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水自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菖蒲是一種可以幫助水淨化的植物

水自淨水自淨作用水自淨能力Water Self-Purification),是指水體依靠自身能力淨化污染的現象。

水體本身都具有一定的環境自淨能力污染物排入水體後,通過一系列物理、化學和生物的共同作用,可使污染物濃度遞減,水體逐漸淨化。其中大致可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三種類型淨化,彼此之間可相互影響[1]

分類

物理淨化

主要發生於河口和內灣[2]。水體中的污染物質由於稀釋、擴散、沉澱等而使濃度降低。污水排入水域,濃度高的污水被比較潔淨的水所稀釋;其次,污染物質在水流推動下,發生平流輸送;同時,污水排入河流,水流中產生污染物濃度差異:高濃度水流便向低濃度水流方向擴散[3]。水體中易沉降的浮游污染物質,在水域流動不顯著的地方開始沉降,直至河底。污染物質沉降使河水污染濃度降低,但使河床底質的污染物增加[4]

化學淨化

污染物質由於氧化還原酸鹼反應分解化合吸附凝聚等,使污染濃度降低[5]。流動的水體依靠表層波動將大氣中的氧氣不斷融入、使水中污染物與氧發生氧化反應。例如,某些重金屬離子(鉛、鋅、磷、汞等)可由氧化或硫化而生成難溶物質,在水中沉降、析出[6]。水在不同的酸、鹼條件下,對污染物質均有去除作用,例如,某些元素在一定酸性環境中形成易溶性化合物,可隨水遷移而稀釋;在中性或鹼性環境中,某些元素可形成難溶化合物而沉降[7]。天然水中含有各種膠體物質和懸浮物質。這些物質多呈微粒狀,具有較大的表面積,能吸附和凝聚污染物,使其隨水流遷移或沉降,從而起淨化作用[8]

生物淨化

也稱生物化學淨化,以水中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最為重要。有機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域後,消耗水中溶解氧,發生腐敗性有機質的分解與轉化[9]腐生微生物利用有機物為養料而進行繁殖,使一部分有機物轉化為細茵(原生動物的食料),一部分則轉化為無機物[10]。水中有機物逐步轉化為無機物和高等生物,即可使水體淨化。如果水中的溶解氧耗盡,則有機物分解由好氧分解轉為厭氧分解,水便變黑、發臭[5],水質惡化、自淨效果逐漸消失[11]

相關條目

參考

  1. ^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編輯部.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228. 
  2. ^ 李宏. 高新科技的开发(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 青蘋果數據中心. 2013-12-11: 59–60. GGKEY:SKUR847SEL2. 
  3. ^ 胡曉林; 龔莉; 百卷本《經濟全書》編輯工作委員會. 经济全书. 人民出版社. 1994: 61. 
  4. ^ 劉少康. 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2: 129–130. ISBN 978-7-302-06105-2. 
  5. ^ 5.0 5.1 劉昌明. 今日水世界. 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0: 191. ISBN 978-7-81029-782-0. 
  6. ^ 王祥榮. 生态与环境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0: 119. ISBN 978-7-81050-555-0. 
  7. ^ 地球化学. 科學出版社. 1983: 211. 
  8. ^ 張鍾憲. 环境与绿色化学. 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5: 72–73. ISBN 978-7-302-09894-2. 
  9. ^ 环境污染与生物净化 水・土壤・植物. 科學出版社. 1976: 350. 
  10. ^ 張蘭英; 劉娜; 孫立波. 现代环境微生物技术. 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5: 30–. ISBN 978-7-302-10644-9. 
  11. ^ 余文濤; 袁清林; 毛文永. 中国的环境保护. 科學出版社. 1987: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