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碧山吟社舊址

座標31°34′50″N 120°15′56″E / 31.58056°N 120.26555°E / 31.58056; 120.26555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碧山吟社舊址
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無錫市梁溪區
編號C1-61
認定時間2003年
地圖

碧山吟社舊址,位於無錫市錫惠公園春申澗坊北側,是昔日碧山吟社成員集會相聚之場所。2003年公布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築。

沿革

成化十八年(1482年),無錫當地名流秦旭李庶陳履陸勉高直黃祿楊理陳公懋施廉潘緒十人於此結社吟詩,建十老堂、濯纓亭、涵碧池、美蓉徑、古木陂等,畫家沈周為此作《碧山吟詩圖記》。最初為十老社,後改碧山吟社[1]

之後詩社時興時衰,明朝嘉靖三十三年,秦旭曾孫秦瀚又重結碧山吟社,有安如山王問顧可學顧可久錢憲王瑛等人參加。清朝初期,秦旭後裔秦松齡與當時名流嚴繩孫秦保寅蔣尊路等三開詩社[3]。清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天國軍攻入無錫,詩社建築被毀。1912年,惠山學校建新校舍,發掘出「碧山吟社」石刻匾額,發現是明文徵明所題字匾,於是確定原址。當地遂重建詩社舊址,唐文治根據惠山摩崖石刻撰記重修[4]。1959年,當地政府整修併入愚公谷景區,亦有無錫籍詩人在此活動。1986年1月6日,徐靜漁莊申冒亦誠倡議並實施復社,歷經蔡學標袁宗翰主持,碧山吟社逐步強大[5]

保護

現存建築坐西朝東,四合院式,占地15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13平方米。正廳面闊五間,灰瓦懸山頂、紋頭脊、白粉牆,門額石刻「碧山吟社」為文徵明手筆。2003年,無錫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6]。2007年3月,碧山吟社經修復開放,重建了吟台、十老堂、望益樓、流馨亭等景點,保留了院後岩坡景觀,開鑿於宋代的龍縫泉頑強地從南向北流經吟社。[7]

參考

  1.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無錫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輯. 无锡文史资料 第5辑.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無錫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1983.02: 122. 
  2. ^ 劉延乾著. 江苏明代作家研究.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0.12: 321–322. ISBN 978-7-5641-2432-8. 
  3. ^ 陰嶺山著. 无锡名片.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4.04: 27–29. ISBN 978-7-5533-0508-0. 
  4. ^ 無錫市北塘區地方志辦公室編. 北塘区志. 無錫市北塘區地方志辦公室編. 1991.12: 679. 
  5. ^ 政協無錫市梁溪區委員會編. 梁溪区文物古迹集. 蘇州:古吳軒出版社. 2018.01: 221–222. ISBN 978-7-5546-1070-1. 
  6. ^ 無錫市文化遺產局編著. 梁溪胜迹 下 无锡文物古迹通览.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7.02: 183. ISBN 7-80729-093-5. 
  7. ^ 金石聲. 《题名半磨灭 诗社百年传》. 《無錫日報》 (無錫). 2017-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