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普西金軍區
奧普西金軍區 Ὀψίκιον, θέμα Ὀψικίου | |
---|---|
拜占庭帝國的軍區 | |
640/660年–1230年 | |
780年時期的拜占庭軍區分布,可看出奧普西金的地理優勢,再加上大量的優質兵員,使得軍區成為篡位者的工具 | |
國家 | 拜占庭帝國 |
首府 | 安卡拉,之後遷至尼西亞 |
歷史時期 | 中世紀 |
• 被設立為軍區 | 640/660年 |
• 淪陷於拉丁帝國 | 1234年 |
今屬於 | 土耳其 |
奧普西金軍區(希臘語:θέμα Ὀψικίου,轉寫:thema Opsikiou),或簡稱為奧普西金(希臘語「[θέμα] Ὀψίκιον」,來自於拉丁語「Obsequium」)是拜占庭帝國的軍區。位於小亞細亞西北部,毗鄰君士坦丁堡,最早是為了駐紮帝國常備軍而設立。在早期奧普西金軍區是最大且最富盛名的軍區,卻因為反覆叛亂而在8世紀中期被一分為三,從而不復往日的威風,逐漸變為中流,直到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被滅亡。
歷史
奧普西金是最早被設立的四大軍區(安納托利亞、奧普西金、亞美尼亞、色雷斯西亞)之一,來自於敗退的東羅馬軍隊[註 1],「奧普西金」這一名稱源於拉丁文「Obsequium」,即常備軍的意思,在7世紀早期是指護衛皇帝的軍隊[1],而在當時中央常備軍作為守軍駐紮在君士坦丁堡城內[2]。而在該世紀40年代帝國遭遇到穆斯林軍隊的致命打擊後,殘留的野戰軍撤回至小亞細亞,駐紮的區域各自被劃分為軍區[3],而奧普西金軍區也正是為中央常備軍設立,囊括了當時小亞細亞西北部的密西亞,比提尼亞,部分的加拉塔,呂底亞和帕夫拉戈尼亞,從達達尼爾海峽沿岸延伸阿利斯河領域(今土耳其克澤爾河),首府則設置在安基拉(今土耳其安卡拉)。軍區的起始設立日期不明,最早的觀點認為該軍區的時間可追溯至626年,但可證實的時間是在680年[4][5][6]。還有說法說奧普西金軍區還囊括了色雷斯的土地,也許是在7世紀晚期到8世紀時進行了聯合治理的緣故[4][7]。
奧普西金軍區的獨特起源正是來自於其的組織結構,該軍區長官不像其他軍區一樣稱「將軍」,而稱隨從官(κόμης),全稱為「帝國常備軍隨從官」[4]。隨從官的下屬不是其他軍區下轄的軍區副將軍(tourmai),而是原先軍隊裡數個精英軍團的指揮(Domestikos),例如奧普提馬頓軍團和布塞拉里亞軍團(這兩個軍團都可以追溯到4-6世紀帝國僱傭的哥特人蠻盟傭兵)[8]。同時出土的印章也說明了奧普西金隨從官的尊貴不凡:他的紋章戒指竟冠以「承天神佑帝國常備軍」之名[6]。
正因為其毗鄰帝都君士坦丁堡,地理上對於其他軍區優勢極佳,奧普西金隨從官也常常敢於悖逆皇帝而起兵謀反。668年,君士坦斯二世在西西里遭到刺殺,野戰軍隨從官梅策齊烏斯起兵發起政變,但被鎮壓[9]。在查士丁尼二世治下,「貴族」(榮銜)、奧普西金隨從官巴拉斯巴科里奧斯將其軍區治理成皇帝的權力基礎地區[6],皇帝從色雷斯地區抓來了大量的斯拉夫人安置在奧普西金軍區以加強其軍事實力,而這其中的絕大多數都在之後713年對阿拉伯人的第一次戰役(薩巴斯托波利斯戰役)中做了逃兵[10]。
同年奧普西金的軍隊起兵反叛,推翻了篡奪查士丁尼二世皇位並將其謀殺的腓利皮科斯,改為擁立安納斯塔修斯二世為帝,很快不久在715年再次擁立狄奧多西三世[11]。之後又在717年,奧普西金軍隊又支持「伊蘇里亞人」利奧(即之後的利奧三世)登上皇位(在利奧的統治生涯里上位僅一年後,奧普西金的隨從官「帕特里科斯」伊索斯就謀求皇位,但他失敗了)。之後在741年該軍區隨從官阿爾塔巴斯多斯以軍區作為基地嘗試篡奪君士坦丁五世的皇位,但是兵敗[6]。之後的766年,另一位奧普西金軍區的隨從官也追隨前人們的腳步,兵變失敗後和他的前任們一樣,被君士坦丁五世剜眼後流放在外[5]。當然奧普西金軍區頻繁作亂的原因非僅僅是隨從官的個人意志,也是取決於當時軍區治下的人民:他們是聖像的堅實崇拜者和守護者,與伊蘇里亞王朝的各個皇帝的立場(聖像破壞主義)相悖[12]。
正因為如此,君士坦丁五世打算削弱這個潛在動亂源的左膀右臂:他將奧普西金軍區拆成三塊,分離出新的軍區奧普提馬頓和布塞拉里亞[13][14],同時也招募了新的精銳士卒建立貫徹皇帝政策的暴力機器,即帝國近衛軍(tagmata)[13][15]。
由於君士坦丁五世的一系列改革,奧普西金軍區被降級成衛戍軍團,僅保留了常備的騎兵軍團:軍區被拆分出一些副軍區,原先的隨從官被降為諸多將軍中的第六位,更在之後的9世紀,軍區首長的頭銜被改成了「將軍」,與其他軍區保持一致[6][16][17]。在該世紀的記錄中,軍區將軍的年俸為30磅,由曾經的18000名士兵降為6000名[16][18],軍區的首府也被移至尼西亞。在10世紀君士坦丁七世的著作《軍區概論》(拉丁文:De Thematibus)中提到了該軍區所下轄的九座城市:屈塔希亞、多利留姆、米代翁、阿帕梅亞、米勒亞、蘭普薩庫斯、帕里昂、基齊庫斯和阿卑多斯[6]。
在9世紀20年代的「斯拉夫人」托馬斯帶頭的大叛亂里,奧普西金軍區的部隊保持了對米海爾二世的忠誠[19]。但在866年,奧普西金再一次成為動亂的根源。喬治·佩伽尼斯,當時的奧普西金將軍,與色雷斯西亞軍區的將軍一起起兵反叛瓦西里一世,之後又重施故伎於米海爾三世。之後又在930年,當地又爆發了反對當時皇帝(來自勒卡普諾斯家族的羅曼努斯一世)的「銅手」瓦西里叛亂。動亂起的極快而平息的也快,如同過去頻繁的擁立新主的叛亂的翻版[6]。
直到科穆寧王朝時期奧普西金軍區仍然存在[20],但在12世紀便和合在一起被聯合治理愛琴群島軍區[21],軍區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之後仍然倖存下來並被尼西亞帝國所管轄,直到最後在1234年喬治阿克羅波利特斯的記錄下,奧普西金軍區最終淪陷於意大利人的手中,軍區土地被拉丁帝國吞併[6][16]。
注釋
- ^ 這些軍隊殘部駐紮在色雷斯和比提尼亞,成為6世紀及7世紀早期多次征戰的核心力量。
參考資料
腳註
- ^ Haldon 1984,第443–444頁.
