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斯地峽
37°56′29″N 22°59′16″E / 37.94139°N 22.98778°E
科林斯地峽(希臘語:Isthmos Korinthou),位於希臘南部聯繫歐洲大陸和伯羅奔尼撒半島的狹窄地峽,將科林斯灣與薩羅尼加灣隔斷,寬約6.5公里,海拔約90公尺(300呎)。含有石灰岩斷層,主要產小麥、大麥、葡萄,釀酒業為主要產業。
在古代世界是劃分伯羅奔尼撒和希臘主陸的地標,公元前1世紀地理學家斯特拉博[1] 提到科林斯地峽有兩個刻著銘文的石柱。其中一個面朝東方的阿提卡的墨伽拉,銘文為「這裡不是伯羅奔尼撒,而是愛奧尼亞」(τάδ᾽ οὐχὶ Πελοπόννησος, ἀλλ᾽ Ἰωνία),另一個面朝西方的伯羅奔尼撒,銘文為「這裡不是愛奧尼亞,而是伯羅奔尼撒」(τάδ᾽ ἐστὶ Πελοπόννησος, οὐκ Ἰωνία)。普魯塔克認為這是忒修斯在前往雅典時建立起來的。[2]
公元67年羅馬帝國皇帝尼祿曾在此開鑿運河,利用約6000名因猶太起義被俘虜為奴的猶太人興建。但自尼祿死後,工程因經費問題被擱置。直至1881年,運河才再次被法國人重建,並於1893年正式開通。長達6.3公里(4哩)的科林斯運河通航,大大縮短了從亞得里亞海到雅典比雷埃夫斯的航程。
參考文獻
- ^ Strabo, Geography. 9.1.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Plutarch, Parallel Lives , Theseus Plut. Thes. 2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