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番漢合時掌中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番漢合時掌中珠其中一頁

番漢合時掌中珠》(西夏文𗼇𘂜𗟲𗿳𗖵𘃎𘇂𗊏)是一本西夏文漢語雙解詞典,由西夏骨勒茂才西夏仁宗乾祐二十一年(1190年)編寫刊行。

出土經過

該書於1909年由俄國探險家彼得·庫茲米奇·科茲洛夫中國內蒙古額濟納旗出土,隨同大量其他文物被運回俄國,後被俄國著名漢學家聖彼得堡大學教授伊鳳閣發現其價值並收藏。

1912年,中國學者羅振玉首次從伊鳳閣處得知此書,借得十頁後影印出版。1922年羅振玉在天津再次會見伊鳳閣,方才得見全文,於是命其子羅福成抄錄刊行。

比利時漢學家陸寬田英語Luc Kwanten於1970年代末訪問蘇聯時,拍攝到了全本《番漢合時掌中珠》。1982年,陸寬田在美國出版全部影印原件。該書終於得見天日。

內容體例

書中附錄的六字真言

該書全書共37頁,蝴蝶裝,為木刻雕版印刷。書前有序言,序言有西夏文和漢文兩種,內容相同。謂「不學番言,則豈和番人之眾;不會漢語,則豈入漢人之數。」表明本書目的在於便於西夏人漢人互相學習對方語言。

該書中共收錄詞語414條,按三才分為九類:天體、天相、天變、地體、地相、地用、人體、人相、人事。其中人事類包含最廣,占到全部篇幅的一半。最後一頁附錄是西夏文和漢字對照的六字真言咒輪。

該書每一詞語並列四項,自右向左為西夏文漢字注音、西夏文、漢文、漢文西夏文字注音。該書對解讀已經失傳的西夏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