- ^ Haldon 1984,第178頁.
- ^ Haldon 1997,第214–216頁.
- ^ 4.0 4.1 4.2 Treadgold 1995,第23頁.
- ^ 5.0 5.1 Kazhdan 1991,第1528頁.
-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Lampakis & Andriopoulou 2003.
- ^ Kazhdan 1991,第2079頁.
- ^ Lounghis 1996,第28–32頁.
- ^ Haldon 1997,第313頁.
- ^ Treadgold 1995,第26頁.
- ^ Treadgold 1995,第27頁; Haldon 1997,第80, 442頁.
- ^ Lounghis 1996,第27–28頁.
- ^ 13.0 13.1 Lounghis 1996,第28–31頁.
- ^ Treadgold 1995,第29, 71頁.
- ^ Treadgold 1995,第71, 99, 210頁.
- ^ 16.0 16.1 16.2 Kazhdan 1991,第1529頁.
- ^ Lounghis 1996,第30頁.
- ^ Haldon 1999,第314頁.
- ^ Treadgold 1995,第31頁.
- ^ Haldon 1999,第97頁.
- ^ Ahrweiler 1966,第79頁.
書籍
- Ahrweiler, Hélène. Byzance et la Mer: La Marine de Guerre, la Politique et les Institutiones Maritimes de Byzance aux VIIe–XVe Siècles. Paris, France: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66 [2019-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1) (法語).
- Haldon, John F. Byzantine Praetorians: An Αdministrative, Ιnstitutional and Social Survey of the Opsikion and the Tagmata, c. 580-900 3. Bonn, Germany: R. Habelt. 1984 [2019-02-25]. ISBN 3-7749-200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1).
- Haldon, John F. Byzantium in the Seventh Century: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Culture.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019-02-25]. ISBN 978-0-521-3191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8).
- Haldon, John F. Warfare,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Byzantine World, 565-1204. London, United Kingdom: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 1999 [2019-02-25]. ISBN 1-85728-495-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5).
- Kazhdan, Alexander (編).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Byzantium.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978-0-19-504652-6.
- Lampakis, Stylianos; Andriopoulou, Vera. Theme of Opsikion (Οψικίου Θέμα). Encyclopedia of the Hellenic World: Asia Minor. Athens, Greece: Foundation of the Hellenic World. October 17, 2003 [7 October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希臘語).
- Lounghis, T. C. The Decline of the Opsikian Domesticates and the Rise of the Domesticate of the Scholae. Byzantine Symmeikta. 1996, (10): 27–36 [2019-02-25]. ISSN 1105-16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1).
- Pertusi, A. Constantino Porfirogenito: De Thematibus. Rome, Italy: 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 1952 (意大利語).
- Treadgold, Warren T. Byzantium and Its Army, 284–1081.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019-02-25]. ISBN 0-8047-316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