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白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籍東晉時的北方流民僑寓戶之冊籍,相對於東晉正式戶口的黃籍,稱白籍。

東晉政府設置「僑州郡縣」以安置北來的流民,稱僑人,「十家五落,各自星處,一縣之民,散在州境,西至淮畔,東屆海隅」,戶籍所在地以白紙書寫,史稱白籍。因白籍不算正式戶籍,無產業,多數還想重返故里,為了安撫他們,享受免調役的優待。不久僑人己佔有不少產業,有的成為自耕農民,人安其業。東晉後來實行土斷,命令僑人在其定居之處編入正式戶籍,取消其免調役的優待,白籍戶便成為黃籍戶。時稱「土斷白籍」或「土斷僑流郡縣」。

參見

參考

  • 萬繩楠:〈論黃白籍、土斷及其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