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

1973年塞浦路斯人口地圖。金色代表希臘裔塞浦路斯人,紫色代表土耳其裔塞浦路斯人,紅色代表英軍軍事基地。[1]
日期1974年7月20日-8月18日
地點
結果

 土耳其獲得軍事上的勝利[2][3][4][5][6]

  • 1974年7月20日,土耳其軍隊在塞浦路斯北部登陸。
  • 1974年7月23日,希臘軍政府下台。
參戰方

 土耳其

 賽普勒斯

希臘軍政府
EOKA B
兵力
40,000軍隊[7] 塞浦路斯:
* 12,000軍隊
希臘:
* 2,000軍隊[8]
傷亡與損失
土耳其:
498正規軍死亡
70反抗軍民兵死亡
2,000多受傷
總傷亡3,500多人(包括民眾)
塞浦路斯:
4,500至6,000人傷亡(包括民眾)
2,000至3,000失蹤

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發生於1974年7月20日,土耳其軍隊以保護土耳其裔塞浦路斯人為藉口,侵入塞浦路斯,並占據了全塞浦路斯36%的領土。戰爭發生後,大批居住在塞浦路斯北部的希臘裔塞浦路斯人逃往南方;北部希臘族人口原占北部總人口的80%,戰後,北部希臘族人口迅速下降。與此同時,居住在南方的土耳其族遷往土耳其方控制的北部。1983年,土耳其控制的北塞浦路斯成立了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塞浦路斯從此分裂,即塞浦路斯共和國控制的南部領土與土耳其族控制的北塞浦路斯。塞浦路斯共和國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北塞浦路斯政權僅得到土耳其共和國承認。

戰爭背景

古典時代希臘殖民潮起,塞浦路斯的主體民族一直都是希臘人,其後經過拜占庭帝國統治亦令希臘羅馬文化繼續主導。而然拜占庭帝國於1453年覆滅威尼斯共和國短暫佔領塞浦路斯,但以威尼斯為首的天主教同盟仍於1573年戰敗於奧斯曼帝國,塞浦路斯落入土耳其人之手。

鄂圖曼帝國的殖民將土裔居民、土耳其文化及伊斯蘭教引入塞浦路斯,但同時亦激化了塞浦路斯的種族矛盾。

1878年,鄂圖曼帝國於俄土戰爭中慘敗,被逼割讓塞浦路斯予英國,塞浦路斯自此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殖民者主要以維穩手段統治,盡量壓制各族群之間的衝突。但在二戰後的去殖民化浪潮中,希臘裔塞浦路斯武裝組織於1960年推翻英國殖民統治,塞浦路斯的種族衝突開始白熱化

由1955年起,塞浦路斯開始爆發希臘裔及土耳其裔之間的流血衝突,暴力事件接連不斷。自希裔武裝組織EOKA於1960年成功推翻英國殖民統治起,希裔勢力開始坐大,島上希裔族群間要求塞浦路斯回歸希臘的呼聲日高,更引來希臘政府的注意。1974年,得到希臘軍政府支持的EOKA發動政變,推翻神職出身、立場偏向溫和的總統馬卡里奧斯,繼而扶植激進希臘民族主義分子尼古斯·桑普森擔任總統,惹來土耳其政府不滿,埋下了日後入侵的伏線。

土耳其的第一次入侵

1974年7月20日,土耳其軍隊入侵地點。

1974年7月20日凌晨,土耳其武裝部隊從凱里尼亞以西8千米處的潘塔米利登陸,行動代號「阿提拉行動」。安卡拉電台宣稱此舉旨在保護塞浦路斯土族人的安全以及「維護塞浦路斯的獨立」。登陸土軍遭到塞浦路斯國民警衛隊的兩個步兵連在五輛t-34/85坦克的掩護下多輪反衝擊。塞軍坦克全被擊毀,不得不撤到凱里尼亞城內固守,阻止土軍繼續向首都尼科西亞挺進。塞軍參謀長波法斯中校率領增援部隊趕到凱里尼亞,以3個不滿編的塞國步兵營於20日夜向土軍發起突襲。土軍士兵使用多門無後坐力炮轟擊一座疑似塞軍指揮部的別墅,數發炮彈準確命中目標,別墅瞬間被轟塌,但實際上這是土軍第50步兵團團長卡拉奧格拉諾古魯上校的駐地,上校在內的團部人員喪生。

