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衣園
柳衣園(曲江樓)是清代淮安河下的一座著名園林,位於聯城北門外,蕭湖以東,在荻莊對岸[1]。
《明河篇》
明河潔潔秋夜長,草頭露白生微霜。 淮陰客子感秋節,愁坐各言衣帶涼。 東山釣史臥淮浦,私喜涼秋及三五。 蹈海誰牽八月槎,臨淮須伐三洲鼓。 三洲鐘鼓淮水濱,八月乘槎好問津。 邀得江南流浪子,迎將河朔冶遊人。 江南河朔兩相望,河水星光兩搖漾。 西園冠蓋翔綠池,東第笙簫啟華帳。 張家舊院倚水陂,珠湖千頃漾琉璃。 紅橋碧柳通油幕,叢台復樹繞金羈。 緋紗籠蠟安花里,綵幔懸毬似霞舉。 漢代名王久愛山,曲江吏部今開墅。 初開湖墅接湖蓼,重起煙樓布煙燎。 將立星竿火樹枝,將貯三硝五花爆。 懸竿貯爆俟斜日,列艇分燈晝如漆。 但留幻舞到庭看,待駕明河泛槎出。 斯時濯燕稱最輕,此際投竿舊有名。 絙懸傀儡戲東郭,鈎藏神秘來西京。 誰翻竹簡弄漁史,誰聽皮鞀拂弦子。 巾角彈棋四座驚,花門蹋鞠三郎喜。 別有秦箏老朔客,曼節長吟變促拍。 何事哀彈塞上聲,使予翻動江南情。 江南一望欲起舞,前亭又打閶門鼓。 內部新分刺史家,明童盡出諸王府。 晚風乍起煙滿湖,月輪推涌湖中珠。 明雲薄霧繞河漢,蘭橈畫槳環菰蘆。 燈前紫幔開杯斝,水面紅妝照綺疏。 紅妝紫幔兩相映,水面燈前看不定。 明河將月蕩為煙,皓月連湖瀉成鏡。 明河皓月乍流沒,彷佛天星墮天末。 吹將星籥燎花生,看到煙樓火竿發。 煙樓星籥繞槎轉,甲燭鱗釭散珠遠。 祇因畫舫隔煙多,翻使紅龍踏波緩。 香燔銀葉炭迸添,箭下銅盆滴將滿。 別浦還營曼衍場,重城已下葳蕤管。 大舸小艇歸不歸,霜寒月白煙霏霏。 吳謳越唱本超絕,靜對流波一聲徹。 繞屋驚翻桂樹烏,滿船涼浸冰壺月。 只有傷心小樊素,看系榴裙坐花路。 不識初從何處來,幡然忽入煙中去。 明河垂垂露華澀,良會何時再能得。 賦就明河夜未闌,皦皦東方又將白。 |
張新標:依綠園
曲江樓原是吏部檢討張新標(字鞠存,1617—1679)的「依綠園」中一勝,建於順治十四年(1657年)左右。「依綠園」典出杜甫詩句「名園依綠水」。園三面環湖,大門臨水,園中有多處名勝。正樓曲江樓三間位於西南,樓下牆壁石碑尚刻有三位張姓先賢的畫像:西漢張良、北宋張載(橫渠)和南宋張栻(號南軒)。雲起閣三間面東,登樓可以俯瞰蕭湖,遠望城牆。雲起閣北為涵清軒,西為娛軒。荷池西南有船房六間,東西兩側分別題名為水西亭和半畝方塘。北側則有亭名為萬斛香。另有水仙別館、香雪山房,分別以水仙花和梅花命名。
康熙三年(1664年)八月十四日中秋夜,張曾在此大會大江南北海內名士百人,觀百戲,毛奇齡賦詩《明河篇》,一夕傳抄殆遍[2][3]:
程用昌、程光奎父子
後來,該園為在淮安河下經營鹽業的徽商、岑山渡程氏家族的程用昌(1645—1719,程量越之子)所得,後由程用昌第三子程光奎(1678年—1725年)繼承。康熙五十年(1711年),程光奎因辛卯科場案身陷囹圄,次年(1712年)判處絞監候,關在刑部牢中,等待秋後處決。其妻戴氏趕到北京,不懼羽林軍鞭下如雨,攔住康熙鑾駕嚎哭,乞求以身代死,感動康熙,特許以捐贖免罪,程光奎改為流放。程光奎家在河下的產業曲江樓和粉章巷住宅均在此時出售,換取現銀[4]。
程埈:柳衣園
曲江園由程光奎之妻出售給岑山渡程氏家族的遠親,另一程氏鹽商、程朝徵(字叔獻,號二樵,1635—1696)第三子程埈(字眷谷,號大川,1672— ,)獲得[5],更名為「柳衣園」[6]。
曲江十子
程埈的兩位弟弟,四弟程塏(字爽林,1676—1720)、五弟程嗣立(原名程城,字風衣,人稱水南先生,1698—1744)都是當時著名的文人,兩兄弟聚集大江南北名士,在園中會文,舉辦曲江樓會課切磋[7],請金壇人王步青(字罕皆,1672—1751)、王汝驤(字雲衢或耘渠)、長洲人沈德潛(號歸愚)主壇席,參與其事的有周振采、劉培元、劉培風、王家賁、邱謹、邱重慕、吳寧謐、邊壽民、戴大純以及程嗣立等「曲江十子」[8],所著的《曲江樓稿》風行海內,四方學者爭購其文[9]。
此後繼承曲江樓的先後為:程埈的第三子程雲龍、程雲龍長子程昶、程昶之子程兆奎、程兆奎之子程得齡(字與九,號湘舟)。一百多年間,該園聚集過海內外許多文人雅士。
衰落
道光十二年(1832年)綱鹽改票,河下的鹽商業務轉移,收入銳減,紛紛撤業,蕭湖園林迅速衰敗,淪為廢墟菜圃,「瓦鱗鼠竄幕棲烏,舞榭傾摧蛛網掛。」「園主毀坼,剗為菜圃」,「百有餘年之名園,不三旬而剗盡。」 [10]。「荒畦蒔韭薤」、「茂草走秋磷」。
末日
咸豐十年(1860年),捻軍攻陷並焚掠清江浦、板閘和河下,浩劫之後一派慘象:「劫火光中剩一邱,天留餘地作閒遊。傷心簾外雙飛燕,錯認當年舊畫樓。」「百年名勝成焦土,斷井頹垣落日斜。」[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