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五十四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民革命軍第五十四軍,是陳誠土木系嫡系部隊。[1]

歷史

淞滬會戰期間,以陳誠起家嫡系第14師(師長陳烈)於1937年10月17日在上海嘉定成立第五十四軍,隸屬第十五集團軍。軍長霍揆彰。血戰羅店

1938年2月在武昌整補,第55師轉隸本軍。不久,第55師調出。由於湘軍第二十二軍撤銷,該軍第18師(師長朱耀華/蕭文鐸/李芳郴)、第50師撥隸本軍。第18師原為張輝瓚部。第50師原為譚道源部。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戰爭的龍岡戰鬥中,第18師被全殲,師長張輝瓚被俘後處決。1931年3月以原第18師殘存的第54旅為基礎重建第18師,朱耀華任師長。所屬兩個旅,分別由易振湘、喻鏡淵任旅長。第50師,譚道源兼(繼任岳森、成光耀)任師長,50師所屬兩個旅,分別由彭璋、朱剛緯任旅長。1937年8月,第二十二軍參加了淞滬會戰,堅守大場陣地,傷亡嚴重。10月26日大場被日軍攻占後,第18師師長朱耀華自戕。第50師師長成光耀在此次會戰後調離,張瓊繼任第50師師長。[2]

參加武漢會戰。1938年9月上旬,日軍第9師團開始從瑞昌陽新進犯。9月19日,日軍突破第五十四軍、第十三軍防線並向黃橋、坡山猛攻。當晚,守軍主力轉至陽瑞公路兩側山地。日軍將主攻方向轉向公路北翼的雞籠山。守軍第18師師長李芳郴擅自率部退至二線陣地朱婆山,致使圍殲深入之敵於陽(新)瑞(高)公路的計劃落空。蔣介石電令第九戰區第二兵團司令張發奎和師長李芳郴:「着令死守半壁山、富池口,如再後退,應即將師長及其官兵照連坐法就地槍決。」1938年9月14日日軍又向朱婆山、背膀山發起進攻,同時又派大批掃雷艦破壞江中水雷封鎖線。9月21日下午朱婆山瀕臨失守,張發奎先後抽調第九十八軍193師奉命抽調楊昆源團、王博函團增援朱婆山,緩解危局。9月22日日軍第9師團波田支隊在艦炮火力掩護下,再次向朱婆山展開進攻。9月22日晚,朱婆山守軍第18師師長李芳郴獨自離開防區向陽新城方向逃走,不知去向。23日上午9時該師殘餘部隊自動撤至半壁山附近,致富池口失陷,給半壁山以及江北田家鎮要塞造成極大威脅。蔣介石下令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法執行總監部通緝捉拿李芳郴,調第14師第42旅旅長羅廣文代理第18師師長。9月29日田家鎮被日軍攻占。接着日軍又集中兵力猛攻半壁山要塞,10月4日半壁山要塞陷落。10月12日,日軍占領湋源口。

武漢會戰失敗後,羅廣文率第18師到益陽整訓,提出:「賭博者殺、貪污者殺、姦淫婦女者殺、擾民者殺」。1939年2月,第18師調歸第十八軍。1939年2月,第198師從第八十七軍歸第五十四軍建制。第198師原為湖南省湘西地方保安隊改編組建,兵員素質極差。後軍長黃維把第198師的兩個建制團分別納入第14師和第50師,而將第14師和第50師各抽調一團編入第198師,使3個師的戰鬥力達到基本平衡外,還讓54軍各部之間的人事交流,第198師嫡系化。

1939年7月陳烈霍揆彰任軍長,隸屬第二十集團軍,先後參加南昌會戰隨棗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底轉隸第四戰區,參加1939年冬季攻勢作戰第一次粵北戰役),奪回廣東粵北城鎮英德翁源等地。1940年2月開赴廣西參戰,收復賓陽。1940年10月下旬,軍長陳烈富寧拔牙受感染,蔣介石聞訊派出專機欲接其至重慶治療,但專機未到陳烈便身亡,年僅38歲。1940年12月27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追贈陳烈中將軍銜。按陳烈遺囑,遺體運至廣西南嶽絡絲潭安葬。

1941年1月第54軍從廣西天保、靖西和廣東三水向滇東南富寧、文山、麻栗坡、馬關移防,陸續進駐文山地區,接替滇軍第60軍第184師防務並進入麻栗坡、馬關、河口一線陣地。對抗駐兵法屬印度支那的日軍,隸屬於第九集團軍。陳烈富寧因拔牙感染病故。軍部先駐富寧縣城,後移駐今文山市古木鎮。該軍編為:

