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 (地名)
熱河是清代以來使用的地名,所指地區範圍不一,以承德府府治(今河北省承德市主城區)為中心。最大範圍包括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河北省東北部、遼寧省部分,較小範圍指承德府府治[1]:86。雍正後,成為若干行政區名稱,如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熱河省。
得名
熱河一名或源於與避暑山莊相關的河流——熱河。三源匯集後,該河「沿山莊東北,歷錘峰下,山莊行宮內亦有溫泉流出匯之,於是始有熱河之名。南流折而東。復折而南入於灤(灤河)」[2]。康熙年間,清廷在熱河上營興建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九月至十五日,乾隆帝在避暑山莊寫成《熱河考》。他派喀喇沁郡王拉特納錫第、內大臣努三實地考查,得知熱河源頭在察汗陀羅海(今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東南部蘭旗卡倫鄉一帶)。乾隆帝認為熱河是酈道元《水經注》所記的武烈水[3]:37—38[2]。
不同範圍的「熱河」
範圍最為廣大的熱河,即熱河都統轄區和及其節制的熱河蒙旗組成[1]:86。熱河蒙地即指昭烏達盟、卓索圖盟和八旗察哈爾中的左翼四旗[a][4]:1。或說,昭烏達盟、卓索圖盟,以及喀喇河屯廳、四旗廳[a]、八溝廳(今平泉)[5]:42。當代研究者指出,熱河蒙地與東蒙古地區、漠南蒙古三者之間即有區別又有聯繫[4]:1—2。
範圍較小的熱河,即承德府府治(今河北省承德市主城區)[1]:86。清人所指熱河,亦可指承德府轄區,如《熱河志》。避暑山莊(熱河行宮)相關,亦常常省稱為熱河。如熱河行宮所在,有內務府所屬糧庫——熱河倉(熱河宮倉),《清實錄》記載多見「熱河、喀喇河屯貯兵米」字樣[1]:83。
備註
注釋
- ^ 1.0 1.1 1.2 1.3 王曉輝. 《清代热河地区的宫仓》. 古今農業 (北京市: 全國農業展覽館). 2008, (2008年第4期): 46—57 [2023-07-04]. ISSN 1672-2787. doi:10.3969/j.issn.1672-2787.2008.04.009 (簡體中文).
- ^ 2.0 2.1 清人緙絲乾隆書熱河考 卷.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 [2023-07-04] (繁體中文).
釋文 熱河考。考水源而不親履其地[……]夫濡水即灤河。自多倫諾爾之北而來。其源甚遠。又折而東南數百里。乃歷喀喇河屯。又東南流數十里。至鳳凰嶺。熱河乃南注會之。不應其源。反出於此。蓋濡自有源。而熱河又別有源。是不容紊。今秋駐山莊。遣喀喇沁郡王拉特納錫第內大臣努三往尋熱河之源。則得之於察汗陀羅海。其地距熱河二百里。[……]三源既滙。又西南流。沿山莊東北歷錘峯下。山莊行宮內亦有溫泉流出滙之。於是始有熱河之名。南流折而東。復折而南入於灤。是則熱河乃會濡水。而非濡源審矣。酈道元水經注云。濡水又東南流。武列水入焉。其水三川派合。西源曰西藏水。西南流。東藏水注之。東藏水出東谿。西南流與中藏水合。又南。右入西藏水。故目其川曰三藏川。又東南流逕列谿。謂之武列水[……]
- ^ 孔令偉. 《乾隆御筆〈熱河考〉緙絲與盛清地理知識》. 故宮文物月刊 (臺灣: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22, (2022年476期): 30—39 [2023-07-04]. ISSN 1011-90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04) (繁體中文).
- ^ 4.0 4.1 4.2 穆崟臣. 《清代热河蒙地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 (碩士論文). 東北師範大學. 2016 [2023-07-04] (簡體中文).
- ^ 特克寒. 《清代热河蒙地的垦殖及影响》. 內蒙古社會科學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 2005, (2005年第4期): 42—45 [2023-07-04]. ISSN 1003-5281. doi:10.3969/j.issn.1003-5281.2005.04.009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