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法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崔法峻(?—?),名,一作,字法峻清河郡東武城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人,東魏、北齊官員。

生平

崔法峻從小喜愛學習,博覽經傳,會很多技藝,特別擅長相術,在東魏任司空參軍。北齊天保初年,崔法峻出任尚藥典御乾明年間出任高陽郡太守、太子家令。武平年間,崔法峻出任散騎常侍、署理儀同三司,官位最終升到鴻臚卿武平六年(575),崔法峻跟隨齊後主高緯前往晉陽時,曾經對中書侍郎李德林說:「近日看高相王以下文武官吏的相貌,都已盡人力之所為,我口中不忍說。只有小弟你一人更應富貴,應當在其他王朝,不在本朝,我來不及見到了。」崔法峻的精妙就是如此。崔法峻個性廉潔謹慎,恭順儉約注意修身,所得到的俸祿必定分給親朋好友。臨終前,崔法峻告誡兩個兒子說:「恭順勤儉是福的來源,傲慢奢侈是禍的先兆。駕着福的車子就有健康快樂,踏着禍的兆頭就會傾倒覆滅,你們要警戒啊!我死以後,用時服收斂,祭祀也不要用牛羊豬,棺材只要把屍體裝下,埋在地下不露出來就行了。」崔法峻去世後,長子崔修遵循父親的命令[1][2]

家庭

祖父

  • 崔彧,北魏寧遠將軍、冀州別駕

父親

  • 崔景哲,東魏太中大夫、司徒長史

參考資料

  1. ^ 《北齊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五》:㥄族叔景鳳,字鸞叔,㥄五世祖逞玄孫也。景鳳涉學,以醫術知名。魏尚藥典御,天保中譙州刺史。景鳳兄景哲,魏太中大夫、司徒長史。子國,字法峻,幼好學,汎覽經傳,多伎藝,尤工相術。天保初尚藥典御,乾明拜高陽郡太守、太子家令,武平假儀同三司,卒於鴻臚卿。法峻以武平六年從駕在晉陽,嘗語中書侍郎李德林云:「此日看高相王以下文武官人相表,俱盡其事,口不忍言。唯弟一人,更應富貴,當在他國,不在本朝,吾亦不及見也。」其精妙如此。
  2. ^ 《北史·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景哲子冏,字法峻,幼好學,汎覽經傳,多伎藝,尤工相術。仕魏為司空參軍。齊天保初,為尚藥典御。歷高陽太守、太子家令。武平中,為散騎常侍、假儀同三司。從幸晉陽,嘗謂中書侍郎李德林曰:「比日看高相王以下文武官人相表,俱盡其事,口不忍言。唯弟一人更應富貴,當在他國,不在本朝,吾不及見也。」其精如此。冏性廉謹,恭儉自修,所得俸秩,必分親故。終鴻臚卿。臨終,誡其二子曰:「夫恭儉福之輿,傲侈禍之機。乘福輿者浸以康休,蹈禍機者忽而傾覆,汝其誡歟!吾沒後,斂以時服,祭無牢餼,棺足周屍,瘞不泄露而已。」及卒,長子修遵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