第54軍主力(兩個師)配置於平遠街、瓦廠溝、油房、老普寨、黑神廟、上平壩、板橋街、田邊、八三老阱、落雀、牛龍山、新寨、菊花山、馬店等地,一部(一個師)配置於新發寨、老卡、松毛山、南溫河、圖田、瓦廠、亮蛇、白石岩、牛耳山、新路坡、麻栗山、大壩、龍溝街、緣河街、董干至南利河等地。第一線各師各派一部兵力占領大南溪,茅草寨、新店汛、南拉、汪子寨、老卡汛、老凹山、小壩子、花郎、老尹山、牛馬郎、金廠、楊家寨、田房、南松、新營盤、黃瓜坡、猛洞、新寨、響水灣、天寶、闊沖、上下月亮寨、河拿壩、攀枝花、達竽、那臘、茅山、八銃、銃溫、馬處寨、茅草坪、水源頭等要點。

集團軍總司令關麟征黃維有矛盾。1943年4月黃維調任軍事委員會中將高參,張耀明繼任軍長。1943年8月張耀明土木系站不住腳調出,8月3日方天第十八軍軍長調往昆明任第五十四軍軍長(9月22日升任第二十集團軍副總司令,1944年8月任軍政部軍務司長)。1943年隸屬昆明行營

1943年9月,開赴祥雲整訓。1943年12月,納入中國遠征軍編制。1944年4月,為了加強印緬戰場反攻力量,已經在滇越國境與駐印度支那日軍對峙三年的五十四軍第14師和第50師從雲南省祥雲縣雲南驛機場空運至印度萊多汀江機場。1944年8月,新一軍奉命在緬北重鎮密支那分編:以新編第38師為基礎擴編為新一軍,轄新38師、新30師、第50師(張瓊/1940年2月楊文瑔/1942年11月鄭挺鋒/姚國俊/1943年8月鄭挺鋒/1944年4月潘裕昆);以新編第22師為基礎,擴編成新六軍,轄新22師、第14師(闕漢騫/1944年4月龍天武)。廖耀湘任新六軍軍長。1944年12月新六軍回駐雲南曲靖。1945年3月開赴湖南芷江,曾於黔陽阻擊日軍。抗戰勝利後進駐南京受降。

1944年7月方天調任軍政部軍務司長,闕漢騫接任軍長。轄土木系骨幹第36師(陳瑞柯/1940年7月李志鵬)、第198師(王育瑛/1941年1月鄭挺鋒/1942年11月葉佩高/1944年8月劉金奎)、預備二師顧葆裕。1944年8月第五十四軍在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編成內參加了騰衝收復戰,第二十集團軍官兵共陣亡9168人,傷10,200餘人,其中第五十四軍陣亡5,000多名。198師在騰衝戰役中陣亡官佐126名,士兵1335名。[3]

1944年12月,第8師由臨潼空運雲南霑益。1945年2月換裝美械。3月進駐貴州。6月參與反攻廣西的戰鬥,8月收復南寧。日本投降後進駐廣州,編入第五十四軍。

1946年7月,從廣州海運青島,在膠東地區投入內戰,攻占膠州高密,打通了膠河濰河段膠濟鐵路交通。1947年2月開赴青島整訓。膠東攻勢中於1947年9月攻占煙臺,切斷了膠東解放軍的海路補給。

1947年12月第五十四軍改為整編第54師:

1947年12月東北冬季攻勢戰局吃緊,1948年初陳誠把第五十四軍軍部與周文韜第8師、張純198師由青島調錦州,隸屬范漢傑冀熱遼邊區司令部指揮。1948年春以錦州鐵路局交警總隊擴編為暫編第57師,由該局警務處長朱茂臻(抗戰時期杜聿明第五軍炮兵團長)任師長,列入第五十四軍建制,1948年9月廖定藩接任師長,1948年9月改稱第291師。留在膠東的整編第36旅,繼續以整編第54師名義駐防,副師長葉佩高升任整編師長;山東保安部隊改編的整編第270旅,以及整編第7旅編入整編第54師。後於1948年9月整54師改稱第五十軍

