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行師(?—?),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人,祖籍隴西郡狄道縣(今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出自隴西李氏姑臧房,唐朝官員。

生平

李行師的哥哥李大師年輕時曾經在長安卜問將要做官後的吉凶,遇到了一個姓史的算命先生,於是讓他給自己占卜。當時李大師的堂兄李子同、妹夫鄭師萬、河東裴寂宿衛的身份簡選入文職,他們各自讓算命先生看自己當日的官職以及將來能夠達到的官職。史生說:「裴寂和李氏兄弟都應該依照資歷分等級進用[1],但是裴寂最終將官至三公宰輔之位。鄭師萬不僅今年虛耗後歸家,次年年資會不被評定。」史生指着李大師說:「您的才華雖然不次於趙元叔,恐怕命運也會和他相同。」史生又說李子同也不可能做高官。當時李行師也將要被舉薦做官,於是問史生吉凶。史生說:「這個年輕人雖然沒辦法匹敵裴君,也會官至地方首長。」隨後李大師、李子同、裴寂都依資歷補官為州佐。鄭師萬這一年遇到了差錯,次年朝廷不評定北齊的資歷,最後官至益州新都縣尉。武德初年,裴寂出任尚書左僕射,封魏國公。李大師到那時遷徙流離,於是獨自笑着說:「史生的話,在此應驗了。」李行師在貞觀年間歷任太常寺丞都水使者邛州刺史,都和史生的占卜一樣[2]

家族

父母

兄弟姐妹

  • 李大師,竇夏尚書禮部侍郎
  • 李氏,嫁益州新都縣尉鄭師萬

子女

參考資料

  1. ^ 《北史校勘記·卷一百·序傳第八十八·五二》:裴二及李皆當依資敍用 按疑當作「裴及二李」。二李,指大師、子同。
  2. ^ 《北史·卷一百·序傳第八十八》:大師少時,嘗筮仕長安,遇日者姓史,因使占。時有從兄子同、妹夫鄭師萬、河東裴寂同以宿衛簡入文資。各使視即日官位,及將來所至。史生曰:「裴二及李,皆當依資敘用,然裴君終致台輔。鄭非直今歲虛歸,後歲亦當本資不敘。」指大師曰:「君才雖不減趙元叔,恐賦命亦將同之。」言子同亦無遠到。時大師弟行師亦預賔貢,因問史生吉凶。生曰:「此郎雖非裴君之匹,亦至方伯。」即而大師及子同、裴寂並以資補州佐。師萬當年差舛,明年而齊資不敘。師萬任益州新都縣尉。及武德初,裴寂任尚書左僕射、魏國公。大師至是遷播,因獨笑曰:「史生之言,於茲驗矣。」行師貞觀中歷太常寺丞、都水使者、邛州刺史,皆如史生之占。
  3. ^ 《隋代墓志精粹(第二辑)》. 上海市: 上海書畫出版社. 2023年11月: 1–5. ISBN 9787547932124 (中文(繁體)). 
  4. ^ 毛漢光. 《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三集》. 北京: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23年2月: 562. ISBN 9787501373000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