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菊
台灣山菊 | |
---|---|
台灣山菊的花序。攝於台灣陽明山國家公園。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類植物 Asterids |
目: | 菊目 Asterales |
科: | 菊科 Asteraceae |
屬: | 大吳風草屬 Farfugium |
種: | 大吳風草 F. japonicum
|
變種: | 台灣山菊 F. j. var. formosanum
|
三名法 | |
Farfugium japonicum var. formosanum (Hayata) Kitam., 1939
|
台灣山菊(學名:Farfugium japonicum var. formosanum)多年生草本植物,僅分佈於臺灣。廣泛分佈於全臺道路兩側、林緣、山壁與多岩石的草地。海拔100-2000m皆有分佈。陽明山國家公園巴拉卡公路一帶有多且穩定的族群。 與山菊(Farfugium japonicum (L.) Kitam.)之型態差異在於其葉緣微波浪狀且具有明顯鋸齒。[1]
型態
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粗壯地下莖。莖具灰褐色毛或光滑無毛,基生葉厚,腎形,徑4-15 x 6–30 cm,葉緣波浪狀、淺裂或鋸齒狀,具7-9齒。葉柄不具翼,長10-38 cm,基部膨大,表面密被絨毛。
秋末冬初開花。花梗長30-75cm,具有苞片。頭花呈疏鬆的繖房花序,花序梗長1.5-7cm。總苞苞片等長,長橢圓形,具有細毛。小苞片狹長披針形。花序外圍顯眼者為舌狀花,雌性花,花冠黃色;中央為管狀花,花冠深黃色,為兩性花。瘦果圓柱狀,長5-6.5 mm,具毛。冠毛長8-11 mm,白色剛毛狀,不等長。
染色體數2n=60。[2]
命名歷史
1919年,日籍植物學者早田文藏在其著作《台灣植物圖譜》中首先發表,命名為Ligularia tussilaginea var. formosana[3]。
1928年,時任臺北帝國大學理學部助教授的山本由松在其著作《續台灣植物圖譜》中將其更名為L. nokozanensis[4];其後,正宗嚴敬於1933年將其重新命名為 L. formosana。
1939年,日本京都大學菊科植物分類學者北村四郎於日本植物分類學會期刊《Acta phytotaxonomica et geobotanica》中將其改置於山菊屬(Farfugium),命名為F. japonicum var. formosanum,為山菊的一個變種[5]。
1989年所出版之《中國植物誌》第77(2)卷將其與原變種F. japonicum var. japonica併為一種,並將其中文寫作為大吳風草[6]。
2000年所出版之《臺灣植物誌》第二版第4卷則依其葉緣型態差異,維持了北村四郎的分類處理,仍視台灣山菊為一變種[7]。
參考文獻
- 臺灣植物誌編輯委員會. 台灣山菊. 《臺灣植物誌》第二版.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7-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2009. 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PG III.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61: 105–121.
參考文獻
- ^ 臺灣植物誌第二版 第4卷. [2017-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 ^ Peng & Hsu, 1978 (PDF). [2017-03-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0-02).
- ^ 臺灣植物圖譜 Icones Plantarum Formosanarumosa Vol. 8. [2017-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 ^ 續臺灣植物圖譜 Supplementa Iconum Plantarum Formosanarum Vol. 4. [2017-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 ^ 臺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台灣山菊. [2017-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 ^ 中国植物志 第77(2)卷. [2017-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2).
- ^ 臺灣植物誌第二版 第4卷. [2017-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