均不克,聯軍又被建州軍在沿途設置的重重障礙工事所阻攔,首尾如同數段長蛇一樣行至古勒山下。第三日,努爾哈赤率兵馬據險布陣,聯軍主帥葉赫貝勒布寨納林布祿對赫濟格城發動連續進攻,雙方互有傷亡。努爾哈赤派大將額亦都率領精銳騎兵百人,趕往赫濟格城誘敵,同時令古勒山各守軍作好伏擊準備。額亦都剛到赫濟格城與聯軍交戰不久,即假裝敗逃。布寨不知是計,率軍疾馳直至古勒山下。聯軍背對渾河,仰攻古勒山。這時,山上滾木擂石齊下,額亦都調頭殺向聯軍。聯軍主帥布寨躲避不及,被滾木絆下馬來,一名叫吳談的建州勇士見狀當即將其斬殺。納林布祿看到兄弟被殺昏倒在地,被屬下急忙救走。聯軍在失去主帥的情況下陷入混亂。數萬士兵各自落荒而逃,卻擁擠於山間狹途,混亂不堪。科爾沁貝勒明安,馬陷泥潭不能出,情急之下居然騎着一匹無鞍之馬逃跑。建州軍從山上一擁而下,趁勢掩殺,聯軍慘敗,烏拉貝勒滿泰之弟布占泰也被生擒。建州軍一路追擊至100餘里之外的輝發部境內。直至天黑,努爾哈赤才收兵回城。

戰果

此戰,建州軍斬葉赫貝勒布寨等聯軍將士4000多人,擒烏拉貝勒滿泰之弟布占泰等,獲戰馬3000匹,大獲全勝。

影響

在古勒山之戰後,九部聯軍的慘敗改變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之間的力量對比,導致了海西後來的滅亡。努爾哈赤一戰成名,「軍威大震,遠邇懾服」。明廷晉升其為左都督正二品龍虎將軍,努爾哈赤則自稱「女直國建州衛管束夷人之主」。同年十月,努爾哈赤以古勒山大勝之餘威消滅了參與了九部聯軍的珠舍里部。十一月,努爾哈赤命額亦都、噶蓋、安費揚古三將率兵攻打訥殷駐地佛多和山城,連攻三月,於次年(1594年)正月斬路長搜穩和塞克什,再加上早前已經征服的鴨綠江部,努爾哈赤又完全將長白山女真納入了自己的統治範圍之內。至此,努爾哈赤起兵十年,「各部環滿洲而居者,皆為削平」,最終統一滿洲各部,建立後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