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性精神病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封面

《性精神病態》,或譯為《性心理疾病》拉丁語Psychopathia Sexualis)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理查德·克拉夫特·埃賓Richard von Krafft-Ebing)發表於1886年的專著,是性科學的開創性著作[1]

本著作採用傳統的臨床精神病學方法,搜集各種性偏離行為的病例,對它們加以系統的組織和分類。經多次再版擴充後,成為性變態研究的權威著作。由於有關同性戀的篇幅尤其據多,所以該書後被加上了副題「兼性倒錯專題」。

內容

《性精神病態》描述了「性生活的各種病態顯示」,而劃分「病態」的標準則是看性事是否具有生育作用。埃賓在書中指出,不以生育為目的的性行動不能簡單地被歸為不道德或者犯罪,因為這些行為很可能只是在疾病的作用下產生;不管變態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得到的,性偏離者因為其心智受到了疾病的破壞,所以無法控制自己的強烈欲望,因而我們不能強求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是應該對他們施加治療。埃賓還指出,只有醫生才能判斷出一個人的不良行為是出於惡意,還是因為受到疾病的驅使,而律師和常人在這個問題上是不應該有任何發言權的。參見社會建構主義所持的反對觀點。

一百多年來,《性精神病態》作為同性戀病理化研究的最重要的「科學」著作,其作用是兩面性的。一方面,它使同性戀(以及其它不涉及到生育的性行為)議題突破了基督教道德至上的桎梏,標誌着一個新的科學領域──性學──的誕生(《性精神病態》第一版發表的1886年往往被稱為性學的創始年)。埃賓把「反常」的性行為歸為疾病,賦予了它們科學研究的嚴肅性。病理化使同性戀脫了「罪」冠,戴上了「病」冠,從此醫生可以出庭為同性戀「病人」作證,使他們脫離牢獄之災。從人道主義的立場來看,克拉夫特-埃賓的研究有其進步的意義。

另一方面,也正式這本書,讓同性戀正式病理化,成為「治療」同性戀的始作俑者。書內的觀點對「神經病」、「退化」字眼的使用,暗示了同性戀「低劣的人格」。

《性精神病態》在醫學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這本著作的醫學價值在現代科學發展的面前,已經被重創得體無完膚,正如醫學史學家托馬斯·薩斯(Thomas Szasz)所言,如果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撇開埃賓時代的歷史和社會條件的限制不談,那麼「《性精神病態》中所謂的辛勤的科學勞動的結晶充其量不過是滿紙謬誤」。

埃賓在1901年,有所改變他在《性精神病態》一書中的觀點,認為同性戀在倫理上可以與異性戀並行不悖,但他仍未改變將其加以病理化的心態。

2006年的美國電影《性病態心理學》是基於此書改編。

參考資料

  1. ^ 《中國性科學百科全書》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