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馮·拉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恩斯特·愛德華·馮·拉特
恩斯特·愛德華·馮·拉特,約1934
出生恩斯特·愛德華·馮·拉特
(1909-06-03)1909年6月3日
 德意志帝國黑森-拿騷省法蘭克福
逝世1938年11月9日(1938歲—11—09)(29歲)
 法國巴黎
死因射殺
國籍德國
職業外交官
活躍時期1932–1938
知名於其死亡成為水晶之夜的發動藉口

恩斯特·愛德華·馮·拉特(德語:Ernst Eduard vom Rath;1909年6月3日—1938年11月9日)是一個德國外交官。因其在1938年於巴黎被一位波蘭猶太少年赫佐爾·格林斯潘刺殺而知名,這場刺殺成為了納粹的「水晶之夜」行動的藉口。

早期生活和職業生涯

馮·拉特出生於法蘭克福一個貴族家庭,其父親古斯塔夫·馮·拉特是一名高級公共事務官員。

馮·拉特在弗羅茨瓦夫的一所學校入學,隨後在波恩康尼斯堡修法學,一直到他在1932年加入納粹黨 ,並成為了一名職業外交官。1933年4月,他成為納粹的準軍事單位衝鋒隊的一員[1]。在1935年,他從布加勒斯特被派到德國駐巴黎大使館。

在猶太人問題上,馮·拉特曾為德國猶太人的遭遇表達歉意,但他還是堅持認為,為了保證民族共同體的蓬勃發展,反猶太法律是「必要的」。[2]

被刺殺過程

赫佐爾·格林斯潘,攝於1938年7月在巴黎被逮捕之後

1938年11月3日,時年17歲的波蘭裔德國猶太人赫佐爾·格林斯潘收到來自其妹妹的明信片,得知了其在德國的父母被強行驅逐至波蘭邊境的消息。11月7日的早晨,赫佐爾·格林斯潘來到德國駐巴黎大使館,要求與大使館的官員對話。他隨後被介紹給當時的德國駐巴黎大使館三等秘書恩斯特·愛德華·馮·拉特[3]。格林斯潘特開了致命的五槍,打傷了後者的脾臟、肚子和胰腺。[4][5]

阿道夫·希特勒為馮·拉特送去了他自己最好的兩個私人醫生——內科醫生卡爾·勃蘭特和外科醫師喬治·馬格努斯,試圖挽救馮·拉特的生命,希特勒還將其從一個使館初級辦公人員提拔為法律領事。馮·拉特最終於11月9日下午5:30死去,[6]水晶之夜」在隨後幾小時內在德國蔓延開來。

儘管格林斯潘的確為其父母被驅逐一事感到十分沮喪,但對於這個在1936年從德國逃去法國的年輕人,為什麼選擇了馮·拉特作為刺殺對象,目前依然沒有確切的定論,可以確認的是,此前他們兩人並不相識。

許多關於這場刺殺的記錄表明,格林斯潘並不是通過馮·拉特的名字找到他的,他只是要求與某一位大使館工作人員對話。

1942年,德國宣傳部篡改了此事的相關記錄,聲稱格林斯潘的最初意圖是刺殺時任德國駐法國大使——約翰尼斯·馮·維爾切克[5][7]

格林斯潘立即被巴黎警方逮捕了,他在供述中坦誠自己的行動是「對德國人施加給猶太人的種種行為的一種報復。」

格林斯潘被捕時,口袋中還有一張他寫給父母的明信片:「在上帝的幫助下,親愛的父母,我不能做其他的什麼,願上帝原諒我,當我聽到這12000個猶太人的悲劇時,我的心幾乎在流血。我必須抗議,只有用這種方式,這個世界才能聽到我的抗議,所以我這樣做了,原諒我。」[8]

後果

11月7日,納粹德國在杜尚多夫為馮·拉特舉辦了一個國家級葬禮,希特勒和時任外交部長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出席了葬禮。 德國利用這次事件宣揚猶太人「打響了向德國人戰鬥的第一槍」,在葬禮上的演講中,里賓特洛甫聲稱,「我們理解這個挑戰,並且我們接受它。」[9]

恩斯特·馮·拉特的墳墓,德國 杜塞爾多夫

美國記者德多蘿西·湯普森對該事件做了詳細的報道,並籌集資金用於支持格林斯潘在法國法庭上的辯護,但該嘗試最後未能成功。[10]

格林斯潘的法國律師文森特·德·莫羅·賈費里考慮的辯護理由是,馮·拉特是同性戀並誘惑了格林斯潘,格林斯潘對其的槍擊源於情侶之間的爭吵。

1940年法國淪陷時,格林斯潘試圖從監獄裡逃跑,但被納粹抓獲並帶回德國。[11]他隨後被送到 薩克森豪森集中營 並在那裡接受審判,約瑟夫·戈培爾試圖將這場審判變成納粹有關國際猶太人陰謀的宣傳的一部分,並以此作為證據證明是猶太人發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2]

然而,這場指控卻逐漸被引導向馮·拉特的確是一個同性戀的方向。戈培爾意識到,格林斯潘正在有意利用這一點為自己辯護,並暗示馮·拉特誘惑了他。 格林斯潘聲稱馮·拉特是一名男妓,且曾被送給多個外交官(與之發生性關係),不過隨後,格林斯潘在一封從集中營寄出的加密信件中又否認了這一點。[13][14]

有關同性戀的指控對納粹不僅僅是一種威脅,也是一種羞辱。[15]戈培爾寫道,「格林斯潘發明了這個無恥的論點,即他和馮·拉特是同性戀關係。這當然是一個無恥的謊言;但是卻非常巧妙,如果(該論點)被帶到公開審判上去,這一定會成為敵人的宣傳攻勢中的主要討論點。」[16]

