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陝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寶陝局清朝設立於陝西省西安府鑄錢局,原稱「陝西省鑄錢局」,又稱「西安府局」。陝西省鑄錢局初設於順治二年(1645年),同年開始鑄錢。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名寶陝局,曾多次停鑄和復鑄,最後一次鑄錢為光緒十三年(1887年)。

歷史

順治二年(1645年)十二月,陝西省設立錢局,稱西安府局,鑄順治通寶。雍正元年,開鑄雍正通寶,後停鑄。乾隆十三年(1748年),陝西省復開錢局,在省城西安府設爐十座,背文滿語寶陝二字,每年開鑄二十四卯。嘉慶元年,開鑄嘉慶通寶。道光元年,開鑄道光通寶。咸豐元年,開鑄咸豐通寶。咸豐四年五月初十,開鑄咸豐當十、當五十、當百打錢。咸豐八年,開鑄更改更改重量後的咸豐大錢。同治元年(1862年),開鑄同治通寶,背滿文局名。

寶陝局最初使用來自日本的洋銅,乾隆十七年開始使用川銅和滇銅,後洋銅用量逐漸減少,主要原料來自川、滇兩省,陝西省內自開礦的銅礦也開始使用。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