遼瀋戰役

遼瀋戰役前夕,在錦西整補的新六軍暫編62師暫歸第五十四軍指揮。該師是1947年11月以東保特務團---原200師598團、東北交警第13、第14總隊編為第169師為兩旅四團變3團制多出來的1個團、新六軍軍直工兵營搜索營和輜重營抽調官兵加上補充兵組建的一個團組成。因而暫編62師是標準的中央軍嫡系。1947年11月10日新六軍暫編62師進占法庫縣城。東北冬季攻勢中,暫編第62師於1948年2月17日突圍,在昌圖縣紅石槽村被追殲,斃傷1,200人,俘6,000人。後暫62師的殘餘兵員補入新六軍其餘部隊,暫62師的幹部架子到錦西補入新兵整訓,後改番號為第296師。1948年11月第296師改隸第52軍,從葫蘆島海運上海。1949年2月24日由無錫移駐蘇州,師部駐虎丘,師長劉梓皋。4月23日離蘇。5月27日296師調金門撤銷。

1948年8月28日,東北人民解放軍冀察熱遼獨立第六師留下第18團第一營在承德城周圍繼續監視第十三軍,獨立第六師主力用一周時間急行軍東進北寧線,過建昌縣楊家杖子、五家子(今屬元台子鄉),直奔錦西縣西郊的砬子山。1948年9月12日前夕,獨立六師在今葫蘆島市龍崗區南郊乾柴嶺─西郊砬子山─團山子一線布防:

  • 第16團在破壞了草橋溝一帶鐵路後,在東砬子山待命;
  • 第17團在團山子和砬子山之間阻擊錦西援敵;
  • 第18團的兩個營隨師指揮部進至砬子山及後面小英河口、四方台策應。

駐錦西第五十四軍奉命向南增援突然被圍的興城。9月12日上午,錦西、興城第五十四軍各出1個團向心攻擊,被獨立六師擊潰攻勢,斃俘280人、繳獲炮5門、機槍10挺,獨立師傷亡140人。林彪要求獨立六師要再接再厲,拖住敵人,掩護東野主力渡過大凌河實現圍攻錦州、斬斷國軍東西合圍的戰略目標。9月13日,第五十四軍在重炮、飛機掩護下,進攻從早八點一直持續到黃昏,第16團傷亡600人,16團政委劉雲輝親赴一線指揮而負傷。獨立第六師師部警衛排、炊事班、擔架班、通訊班全都補充一線。9月14日早8時,第五十四軍興城一個師、錦西二個師全部出動,在四發重轟炸機、大炮及葫蘆島海上艦炮火力支援下,向獨立六師陣地發起猛烈攻勢,戰鬥持續13小時至黃昏,砬子山陣地易手6-7次,第16團陣地被興城的一個主力師猛攻到黃昏時全團傷亡600人,第17團抗擊錦西兩個主力師陣地數易其手,但最終未丟一寸陣地,三營長負重傷,副教導員卜雲虎犧牲,全團官兵傷亡700餘人。當夜,獨六師奉命撤至興城縣距離沙後所60里的地方休整,立即開始補充兵員,並總結砬子山阻擊戰。此戰全師8,000人,有近2,000人傷亡,殲敵近2,000人。

1948年9月27日,自四平地區南下的第七縱隊,在第九縱隊一部配合下,攻占了錦州以南高橋和西海口,第四縱隊第12師進占塔山。受闕漢騫指揮的暫編第62師遭到重創後逃回錦西。解放軍將錦州與錦西守軍割裂。

1948年11月初遼瀋戰役結束後,該軍自葫蘆島撤退,歸徐州剿總直屬。1948年12月初屬第六兵團,北上增援徐州被阻。1948年12月施有仁接任第8師師長。1949年1月楊中藩接任第198師師長。1949年4月21日第291師師長廖定藩在江蘇丹陽與渡江南下的解放軍作戰陣亡;吳世英接任師長。第五十四軍後撤往上海。5月13日奉令以第291師接替第五十二軍守備大場地區。

1949年6月上海戰役後,撤至奉化臨海。後在象山半島戰鬥損失一部,全軍主力退到金門。是國軍中建制完整地撤至台灣的部隊,成為台灣國軍主力。1952年,第54軍番號撤銷。[4]

第五十四軍主官人事異動與部隊調動

參考文獻

  1. ^ 劉鳳瀚著,《國民革命軍的發展及指揮系統之建立》——民國十四年七月至十七年七月,載《先總統蔣公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1986年10月,第745-752,801-809頁
  2. ^ 劉鳳瀚著,《國民黨軍事制度史》,2008年9月,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第211頁
  3. ^ 《戎馬關山話當年-----陸軍第54軍史略》一書,台北1997年10月版。胡翼煊發行。
  4. ^ 張明金、劉立勤主編,《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2007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第1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