漢斯·于爾根·杜歇,這位德國最權威的「水晶之夜」歷史專家認為,馮·拉特的確是同性戀,並和格林斯潘此前在巴黎著名的男同性戀歌舞會所Le Boeuf sur le Toit 見過面,這家會所在1938年的巴黎非常出名。[15]

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其本人也是同性戀),在他的私人日記證實,馮·拉特在巴黎的同性戀社區非常知名。 在傳聞中,後者往往被稱為「夫人大使」和「巴黎聖母」。

馮·拉特的弟弟——古斯塔夫也曾因同性戀犯罪而被指控,有指控證詞顯示馮·拉特曾在柏林放射科醫院因直腸淋病接受過治療。[1][17][18]對格林斯潘的審判原計劃在1942年舉行,但從來沒有實現過,主要是因為納粹(其一貫政策是將同性戀送去死亡集中營)擔心,這場審判會被變成一場關於納粹官員是同性戀的醜聞。[19]

但格林斯潘的最終命運還是未知的,他可能死在了薩克森豪森集中營[15]。最後一份表明他尚在世的文件(或者被認為還在世)是1942年12月7日的一份外交部備忘錄。[20]

1960年,在他的父母(時居以色列)的要求下,漢諾威的下級地方法院正式宣布格林斯潘已經死亡,官方認可的死亡日期為1945年5月8日。[21][22]

參考文獻

  1. ^ 1.0 1.1 Gerald Schwab. The Day the Holocaust Began: The Odyssey of Herschel Grynszpan. Praeger. 1990: 14. ISBN 978-0275935764. 
  2. ^ Schwab, Gerald The Day the Holocaust Began, New York: Praeger, 1990 page 15.
  3. ^ Portrait of Herschel Grynszpan taken after his arrest by French authorities for the assassination of German diplomat Ernst vom Rath. - Collections Search -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collections.ushmm.org. [2019-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4. ^ Alan E. Steinweis. Kristallnacht 1938. Belknap Press. 2009: 179. ISBN 978-0674036239. 
  5. ^ 5.0 5.1 Giles MacDonogh. 1938: Hitler's Gamble. : 217. 
  6. ^ Hermann Weiß. Biographisches Lexikon zum Dritten Reich [Biographies of the Third Reich]. Frankfurt am Main: Fischer-Taschenbuchverlag. 2002: 365. ISBN 3-596-13086-7. 
  7. ^ Herbert A. Strauss. Jewish immigrants of the Nazi period in the USA (Volume 4: Jewish Emigration from Germany, 1933–1942). 1992. ASIN B007DZSB4M. Even the assertion that persists stubbornly to this day that vom Rath was only an accidental victim, that Grynszpan actually wanted to kill the highest-ranking representative of the German Reich in France, the ambassador, has been called into question since it emerged. There exists a series of Nazi forgeries in preparation of a show trial against Grynszpan following his abduction to Germany in July 1940. In this way, the theory that the Jews had instigated the Second World War was to be backed up, and the ongoing deportations publicly justified. 
  8. ^ Schwab 1990, p. 43
  9. ^ Richard Cohen. Israel: Is It Good for the Jews?. Simon & Schuster. 2014: 62 [2019-11-24]. ISBN 978-14165756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2). 
  10. ^ Jonathan Kirsch. The Short, Strange Life of Herschel Grynszpan: A Boy Avenger, a Nazi Diplomat, and a Murder in Paris. Liveright. 2013. ISBN 978-0871407405. 
  11. ^ An Act of Desperation (English summary). [19 Jan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5 February 2015). 
  12. ^ Raul Hilberg. Die Vernichtung der europäischen Juden, Band 3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uropean Jews, Vol. 3]. Frankfurt: Fischer Taschenbuch. 1990: 1089. ISBN 978-3596244171. 
  13. ^ Trude Maurer. Abschiebung und Attentat. Die Ausweisung der polnischen Juden und der Vorwand für die Kristallnacht [Deportation and Assassination. The Expulsion of Polish Jews and the Pretext for Kristallnacht]. Walter H. Pehle (編). Der Judenpogrom 1938. Von der "Reichskristallnacht zum Völkermord [The 1938 Jewish Pogrom. From Kristallnacht to Genocide]. Frankfurt: 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88: 70. ISBN 978-3596243860. 
  14. ^ Hans-Jürgen Döscher. Reichskristallnacht: die Novemberpogrome 1938 [Kristallnacht: The Pogroms of November 1938]. Munich. 2000: 165, 169. 
  15. ^ 15.0 15.1 15.2 Connolly, Kate (30 October 2001). "Did gay affair provide a catalyst for Kristallnach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Guardian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guardian」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6. ^ Schwab 1990, p. 142
  17. ^ Florence Tamagne. A History of Homosexuality in Europe: Volume 1 & 2: Berlin/London/Paris - 1919–39. Algora Publishing. 2006: 373, 531. ISBN 0-87586-357-4. 
  18. ^ Döscher 2006, pp. 165, 182
  19. ^ Ewout Klei. Hoe een 17-jarige jongen de Kristallnacht ontketende. ThePostOnline. 7 November 2013 [19 Jan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9) (荷蘭語). 
  20. ^ Schwab 1990, p. 200
  21. ^ Der Tote lebt [The Dead Live]. Der Spiegel. 31 August 1960 [19 Jan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8) (德語). 
  22. ^ Raphael Gross. November 1938: Die Katastrophe vor der Katastrophe [November 1938: The Disaster Before the Disaster]. Frankfurt: C. H. Beck. 2013: 28 [2019-11-24]. ISBN 978-3406654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8) (德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