根據土軍的「阿提拉」作戰計劃,7月20日6時許一個連的土耳其傘兵空降至尼科西亞北面的米亞·米利亞村,試圖突襲奪下尼科西亞國際機場。120名土耳其傘兵着陸在塞軍守備營的陣地上,93名傘兵被擊斃,僅20餘名被風吹離降落區的傘兵倖存。土軍在7月21日至23日,又空投多批傘兵試圖奪取機場,都被防軍殲滅。

7月21日,代號「博拉特遣隊」的土耳其援軍1個坦克連和1個機械化步兵連,由1名准將指揮,搭乘3艘驅逐艦,從本土梅爾辛港出發,前往潘塔米利。塞軍通過無線電監聽截獲這一情報後,拍發了一份明碼電報,聲稱希臘已派遣一支特遣艦隊前往塞浦路斯,並提及3艘「希臘驅逐艦」的大概方位恰恰是「博拉特遣隊」的位置。土耳其空軍迅速調動2個中隊共28架f-100、f-104戰鬥機,轟炸「希臘艦隊」。結果3艘軍艦全部中彈,其中「科卡特佩」號被炸沉。

7月21日傍晚,希臘空軍出動15架運輸機執行代號「尼基」的空運行動,將1個營的希臘部隊空運至尼科西亞機場,協防塞軍。但守衛機場的塞軍高射炮密集開火,前兩架希臘運輸機立刻遭到重創,勉強掙扎着完成迫降,第三架運輸機被凌空打爆,該機人員全部喪生。塞軍獲悉空運的是希臘友軍後,才停止射擊,後續運輸機得以安全降落。

7月22日,經歷被誤擊的土軍「博拉特遣隊」在潘塔米利登陸後突破塞軍防線,於當天下午控制了凱里尼亞城,打開通向尼科西亞的道路。當日15時,土耳其空軍再次空襲尼科西亞機場,土軍地面部隊也動用重炮轟擊機場。

7月23日上午,又一批希臘部隊被緊急運送至尼科西亞機場。守軍將大巴車推倒變成掩體,以機場航站樓為核心,組成主防禦陣地。土軍向機場發起連級規模的進攻,近200名土軍搭乘m113裝甲車向希塞聯軍的防線發起衝擊,被希塞聯軍打退。土軍再次組織營級(約600人)攻擊。由加拿大、芬蘭、瑞典和英國出兵組成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宣布該機場為「聯合國保護區」,交戰各方均不得進入周圍500米範圍。

持續約一周的衝突中,土耳其占領了塞浦路斯全島37%的土地。

7月25日至30日,各方在瑞士日內瓦進行了第一輪和平會談,但會談未有實質成果。8月14日,進行了第2輪和平會談,土耳其要求塞浦路斯政府接受聯邦制的解決方案,並實施族群遷移。塞浦路斯代總統格拉夫科斯·克萊里季斯要求三至四天的時間,以便與雅典方面協商。土耳其方拒絕了這一要求。

土耳其的第二次入侵

8月14日,土耳其進行第2次武裝入侵,占據了塞浦路斯40%的領土。大批希臘族塞浦路斯人成為難民。塞浦路斯估計人數大約在20萬人,[9] 其他來源則稱人數約140,000到160,000。[10]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被土耳其軍隊強制驅離家園的。

戰爭暴行

土耳其方面強制北部希臘族裔離開家園,阻止他們重返家園,從土耳其本土移民的政策被認為是一種種族清洗[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參考文獻

