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照輝 (1944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照輝(1944年5月5日—2015年),普米族學者、研究員,中國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人。

生平

1975年畢業於雲南民族學院漢語文學系,先後在雲南省貧協委員會、雲南省社科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等單位工作。精通普米語、白語、傈僳語、拉瑪語等語言,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雲南省民間文藝家分會、雲南省民族學會、雲南省宗教學會、雲南省倫理學會會員。

科研經歷

1980年至2002年的22年間,曾多次到滇、川、青、甘多個區域調查、研究普米族歷史文化,同時還利用熟知多民族語言的優勢,調查與普米族有直接或見解關聯的藏、漢、羌、蒙、回、彝、白、納西、傈僳、怒等民族的歷史文化現象並撰寫資料、發表科研成果,包括專著、譯著、論文和民間文學作品。

主要著作

《普米族文化探幽》、《普米族文化大觀》、《普米族文學簡史》、《普米族》等

獲獎

民間文學作品《接親調》於1982年11月24日獲雲南省民族民間文學優秀作品獎。

論文《羌族普米族宗教巫術文化比較》於1994年4月23日獲雲南省社科院1989-1993年優秀科研成果獎。

由中宣部、文化部、國家民委、中國社科院聯合下達的國家「七五」、「八五」重點項目之一的《普米族文學簡史》,由雲南民族出版社於1996年12月出版,共17.8萬字,榮獲1998年10月第四屆全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優秀着作一等獎。

國家「八五」藝術學科重點項目之一的《普米族文化大觀》,由雲南民族出版社於1999年9月出版,共20萬字,內涵照片21幅,2000年9月8日經中國圖書獎評委會評定,榮獲第十二屆中國圖書獎。

著作《普米族文化大觀》於2000年9月18日獲首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秀著作獎。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