  1. ^ Map based on map from the CIA publication Atlas: Issues in the Middle East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7 April 2017., collected in Perry–Castañeda Library Map Collection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2 October 2017.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Libraries web cite.
  2. ^ Juliet Pearse, "Troubled Northern Cyprus fights to keep afloat" in Cyprus. Grapheio Typou kai Plērophoriōn, Cyprus. Grapheion Dēmosiōn Plērophoriōn, Foreign Press on Cyprus, Public Information Office, 1979, p. 1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Joseph Weatherby, The other world: Issues and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Longman, 2000, ISBN 978-0-8013-3266-1, p. 28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David W. Ziegler, War, Peace,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ongman, 1997, ISBN 978-0-673-52501-7, p. 27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 Nils Ørvik, Semialignment and Western Security, Taylor & Francis, ISBN 97807099195131986, p. 7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Richard D. Caplan, Europe and the Recognition of New States in Yugoslav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521-82176-6, p. 104., on the refusal of legal recognition of the Turkish Cypriot state, see S.K.N. Blay, "Self-Determination in Cyprus: The New Dimensions of an Old Conflic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0 Australian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1987), pp. 67-100.
  7. ^ Keser, Ulvi (2006). Turkish-Greek Hurricane on Cyrpus (1940 - 1950 - 1960 - 1970), 528. sayfa, Publisher: Boğaziçi Yayınları, ISBN 975-451-220-5.
  8. ^ 存档副本.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9. ^ Hamilos, Paul. Cyprus. The Guardian. 2002-01-16 [200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5).  |section=被忽略 (幫助)
  10. ^ Borowiec, Andrew. Cyprus: A Troubled Island.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2000: 2. ISBN 0-275-96533-3. 
  11. ^ Welz, Gisela. Divided Cyprus: Modernity, History, and an Island in Conflict.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2. ISBN 0-253-21851-9. 
  12. ^ Carpenter, Ted Galen. Peace and Freedom: Foreign Policy for a Constitutional Republic. Washington, D.C: Cato Institute. 2002: 187. ISBN 1-930865-34-1. 
  13. ^ Linos-Alexandre Sicilianos. The Prevention of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Human Rights). Berlin: Springer. 2001: 24. ISBN 90-411-1672-9. 
  14. ^ Borowiec, Andrew. Cyprus: a troubled island. New York: Praeger. 2000: 2. ISBN 0-275-96533-3. 
  15. ^ Rezun, Miron. Europe's nightmare: the struggle for Kosovo. New York: Praeger. 2001: 6. ISBN 0-275-97072-8. 
  16. ^ Brown, Neville. Global instability and strategic defence.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48. ISBN 0-415-30413-X. 
  17. ^ Jean S. Forward, Endangered peoples of Europe: struggles to survive and thrive The Greenwood Press "Endangered peoples of the world" series Endangered peoples of the world,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1, 0313310068, 9780313310065, p. 53
  18. ^ Antony Evelyn Alcock, A history of the protect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minorities in Europe: from the Edict of Nantes to the present day, Palgrave Macmillan, 2000. ISBN 0-312-23556-9, ISBN 978-0-312-23556-7, p. 207
  19. ^ Van Coufoudakis, Eugene T. Rossides, American Hellenic Institute Foundation, 2002, ISBN 1-889247-05-7, ISBN 978-1-889247-05-2, p. 236
  20. ^ William Mallinson, Bill Mallinson, Cyprus: a modern history , I.B.Tauris, 2005, ISBN 1-85043-580-4, ISBN 978-1-85043-580-8, p. 147
  21. ^ .Robert F. Holland, Britain and the revolt in Cyprus, 1954–195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0-19-820538-4, ISBN 978-0-19-820538-8
  22.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odern Greek Studies Program, Modern Greek studies yearbook, Τόμος 9,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93, p.577
  23. ^ David J. Whittaker, Conflict and reconcili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Making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Routledge, 1999, ISBN 0-415-18327-8, ISBN 978-0-415-18327-7, p. 52
  24. ^ Dimitris Keridis, Robert L. Pfaltzgraff, Institute for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Kokkalis Foundation, NATO and southeastern Europe: security issues for the early 21st century, a publication of the Institute for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 the Kokkalis Foundation, Brassey's, 2000, ISBN 1-57488-289-9, ISBN 978-1-57488-289-6, p.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